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后叶关于哲学体系的研究,新的观点是:哲学不必追求体系,哲学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但又不断发展的体系;我们曾经学过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区别的等。我们对每一种体系都不应该持简单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设计方案繁多,但是还没有公认的令人满意的方案。我们认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则要依据经典作家的本来思想来建造,不能任意主观虚构;二则要根据哲学认识史发展的逻辑。总之,只有在充分科学的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必要的,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类认识史发展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可能的,马克思科学形态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内容和思想理论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具备了客观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需要思考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问题,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问题,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经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直至斯大林体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与20、30年代苏联哲学讨论密切相关的理论发展过程;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30年代以后,以凯德各夫和科普宁为代表的认识论派对突破斯大林体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全面了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该体系的利与弊,并由此正确认识和发展、完善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变革的实质是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代替旧的物质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超越物质主义哲学体系为前提,以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为根本,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本位、“革命的实践”和以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几年来,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许多同志认为,我们现行的哲学教材、著作体系,一般都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这种体系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革。怎样改革?大家既有比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作了科学的阐述,认真学习恩格斯的论述,对我们克服现行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理解上的缺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契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是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智慧"说的建构是为了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智慧"说由《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三部著作构成,是具有原创的理论、缜密的逻辑结构的哲学体系;"智慧"说是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路子前进的产物,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智慧"说是专业哲学家建构的第一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以及这一时期的其它著作中,不仅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尽管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列宁还没有实现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宏伟设想,但是,他的艰苦探索和他遗留下来的有巨大科学价值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初步构想,却为我们继续探索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列宁的辩证法十六要素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论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的初步纲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 ,没有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不是理论形式的完善 ,而是理论内容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有部分肯定、历史性肯定、总体上肯定、基本否定四种态度.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主题,有实践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四种认识.关于哲学体系的改革,有重在"叙述体系”的改革、重在方法论而非体系建构、思想体系的严密是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三种观点.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宏观背景、中国特色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是对物质世界本原、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的看法,反映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最终用来增强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力量。在完整的哲学体系中,自然观思想是哲学认识的起点。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它的早期阶段和当代形态。由于受苏联30年代科教书体系的影响,走出苏联模式与回归马克思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逻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建工作进行了20多年依然步履艰难。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几个前提必须明确:要把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放在首位;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要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与时代课题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一、认识的反复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或再认识的原理告诉我们,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系统是有结构和层次的,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我们对客观  相似文献   

16.
出发点是哲学大厦的地基,对哲学出发点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解。在哲学界倡导回到马克思的大方向下,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进行澄清。为了充分、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我们追本溯源地探讨了黑格尔如何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为出发点展开自己的哲学体系,以及马克思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的这一出发点,从而把实践范畴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现行哲学体系大体上即教科书的体系,对学生以及其他学哲学的同志缺乏吸引力,这是我们哲学工作者都共同感觉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行哲学体系的内容太陈旧,同蓬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不适应,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针和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践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在于我们没有举改革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例子,或者举的例子不生动,而在于我们没有从中概括出新的观念,往往是从已有的观念出发,用改革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例子去证明已有的哲学概念、范畴的正确性。我们现行的哲学体系基本上是从苏联三十年代形成的哲学教程移植过来的,中间虽然有些小改小革,但基本面貌不变。这种学院式的哲学体系自然不能引起青年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改进哲学教学和哲学研究,关键是改进它的内容。下面谈两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实践观哲学是一种哲学观,实践哲学是一种哲学体系,不是一个层面的理论概念。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来说,重要的是从实践哲学这种体系意识进一步上升到实践观哲学这种哲学观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出现了把人的实践从世界观中排除出去的僵化模式和体系,结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失去了统一的基础,造成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脱节。尽管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一再强调,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即我们通常所  相似文献   

20.
关于哲学改革和哲学现代化要重意义的认识,已在我国哲学界初步确立起来了;而哲学怎么摆脱“贫困”,走向繁荣,我们从何处入手进行哲学现代化建设,则是急需深入一步探索和明确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哲学体系的一般分析和历史考察,基于对哲学现代化与哲学体系相互关系的简要论证,试图说明,哲学体系的现代化乃哲学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因此应该把对哲学体系现存问题的剖析和对哲学科学形态的建设,当作哲学现代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