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华钢 《今传媒》2006,(9X):27-28
这首为青藏铁路而作的歌曲《天路》响彻大江南北,青藏铁路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如果说媒体关注青藏铁路,倒不如说是青藏铁路吸引了媒体。青藏铁路让青藏高原“火”了,也让新闻媒体“火”了一把。据有关人士统计,经铁道部批准,在格尔木报道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盛况的国内媒体多达28家、  相似文献   

2.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霞光……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  相似文献   

3.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伴随着西藏《天路》这首歌,今年七月,顺千里青藏铁路实地采访,感受颇多。青藏铁路被外电称为“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而修筑这条高原铁路的艰辛有谁能够想到呢?  相似文献   

4.
陈华 《河北广播》2006,(5):49-52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河北电台交通频道就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策划的《天路对话》系列报道节目,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按计划顺利播出,我也有幸成为北京西至拉萨首趟进藏列车190余名中外随行记者之一。7月1日晚21:30,我搭乘北京西开往拉萨的T27次首发列车开始了47小时30分的“天路”之旅。厚厚地采访记录,  相似文献   

5.
电视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涛 《现代传播》2007,(1):159-160
对一名记者来说,“独家新闻”永远是有诱惑的。然而随着媒体进入资源稀缺时代,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真正的“独家新闻”,每一个记者在更多时候要面对的是“同题报道”——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当事人……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新闻事件,有十几家电视台的记者前往报道,到了播出的时候,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雷同的内容——十几个不同电视台、不同栏目的报道像是“同一个记者”制作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陕西省某地发生森林大火,在救火过程中有9名干部群众遇难。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有家媒体用了这样一幅图片:某殉职干部的妻子拿着一只亡夫被烧得焦黑的手站在那里。图片说明是“某某的妻子已欲哭无泪”。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怕,太可怕了,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记者是想通过照片反映殉职干部牺牲的惨烈,从文字稿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未曾想到媒体会把状况如此具体化,真是“图不惊人死不休”啊!这让我想起去年香港艺人陈宝莲自杀事件。她跳楼自杀后,有香港媒体收买殡仪馆工作人员,拍摄并刊登了她死后的照片。这件事在香港引起…  相似文献   

7.
周成功 《声屏世界》2011,(11):68-68
“小悦悦”走了,留给人们的除了无尽的反思外,还有就是对媒体行为的拷问。“18名路人”之一的陈先生被媒体挖出来后,受到了非常待遇。他表示,时常有记者毫无征兆地闯进他的五金店。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把话筒递过来进行质问。尽管自己再三强调:“我真的没有看到.要是看到我会救的……天气又黑,又下大雨.又没有灯……”。记者没有相信他的话,还是一波接一波地突袭他的小店进行采访。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有民众给陈先生发去短信威胁:“要他们的档口做不下去。”  相似文献   

8.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虽为几家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聘用人员及假记者所为,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遭到了公众的诟病和谴责,也让国内媒体界蒙羞.新闻出版总署已作出严肃处理,4名新闻记者被处分,14名媒体相关责任人受罚.……  相似文献   

9.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虽为几家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聘用人员及假记者所为,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遭到了公众的诟病和谴责,也让国内媒体界蒙羞.新闻出版总署已作出严肃处理,4名新闻记者被处分,14名媒体相关责任人受罚.……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中新社记者,“两会”期间主要搞对外报道。会前,我看到,在北京饭店,来自港澳地区的记者包了十六、十七两层楼,这些记者所在的报社都派出二三名干将前来采访,不仅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文传机,有的还带来了图片传真机。 240多名海外记者前来报道“两会”,一方面扩大了“两会”的影响,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也给国内的对外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对外报道稿件不能在这种竞争下挤入港台海外报刊,海外舆论完全没有我们的声音的话,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1日,上海至拉萨的首次列车开通,东海之滨与西南的雪域高原有了直接连通的大动脉。为记住这一历史时刻,在尼康映像销售(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华东地区六省一市60家媒体近百名摄影记者、摄影家齐聚天路,共同参加了“尼康杯”走进西藏大型摄影比赛暨采访活动,本刊记者作为安徽唯一一位受邀记者也亲历了这次天路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丽君 《中国广播》2008,(12):69-72
从7月25号我以青岛广播电视局唯一一位北京奥组委官方注册记者的身份进驻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到奥运会闭幕,整整30天,我独自一人转战31个竞赛场馆,亲历并报道了近42场比赛,完成新闻连线86次,制作播出53条录音报道。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在与国内国际21600名注册记者、上千家国际著名媒体同台“竞技”中,我由一名时政节目主持人、记者迅速转型为一个体育记者,  相似文献   

