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第一个驻外记者李何原名洪履和,福建省福州人(1918—1962)。1950年3月,新华社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李何和夫人瞿独伊(瞿秋白之女)一起被派往莫斯科担任特派记者。第一个名字被用作街道名称的中国记者许宝健《经济日报》记者。1992年5月,他采写的《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后,引起了豫鄂两省的强烈反响,两省省委书记分别到实地考察并作批示。1992年5月28日,河南孟楼规划的15条街道全面贯通,为感谢记者,便把新建连接两个孟楼的街道命名为“宝健路”。第一个对台广…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名字被用作街道名称的中国记者许宝健《经济日报》记者。1992年5月,他采写的《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后,引起了豫鄂两省的强烈反响,两省省委书记分别到实地考察并作批示。1992年5月28日,河南孟楼规划的15条街道全面贯通,为感谢记者,便把新建的连接两个孟楼的街道命名为“宝健路”。●第一个建议“设立特区”的记者连云山《人民日报》军事记者、军事评论员、国际评论员。1962年秋冬之交,连云山深入到深圳边境和香港九龙等地采访考察后,写下包括建议在深圳边境一带建立“特别政策…  相似文献   

3.
据《经济日报》报道,5月28日8时,豫、鄂两省孟楼镇在噼噼啪啪鞭炮声中为宝健路举行了隆重挂牌仪式。至此,全国第一条以记者名字命名的长近千米、宽约10余米的“宝健路”,在豫南重镇——孟楼诞生。去年5月,《经济日报》记者许宝健在湖北老  相似文献   

4.
人民授予他一条路寇成茂豫鄂边界有两个一步之隔的孟楼镇,孟楼镇新出一条“宝健路”。“宝健路”的来历是以经济日报农村部记者许宝健的名字命名的。到目前,以新闻记者的名字命路,中国还没有第二。许宝健,黑龙江人氏,32岁,研究生毕业。从事农村和农业的报道前后8...  相似文献   

5.
一位每个月仅拿300多元退休金的61岁老人,在他生活的郴州市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在河南、安徽、四川、贵州、福建、湖北及湖南其他县市的村村镇镇,老人的名字却被交口相传。8年来,老人默默无闻地收养了20多个流浪的苦难孩子并帮助他们一一找到自己的亲人。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叙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我们放弃了近在咫尺的采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灿  李燕 《新闻记者》2005,(2):59-59
在浦东机场采访时,一对只在游泳衣外裹了条毯子的老外夫妇格外引人注目。经历了记者的第一轮“围攻”后,他们推着手推车上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到了机场商场边。他们几乎所有的行李都被冲走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冯东书的建议很好,他的《采访遇奇》也写得很有趣。这里我也提供几条“记者奇遇记”。第一批住进蒋介石卧室的记者国民党统治时期,哪个记者敢到蒋介石的卧室里去睡觉?谁也不敢。新华社记者李耐因,1949年随解放军打到浙江,却成为第一批住进奉化溪口蒋介石卧室里的记者。  相似文献   

8.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 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报记者。”“省里人”说:“省报、长江日报的记者采访我们都拒绝了。”“他回故乡来了,见他一面也不行吗全”“不行!”王家绵只好暂时离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10.
追忆纪卓如     
蔡祥斌 《新闻前哨》2014,(10):86-86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名记者纪卓如同志,静静地走了。按照他生前的意愿,丧事从简,连骨灰也没有留下,只给他的亲友、他昔日的老同事、老部下留下不尽的哀思与怀念。纪卓如同志是广播记者的楷模。1984年夏天,又一批年轻同志加入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行列。为使这批新鲜血液尽快成长,台里专门举办了青年记者学习班,邀请纪卓如同志给年轻同行讲课。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句美学名言,许多人都熟知:“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形容我们的新闻工作,可以说是:新闻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怎样发现新闻呢? 经济日报记者许宝健写的通讯《从孟楼到孟楼》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在对比中可以发观新闻,可以鉴别新闻的价值,还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俗话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不都是火山爆发、飞机失事、火车相撞、油轮沉海那种地动山摇、振聋发聩的事实。有些事实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浅草才能没马蹄”;有些则属于“风起于青萍之末”,尚未形成狂飙之  相似文献   

12.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  相似文献   

13.
湖北新闻界的同志告诉我,《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是一个有胆略的记者。真没想到,我见到的他,竟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年轻人。“王楚同志,你写的那几篇敞开武汉三镇大门的报道,我们都看了,想请你谈谈采访经过,比如……”没等我的话说完,他咯咯地笑了:“我还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初次见面,王楚这么一说,气氛也就宽松了许多。三十出头的年纪,一米七○的个儿,还有那一张带着浓重湖北口音爱说笑话的嘴,谈起什么来,没有顾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名片     
前些日子,听一位省级报刊的记者谈起两件不见得有趣的趣闻。其中一件事是,某家灯具厂的厂长助理手持该报一位记者的名片来编辑部讨账,声称这位记者“买”走价值500元的灯具时并未付款,只留下了这张名片,结果查实这张名片虽然的确是这位记者的,但他并未去过该厂,连厂长助理也说不是这个人拿走灯具的。另一件事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也拿着一张冠有“记者”头衔的名片来该报诉苦,声称这位记者要走12升汽油后,长期不归还,结果是该报编辑部并没有这个人。  相似文献   

