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显神通各具特色──简评“两会”新闻发布会的报道翟跃文,周燕群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回顾1997年的“两会”时,我们试图通过截取各新闻单位对“两会”新闻发布会的报道这样一个横断面,来观察和感受一下各新闻单位“两会”报道的特色,虽然不免有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2.
女记者暗访假文凭──电视纪实片《假文凭现形》拍摄记翟跃文在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风行一时的卖假文凭现象在一个女记者的镜头下被彻底曝光。只身携带隐藏式摄像机进入制假窝点暗访的北京电视台记者温旭琴,用她的摄像机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惊险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的法律共识与分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备受新闻工作者青睐的一种采访方法,在实践中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但新闻理论研究人员对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表示出巨大的担忧。自1995年一件获得全国新闻奖的隐性采访作品的合法性问题在新闻界引起争议后,各界人士对于隐性采访到底有无法律依据,记者是否有权从事隐性采访等问题的认识—直存在较大分歧和激烈争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世界各国的新闻法典均无明文规定和详细论述,我国目前也尚无权威机构对此做出明确结论。但是,正如一切研究工作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并反过来促进实践的发展一样,对于隐性采访法津问题的研究也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逐步深入的,这种渐进的、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必将对我国新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正确认识并更好地运用隐性采访手段,为新闻报道服务。  相似文献   
4.
4月12日,历了数日风沙袭击后的京城恢复了春光明媚。在中央气象台播报中心,我采访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我们的谈话从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开始。 宋英杰介绍说,每天气象专家经过会商,得出对天气趋势的预报结论,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内容按自己的理解解释给大家听。这种解释不仅要科学、准确,还应生动、有趣味性,忌枯燥、生涩的专业词汇和过多术语。一幅天气趋势图中的信息很多,但无论第二天将出现多么复杂的天气,每次只有80秒时间讲今后两天的天气概况;加上观众的兴趣点各不相同,必须舍弃很多内容,找最突出、最有意思、最具新  相似文献   
5.
在《健康报》周末版编辑部,一位编辑指着一叠经查是一稿多投而来的油印稿件说:“有位作者自称是华东六大自由撰稿人之一,经了解,原来他是废品收购站的职工。” 近来新闻界的一些报刊,特别是一些周末版或娱乐性小报,在曝光、特写、扫描、追踪的大帽子下,将一些毫无新闻价值、格调低下的东西翻来覆去地炒,引起普遍反感。 如何杜绝这股炒风,为此我们走访了一些新闻界人土。  相似文献   
6.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谈录本刊记者文璐,翟跃文,皮钧写在前面的话:新闻工作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如今,80年代以后上岗的青年从业人员已成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主体和骨干,青年新闻工作者怎样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锻炼成长;怎样...  相似文献   
7.
1分45秒的巨片──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香港百年》摄制记翟跃文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系列专题片《香港百年》,选取并浓缩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短小精炼,在当前反映香港问题的电视片中堪称佼佼者。然而在刚刚开播的几天里,却曾经被一些观众所轻视,甚至...  相似文献   
8.
当许宝健把一只脚留在湖北孟楼、另一只脚跨入河南孟楼的时候,他绝没有想到脚下这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将成为中国第一条以记者名字命名的街道,而他自己也将因此成为中国记者中享有如此殊荣的第一人。 1992年3月,许宝健到湖北襄樊采访,在和当地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听他们提起了湖北和河南交界处有个一镇跨两省的孟楼。这两个小镇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朋友们还给他讲了许多两镇有趣的故事。湖北是个水源丰富的地方,而河南则较为干旱。每当缺水时,湖北的孟楼人就帮助他们的河南邻居引水灌溉。今年春节,一个小偷从湖北的孟楼偷了东西,顺着大街跑到了河南孟楼,河南的联防队员就帮助捉拿案犯……地理关系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一年里,本刊广大特约通讯员们一如既往地给本刊以厚爱。他们热情地宣传《中国记者》,为做好刊物发行工作付出了大量的辛劳。他们或来信或来电话,对办好《中国记者》谈意见,谈建议,为编辑部出谋划策。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本刊通联组特向这些对本刊给予关心和帮助的通讯员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并期待着大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这里,谨综述部分通讯员的来信,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使我们今后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许多通讯员对我们鼓励有加,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刊物。浙江的钱国松说:“《中国记者》指导思想正确,牢牢把握方向,理论、文字水平高,图文并茂,深受新闻界、宣传界以及理论界人士的欢迎。”黄永跟也认为:“贵刊重视政治思想建设,是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内蒙古的白俊江也指出:“《中国记者》刊物印刷质量好,文章品味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讯员们也不客气地指出了本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湖北的韩朝雄认为,针对国前许多单位压缩订阅报刊开支的状况,《中国记者》应重视自费订阅读者群。近几年自费订阅者逐年增加,编辑部应采取一些有力措施牢牢吸引住这部分读者,如适当给予优惠等。 云南的谢灿明提出,要使《中国记者》成为通讯员、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0.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是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才从媒体上知道,北京奥申委还曾经为申奥专门创办过两份刊物《北京中奥通讯》和《申奥专刊》。7月26日下午,北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张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两份刊物还仅仅是奥申委宣传部在申奥期间制作的40多种、近800万份印量、以吨计重的宣传材料中的两种。记得北京申奥刚开始时,北京市市长刘淇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此次申奥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