13.
天路情思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一个隆重的大会--青藏铁路通车典礼,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两地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会祝贺.一条铁路的建成通车,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临剪彩并作重要讲话,这在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表明这条目前世界上海拨最高、线路最长、被称之为"天路"的高原铁路建成通车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也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体现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给国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欢悦,也为世界所关注,国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和积极评价.作为一名曾参加该铁路建设的原铁道兵部队的一名战士,首趟进藏火车的一声长笛,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那段岁月……  相似文献   

14.
并非小事     
某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士兵与一座金矿》,由两位作者署名。这篇报道的结尾处写道:采访结束,再次看了看这位曾被“埋”在金矿之中的普通士兵,“我想,泰戈尔说得好……”明明是两位作者合写的报道,作者怎么成了“我”?读者应该把这个“我”看成两位作者中的哪一位呢?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或特约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记者看到”、“记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读者读这样的报道时,难道会对那位在稿件上署了名的通讯员视而不见吗?这问题其实好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写报道,若文中需要作者出现,…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北京各报报道了首都某报一名记者因涉嫌敲诈18万元被捕的消息,死活不肯说“某报”是谁。类似“为同行讳”的报道还看到过不少。看来不得公开媒体名,似是传媒界的“行规”。媒体如何对待同行短处呢?我不把媒体想得多复杂———被人摆平了,如果真那样,媒体可能稿子都不发了。但因是同行,碍于面子,手下留情的事确是有的,要不为什么不敢点媒体的名呢?也可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谁敢保证属下众多记者不出“丑闻”,以免到时被别人“报复”。新闻界有问题该不该揭,有没有勇气曝光同行“家丑”,这是对每个媒体职业道德的挑战,也是检验媒体…  相似文献   

16.
无意第一     
无意中,今年我竟在新闻界创下了两个“第一”:第一位登上帕米尔高原祖国西疆最西哨的女记者,这是站在边境线上才得知的;第一位直书当代正红正“火”名人之弱点的记者,这是新闻理论界一位前辈问我那篇《再看陈章良》“创意”时才得知的。 虽说记者当有“第一”意识,新闻就重是否“首创”,但我确是无意自己创第一。盛夏,选拔京城10名中小学生组成“帕米尔高原探险营”,同行大都说我“疯了”:千万里行程,你能保证无空难、无车祸、无天灾、无人被偷被抢被袭击被……你搞这项活动挣不到“回扣”,出不了大名,也不可能滞洒浪漫走一回,更甭想由此而升迁……何苦来哉?  相似文献   

17.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这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为全面展现青藏铁路通车全过程,让海内外观众在第一时间目睹钢铁巨龙驶上高原铁路的风采,经过周密策划,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从1日8∶30到2日凌晨1∶00推出“青藏铁路通车”特别节目《吉祥天路》,对青藏铁路开通仪式和列车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式直播报道,历时11个小时。在不掌握前方直播资源,现场报道记者少的不利情况下,参与直播的全体人员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出奇制胜,全力打造演播室效果,调动一切视觉表现手段,使长达11小时的直播异彩纷呈,新闻时效感与人文历史感相得益彰,厚重感与诗情画…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2011年开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慈善公益领域,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两个公益项目.在此期间,我开始以一个公众人物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身份的完全置换,令我意外获取一名被采访者的具体体验,从而可以窥见我们媒体记者在公慈善益报道领域中一些不足或者有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19.
悉尼奥运会过去一个多月后,一位朋友问我,如果下届奥运会还让你去,你去不去 ?我脱口而出:去 !的确,奥运会太吸引人了。作为一名特派记者,能有这样一个机遇是非常幸运的,收获很大,也有不少体会。  首先,省级党报在体育报道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读者阅读兴趣趋于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媒体发现了体育报道的潜力和作用,以及体育版面突出的市场效益,纷纷在这方面做起文章。就拿悉尼奥运会说,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几家之外,正式派记者参与奥运报道的省级党报达到二十几家。河南日报编委会对本…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两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的一次重大会议,因而倍受各界人士关注。 据“两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1511人,其中1120人为国内记者,32名台湾记者和128名港澳记者来自台港澳50家新闻机构,还有分属于115家新闻单位的231名外国记者。 如此之多的记者集中采访这一重大会议,使新闻大战激烈、紧张。报道要出新、出彩,不仅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更要对自身以往的报道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