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农村工业化战略中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工业化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云南农村工业化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客观现实,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珏须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式来提升云南农村工业化的水平,解决当前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而农村要发展,农民生活要好起来,“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以大批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从而转移和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战略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小城镇的发展往往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耕地的占用较为严重,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经营城市”全新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化;二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并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城市化;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四是政府扮演“制度创新和科学规划”角色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战略方针与目标;分析了中国区域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及模式,提出了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路 《未来与发展》2012,35(7):95-98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巨大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愈加突出。国外研究者从多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途径以及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针对我国国情,国内学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制度缺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新时期,我国必须顺应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而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农村水利建设的科技化进程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工作新思路探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科研体制机制“四大转型”的宏观背景,提出了农村科技工作要树立经营科技、经营农业、经营资源三大理念,力促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与工业科技、农业技术与农村经济有机结合。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作用,主体回归农民;注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产业链,效益回归农业;注重在农村培育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活力回归农村。  相似文献   

7.
胡博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07-108
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使许多职工下岗等待再就业,城市的双重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二者又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本文分析了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当前未能有效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理论认识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焦长丰 《软科学》1997,11(4):58-60
市场经济与农村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焦长丰市场经济为农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的市场潜力。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是随着中国农村的一步步发展而逐步显露的,中国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因此将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结合研究具有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构建我国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水贫困指数模型(WPI)、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系数模型,对我国2000年至2009年31个省份农村地区水贫困测度及各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系数进行计算,结果基本显示了我国农村地区近年来水贫困程度分布范围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运用水贫困与城市化、工业化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各省份水贫困与城市化、工业化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测算的协调度结果对我国农村水贫困与城市化及工业化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缓解农村水贫困、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经济关联强度和协调系数的测度,考察了城市互动发展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域分异现象,并尝试通过寻找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来解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的转型及其空间差异,揭示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变化规律.显然,这种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本质,探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山区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发展严重滞后,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贡献者”。当前山区发展面临着开发与生态保护、山区聚落与现代进程不适应、山区开发成本高效益低、传统惰性大的挑战。中国山区发展需要制定综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需要有更详细的生态功能区划,需要探索山区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并对山区聚落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软科学》2005,19(4):63-66
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市场波动中不是农民违约,就是企业违约。论述了农业产业化各参与者的功能定位,通过江苏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各经营主体利益联接的方式、可行性、稳定性及发展方向,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胜 《软科学》2011,25(5):111-115
不同国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径各有特点。比较分析英美日韩四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其中以日本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最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战略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建设实践的考察,结合现实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发展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深入探讨了城市化、农地产权制度与"三农"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地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面貌改变和农民身份改变的同时.农村的生存根基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与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践指向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当前农村教育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地区的教育与生活产生割裂:教育主体客体化;自然生态意识逐步淡化。农村的发展成为城镇的翻版.乡土意识在人们思想深处逐步淡化。如何改进和优化农村教育的环境,维系国人的乡土情怀.推动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借鉴和吸收从批判工业化孕育而出的生态区域主义乡村教育哲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村工业化战略对托达罗模型的拓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胜 《软科学》2009,23(12):69-73
托达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中的乡-城人口流动的问题,但在解决发展中国家亟待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工业发展低成本的两难境地时还存在不足。日本的农村工业化战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托达罗模型的两部门假设拓展为三部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陈成  李标 《软科学》2012,26(11):113-115,129
基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探讨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及其在四川的实践路径。结果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城乡统筹是两化互动的目标,两化互动是统筹城乡的根本路径;新型工业化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依托,协调联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最后,针对四川城乡统筹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四川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6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