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办到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数据为依据,对其中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参考文献量和基金论文比等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CJCR中收录的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的相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于CJCR中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指标间并不都呈线性关系.因此,对于大多数学报而言,应该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对于少部分学报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41种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收录的41种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引用CJC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等指标上,对41种学报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学报的影响力彼此有明显差距,且受多种因素左右;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整体国内影响力居国内所有医药类期刊的中下游水平,但整体质量和水平都呈上升态势;国际影响力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提供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2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以2004~2008年版CJCR为源数据,分析他们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均较高,其影响力变化呈现4种趋势:一直上升、先升后趋于稳定、呈"V"形或波动上升与高位震荡;这些高影响力期刊同样存在基金论文比低、国际影响力低、影响力受到期刊学科性质和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探讨期刊的集中发展趋势;讨论了5年影响因子和5年总被引频次平均值排名前15位的化学类期刊的情况,对比了10种化学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化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其中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大,位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前列。分析化学专业期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处于化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然而,CJCR化学类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CJCR全部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学类期刊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学术质量,创造精品期刊,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通过与《2011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源期刊的对比,说明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是优质的科技出版资源,在学报体制改革中,应首先肯定这部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而不是因为学报固有的弱点,忽视其对科技出版作出的贡献,及在科技出版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CJCR中期刊评价指标“扩散因子”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已成为计量评价中国科技期刊质量最主要的工具。扩散因子是2002年版CJCR首次推出的用于评估科技期刊真实影响力的学术指标。3年多的使用实践发现,该指标与经典的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部分期刊中并不平行一致,与部分科技期刊的实际学术影响力也不一致,甚至呈现反向变化趋势。因而认为,“扩散因子”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某些缺陷。建议暂停使用该指标,应对其重新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应改进和完善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判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医科大学学报2005~2010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平均学术影响力。并调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51种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的平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总发文量、刊期、本单位发文数、Web即年下载率及总下载量等情况。结果显示:51种医科大学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但其平均水平仍然低于当年非学报医学综合类期刊的平均水平。其刊期以双月刊为主,总发文量不高,以本单位作者为主,海外论文比极低;Web即年下载率平均20.5%,总下载量平均8.11万次;目前有24种(47%)医科大学学报采用了在线办公系统。并分析影响医科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可能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