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培尔·金特>中,易卜生用隐喻和对比手法,把女性与生命的"绿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索尔维格,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永恒女性的引领作用".女性的双重的职责,她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与博大深沉的爱,正是人类生命之"绿"的保证,也是培尔·金特绿色回归的保证.特别是索尔维格,易卜生将她升华到一个圣女的高度,使她成为挪威人心中的女神和理想人格的化身.从另一角度说,培尔的妄想症是对挪威"绿"的崇拜和自豪,它洋溢着整个民族特有的青春活力和生命的气息.因而,<培尔·金特>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诗剧,它还是更高层次上的人生哲理剧.  相似文献   

2.
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是格里格应邀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同名诗剧中编出的两套交响组曲,每套各有4首曲子.组曲清新动听,甜美迷人,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8首曲子中管弦乐的不同组合、调性转换的多次应用、节奏的不同变化、绚丽多彩的配器色调,把每个乐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管弦乐组曲《培尔&#183;金特》是格里格应邀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同名诗剧中编出的两套交响组曲,每套各有4首曲子。组曲清新动听,甜美迷人,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8首曲子中管弦乐的不同组合、调性转换的多次应用、节奏的不同变化、绚丽多彩的配器色调,把每个乐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钦契》是雪莱的五幕诗剧。诗剧女主角贝特丽采命运多舛,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无助的境地。她对于父亲的暴行从隐忍到反抗的过程,也是其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自我救赎,贝特丽采最终在一群懦弱的男人中间擎起了一面反抗暴政的旗帜。在这部诗剧中,诗人以女主角贝特丽采为其代言人,批判了暴政的肆虐、宗教的伪善和法律的不公。  相似文献   

5.
易卜生早期诗剧<布朗德>中的主人公布朗德因与易卜生本人关系密切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别的艺术价值.然而,布朗德并不是如从前的学者所肯定的正面形象,而是一个存在问题的形象.同时也是被剧作家本人所否定的形象.从对布朗德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与宗教伦理关系的分析入手,可以说明他在本质上是一个无爱的人,既无小爱也无大爱.布朗德心中所谓的"上帝"就是他自己,就是"全有或者全无"哲学的影子.布朗德的形象,正体现了易卜生本人内心世界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易卜生和曹禺都以诗情勃发的激情在各自的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寻梦者"形象,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抗以及对自我与他人拯救的理想情怀。他们梦想的指向旨趣迥异:易卜生坚持不懈地叩问人的生命之终极问题,他的梦想都指向人的最终的精神向往;而曹禺在诗意掩映下的梦想却都指向物质的或者现实的、世俗的归宿。虽然曹禺深受易卜生及其他西方剧作家和西方思潮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积习却使曹禺在实质上选择了一条与易卜生迥异的审美之路,他们的典型"梦想"意象实际是中西两种精神指向的文化显现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李艺 《文教资料》2006,(21):163-165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末乐章),是《培尔·金特》组曲全部配乐中最抒情、最富诗意的音乐,是组曲中最为著名的一段。  相似文献   

8.
玩偶之家     
2006年是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亨里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去世百年纪念。一个世纪以来,这位世界"现代戏剧之父"是世界文坛上评价迥然、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恩格斯曾说:"易卜生的戏剧不管有怎样的缺点……他还是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和独立的精神。"易卜生一生共写了25部戏剧。他之所以被尊为世界"现代戏剧之父"正是因为他冲破古典主义的这一藩篱,建立一种自然而真实、能用散文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新的戏剧体裁--正剧(即现代话剧)。易卜生一生从未到过中国,他只在《培尔·金特》和《海上夫人》里提到过中国。他去世之际,作品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然而他却是与中国瓜葛最深的外国作家。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易卜生作品的影响如此之深刻。在这个他完全陌生的国度里,因他作品引起的震撼以及奇特遭遇,是他根本不能想像到的。一代戏剧大师曹禺曾不止一次地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而易卜生的其他作品中也没有哪一个形象像娜拉一样如此受到中国的关注。茅盾的小说《虹》中的主人公"梅行素"无疑带着娜拉的影子,巴金的《家》中男主人公"觉慧"则是第一个离家出走的男性娜拉形象。因为篇幅问题,本期地道英文只节选了《玩偶之家》第三幕的最后场次,即本剧最经典的对白场次。  相似文献   

9.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危机的揭露、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的出路的思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的主旋律就是道德危机以及灵魂与人性的堕落与救赎。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抛弃人性接受现实后杀了人也迷失了自我。最终在苦难的象征索尼娅的爱的感召下皈依宗教,拉斯柯尔尼科夫走上了一条用苦难来净化灵魂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圣经》中的伊甸神话对犹太作家卡夫卡有着深刻影响.其小说即是对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因后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可从人物的违禁、罪感及受到的驱逐、死亡等惩罚中得到印证。上帝与人的关系是卡夫卡思考的重心。在二者间存有鸿沟的情况下,他推崇信仰方式的个性化,即走向上帝的救赎之路。卡夫卡有着较强的宗教意识。不从宗教角度出发我们将难以读懂其作品。  相似文献   