15.
解码周克华     
《中国新闻周刊》2012,(30):24-25
无所顾忌,无所怜悯。他的眼中,只剩下钱,已经没有了人。跟恩怨性犯罪不同,在他举起枪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不寒而栗。因为,这子弹所射,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当他终于暴毙街头的时候,当有关人士弹冠相庆的时候,仍有很多谜团也许永远无法解开。是什么魔力,让一个沉默寡言的底层青年,辗转成为冷面杀手。在第一次举起枪之前,究竟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发生嬗变的迹象。要有多么深不见底的人性的幽暗,才能催促他一次次站在光天化日的闹市,公然举起杀戮之手,公然无视这个社会。更多人痛心于身体的死者时,却无视于灵魂的死者。周克华的暴行,给我们社会留下了太多的伤痛,也让我们产生太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16.
赵畅 《青年记者》2017,(26):38-39
在体育圈,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同样被粉丝关注,他们是传递体育信息、进行赛事预测的重要群体,他们是体育界的“二级明星”——体育记者.在微博时代,体育记者有自己的粉丝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体育记者的粉丝群与体育记者所喜爱的球员的粉丝群有高度的重合度,但又不尽然.体育记者的粉丝群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职业性的信息传递中介会吸引粉丝?下面,笔者以“中国网球记者第一人”张奔斗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祁华 《今传媒》2004,(6):55-56
选择新闻还是选择道德好几年前,在一次新闻业务研讨中,有人曾提出,当你面对需要你帮助而且能够伸出援手的时候,你是选择抢新闻还是放下照(摄)相机。那时,一个教授告诉我们:新闻的价值永远比不上拯救一个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无私的、真诚的博爱精神与素质。然而,几年过去了,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样的选择仍然摆在我们面前。2004年10月19日广东《XX时报》A12版刊登一则新闻,标题是:小偷瞄上“小情侣”。新闻说:昨日晚8时许,在广州沿江西路的珠江边,一对年龄在13岁左右的小学生在灯光下的夜色里忘情拥抱接吻,一个小偷在后面大大方方地动手偷女孩的背包,忘情的少男少女竟浑然不知。记者听到“两个人分明都是小孩嘛”的议论声后观望时,正巧发现一名小偷开始动手偷取女孩财物。记者连忙摁下相机快门,闪光灯吓跑了小偷,而两名少年却浑然不知,依旧在众目睽睽之下卿卿我我。且不说这条新闻存在着真实性不足的漏洞,只从记者当时所采取的行动,就让人看到记者最基本的道德在缺失。记者看到小偷在摸包,不仅没上前制止,甚至连给被偷者的提醒也没有做,只是拍了几张照片为自己挣一点稿费,记者在这件完全可以制止的偷窃事件中,放弃了帮助别人而选择了抓新闻,他...  相似文献   

18.
边走边悟     
主持人的话:每一天,作为记者,我们都在路上,或穿行于街道里巷,或深入乡镇山村,与各种各样的人亲密接触,将最鲜活的新闻与资讯,告知广大读者朋友。面对那么多人,经历那么多事,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条条新闻,还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很多。他们让我们感动,每每想起便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他们让我们成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智慧面对纷繁的生活;他们让我们成长,那些不同的人生状态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博大与包容。
  那些没有删去的电话号码,那些依然在头脑中记忆深刻的面孔,他们在我们前行的路上和成长的途中给了我们超出文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别看照片上的沈颢一副老成的样子,挎上一个学生包,脚穿一双休闲鞋,猛看像个中学生,而且不善言谈,让采访过他的人觉得吃力,不过到底是经济报的老总,请记者吃完饭,还不忘打包把剩菜带走在夜班时再享用一把。记者采访沈颢时,正赶上他为即将出生的《二十一世纪环球报道》忙碌的时候,这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鸡生蛋,蛋又生鸡”孵化战略的重要一招。  相似文献   

20.
名人&传媒     
名记遭贬 被人称为中国第一名记的张建伟威震圈内,但他因<蝉蜕的翅膀--秦文贵的故事>一文被<鸭绿江>杂志主编刘元举指控有剽窃抄袭之嫌,两人文章中的部分段落惊人地相似;另一记者张宝瑞的<一只绣花鞋>也被人指控剽窃.至今未见上述两位记者的申辩,他们可能坚信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