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做到:找准中小学图书馆定位;拓展中小学图书馆功能;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课程建设与师生素质发展的重要资源,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三角与珠三角中小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来看,存在着投入不足、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中小学图书馆功能演进与价值提升,可有如下路径:增加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让图书馆成为师生的“精神圣地”;优化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形成“图书馆+”的优良阅读生态位;专业兴馆,服务强馆,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当数量的中小学图书馆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有的还同时配备了有关自动化系统软件,这就为中小学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图书馆配备的自动化系统功能未必完备,往往忽视图书加工功能的实现,如一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不具备书标、书袋卡的打印功能或者打印格式不适用,造成自动化工作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开发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已成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为此,笔者就当前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一、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1.图书馆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轻视图书馆的管理。例如,建立图书馆仅仅是为了达标,未设专职管理员、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图书登记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小学图书馆现状分析,提出基于云计算的云图书馆构建是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可行途径。阐述了中小学云图书馆整体架构、关系与功能,特别对云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云图书馆决策支持系统和云图书馆用户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以温州市为例,给出了云图书馆运行效果分析及对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计算机在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随着光盘介质的充分利用 ,也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文献和利用文献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建立 ,对于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提供了可能 ;在此基础上 ,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 ,使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4-7日,山西省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在太原举办了第三期中小学图书馆教师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近40名图书馆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与校园网;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与“校校通”。全体会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通俗易懂的讲  相似文献   

8.
最近五六年来,全国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中小学图书馆越来越多。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最基础的是文献分编和数据录入的质量。如著录中有款目或字段和文字标点上的错误;或缺少丛书与其单本间的相关信息,都会大大降低查检的命中率和自动化管理的质量。不少中小学图书馆的软件设计者,对图书馆分编业务调研和实践不够,又不了解中小学图书馆分编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分编模块功能上不完善,在著录标准细节上,  相似文献   

9.
白美玲 《文教资料》2008,(36):93-94
本文介绍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图书馆的功能,探讨了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中小学图书馆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重点分析了中小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涉及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生理心理、审美、信息技能教育等几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小学图书馆虽然在人员配备、藏书数量及馆舍设备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但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小学图书馆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还远远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功能的发挥。根据笔者对250所中小学308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调查,近65%的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调查同时显示:大中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调研,初步摸清了温江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师图书馆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借鉴国内外高校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提出建立成都市温江区大中小学区域图书馆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已正式启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研究课题,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如何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eacher support are related to school type (primary versus secondary). The sample included 7,205 students from years 5 to 7 in primary school and years 8 to 10 in secondary school.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cluded that perceptions of school change negatively when students move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However, this research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not accounting for age‐related changes in students' perception of school.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a linear downwards tendency for perceived teacher support, with no obvious abrupt change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Our findings do not, therefore,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affects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 support in a negative way.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课程的讲授,针对中学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并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师范院校图书馆如何为中学图书馆服务,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馆作为课堂的延伸,师生追求知识、获取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浅层服务到深层服务的质变飞跃,以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结合网络环境下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Young people's wellbeing is often lowest where they assume a relatively low position within their school's socioeconomic hierarchy, for example, among poorer children attending more affluent schools. Transition to secondary school is a period during which young people typically enter an environment which is more socioeconomically diverse than their primary school. Young people joining a school with a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intake relative to their primary school may assume a relatively lowered position within their school’s socioeconomic hierarchy, experiencing a detriment to their wellbeing as a consequence. This article draws on data from 45,055 pupils in Years 7 and 8, from 193 secondary schools in Wales, who completed the 2017 Student Health Research Network (SHRN) Student Health and Wellbeing (SHW) survey. Pupils reported which primary school they previously attended, and survey data on wellbeing were linked to publicly available data on the free school meal entitlement of schools attended. In cross-classified 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s levels, mental wellbeing varied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ttended. A higher school-level depriv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worse mental wellbeing in both cases. Mental wellbeing wa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by the relative affluence of a chil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with movement to a secondary school of higher overall socioeconomic status associated with lowered wellbeing.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ransition to secondary school as a key point in which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in wellbeing may widen, and thus as an important focal point for intervention to reduce health inequalities.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目前,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来源不足、读书指导不力。这三方面困扰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中央与地方高度重视的工作实践,也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领域。教师是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最重要主体。从教师的视角切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S市A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任教学段呈“金字塔型”分布,累积执教时间呈“哑铃型”分布,师资数量相对丰沛,但中坚力量较为缺乏。思政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支持度三者彼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成效评价较高。就影响因素来讲,实证发现教师队伍专职化水平、工作年限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显著相关性,教学环境水平、学段交流度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