11.
曹禺在其早期的话剧创作中,力图建构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并试图以此去对 抗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与邪恶,进而实现人类灵魂的自我救赎。这是一种基督徒式的精神理念。 他的文本中充满了“以善抗恶”的理想色彩,但剧中人物的命运最终却是走向幻灭,自始至终都 是处在矛盾运动的两极对立之中。本文拟以曹禺前期。部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 人》)为个案,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对这种救赎与幻灭作进一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兼有诗人与剧作家双重身份的易卜生,在其诗歌与剧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与剧相结合的特色.首先,其诗歌中戏剧性情节的设置使其诗歌具有诗剧的典型特点;其次,诗人往往通过对戏剧性场景的描绘,展现处在这一时刻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情绪;再次,诗歌中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大量存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的深刻洞察;最后,易卜生的许多诗歌常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独语和对话来表现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增强了其诗歌的戏剧性特征.易卜生诗歌中的戏剧性因素赋予了其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也为他后来在戏剧创作中的诗与剧的完美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文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正是戏剧翻译,让世界人民欣赏到了各国戏剧,同时也促进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然而戏剧翻译是翻译界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由于戏剧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因此戏剧翻译十分复杂。首先,本文分析了戏剧的语言特色,戏剧翻译的特点和目的论在戏剧翻译中运用的可行性。然后,本文运用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论对易卜生的名著《培尔·金特》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目的论对戏剧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和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被认为是其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中人性与神性的紧张冲突与对立,折射出作家隐藏于写作背后的宗教信仰困惑与焦虑:一方面,作为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向往古希腊文化中肉体的崇拜与感官享受;另一方面,他又对基督文化中强大的宗教道德力量深感恐惧。而王尔德对这两部作品结局的处理则表明,他最终抛弃了对希腊多神教的信仰,转向了公正、悲悯、宽容的耶稣基督以寻求救赎。  相似文献   

15.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中的"陌生人",他的身份是上帝遣来的。随着"年轻人"内心矛盾的激化,上帝从隐身为自然界的"光",到显现为"陌生人"的身影。"年轻人"相信"陌生人"的引导,他才克服了感情的磨难,最终坚定了自己"在高处"生活的决心。而"陌生人"带领"年轻人"找到的是自己心中的上帝。从本质上说"陌生人"是"年轻人"自我意志和上帝力量的统一,他具有神性,永恒存在,全知全能,将"年轻人"从尘世的痛苦中解脱。"陌生人"是诗人易卜生有意创造的神秘形象,体现了他在面临种种社会问题时对宗教的一种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6.
《洪堡的礼物》中诗人洪堡与剧作家西特林这两个人物显示出失败与成功的对照。西特林将洪堡的失败归结为他拒绝向这个社会妥协,因而将这种失败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胜利。西特林的受难历程同时也是他寻找救赎之路的过程。他通过追忆犯下的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不断进行忏悔,最后因洪堡的礼物而获得宽恕。小说不仅展示了西特林的救赎之路,洪堡也以自己的死亡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相似文献   

17.
《天路历程》是漫长的18世纪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者约翰·班扬在这部宗教寓言中将基于个人主体性的信仰选择视为个人宗教身份及社会权威建构的驱动力,并在"救赎""名利场"这两个命题中揭示了权力与权威个人主体化的过程。班扬认为,个人救赎是基于个人认知,自主选择的信仰之路,并在神意指引下,独自面对各种考验,直至灵性的成长;同时,个人救赎是在与他者,以及社会这类"名利场"的互动中得到验证,并以推动属灵社会的建构为目标。班扬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参与新兴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深度契合,对社会精神建构有着深远影响。《天路历程》在文本传播与社会影响这两个层面揭示了个人主体性之于文学公共领域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阿尼特拉舞曲》是组曲《培尔·金特》中一首风格迥异的作品,其包含的节拍以及节奏律动对乐曲起到的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推动性。本文从全曲的节拍与节奏入手,详细梳理作品中的节奏型数量,以及对乐曲起到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一生谱写了200多首歌曲。《天鹅》选自《歌曲六首》套曲,是格里格继《培尔·金特》之后再次为亨利克·易卜生的歌词谱曲,也是格里格最受欢迎且传唱最广的歌曲之一。本文对歌曲《天鹅》的音乐结构、创作特征以及钢琴部分演奏技法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仅能够有利于加深对格里格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把握其钢琴部分的演奏特点从而更好地去与歌唱者一起演绎它。  相似文献   

20.
马勒的音乐创作充满了宗教情感,一是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二是对死亡的思和畏惧,三是向大自然和宗教寻求安宁,四是对上帝的虔诚信仰、祈求得到宽恕和救赎。马勒从生活中求索艺术,在世俗中寻求宗教,幻想人类通过信仰宗教而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