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呈现】案例一:这是一位教师教学《乡戏》(苏教版第8册)的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城里的夜很是熟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乡村,领略一下乡村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兴高采烈地齐读课题:乡戏)。读了课题,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戏。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村的戏。师:在你眼前到底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描述描述吗?(生沉默)师:比如说,看戏的人怎样?舞台怎样?演戏的人怎样?生:老师,乡戏与我们在剧院里看到的戏有什么不同吗?师:那当然不同了。生:老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乡戏。生:老师,乡戏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雷雨》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作为动人的戏,教学要指导学生"观戏";作为优秀文本,教学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以下简称"解文")."韩军《雷雨》课"(下简称"韩课")以"周"字贯穿教学,梳理情节,阐述人物,描绘命运,概括主旨,终抵"神秘"."韩课"较为恰当地处理了戏剧教学"观戏"和"解文"的关系,其课堂所蕴藏的"观戏与解文"相统一的教学形态是值得借鉴、学习和思索的.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历史上尽管有过"跟腔托唱"的历史,但那并不是真正的弦乐伴奏。黄梅戏第一代弦乐过门的内在骨架借用了各种锣鼓点的节奏,旋律则来自于黄梅戏传统音乐唱腔中某些典型性音调。弦乐伴奏与锣鼓伴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共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弦乐伴唱的地位最终得到完全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人生是戏     
<正>戏者是什么?戏者就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在哪里?我想,到处都有。演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想,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戏者,她有她的戏里戏外。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有一部戏,那便是我的人生,我的每次哭笑、每个改变,都在推进戏的发展。我的现在是纪实片,我的回忆是文艺片,我的未来是科幻片。生活总是不等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主角仍是原来的我。  相似文献   

5.
生物电池     
在密闭的宇宙飞船里,必须处理宇航员排泄出的屎尿.美国科学家为此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案:用一种芽孢杆菌来处理人的屎尿,生产出氨气.氨气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在铂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这样就构成了微生物电池,亦称生物电池.美国已经在发射的"双子星座"和"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使用了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放出电能,用来通  相似文献   

6.
悲之美     
多少人欣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田园美景,多少人青睐"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多少人向往"惊涛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学校一位参加过全市课堂教学比武的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以后再也不到市里参加课堂教学比武了”.问其原因,他苦笑着说:“这简直是折磨人,从通知到准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一堂课上了改,改了上,再改再上,反反复复十几遍,一堂课几乎每一分钟该说什么、做什么,会出现什么意外该怎么处理都提前准备好了,整堂课自己就像一只被牵引的木偶,只需要按照设定将自己的戏演好就行.  相似文献   

8.
上一期,想当然同学从"异国风情"咖啡馆里出来,郁闷了好久。他漫无目的地在自己的作文世界里东游西荡,忽然想到:眼看就要过新年了,不如去挂历市场逛逛!他慕名来到著名的"挂历一条街",正准备好好挑几本送人,可是挂历上重复出现的"今天"让想当然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9.
提起江珊的名字,每个人都会想起她在电视连续剧《过把瘾》中塑造的杜梅,一个在爱情里尽情沉醉,纯真忘我的痴情女子。其实,对于江珊本人,很多人除了看她拍过的戏唱过的歌以外,其余的都不太了解。  相似文献   

10.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是一种"精神"的生物。有了精神,才能真正称为"人"。语言是人精神的载体,是精神的外显形式,因此,文章要有精神、有个性,为文就应当独抒性灵。即用手中生花的妙笔,记述曾感动过自己的事,描写曾愉悦过自己的景,阐明曾启迪过自己的理,抒发曾涌动在自己心中的情……总之,要用独特的思维视角反映自我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1.
作为"武术人"来重观《南拳王》,认为它是一部很好的功夫片:因为该电影开幕不久,就突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戏中"武生"的出现使武术再现历史;南拳与少林寺的结合,彰显佛教文化,佐证"寺因武显,武以寺名";故事情节中的打斗、演练风格凸显南拳的技法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武术的技击本质,进而来张扬"国术"中的优秀拳种。  相似文献   

12.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的“皇阿玛”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戏外的张铁林信心十足,踌躇满志。戏里戏外,一样的中气十足的声音,一样的习惯倒吸一口气,一样的喜欢眼皮一抬、眼睛一瞪……让人恍惚,到底是“皇阿玛”影响了他,还是他左右了“皇阿玛”?或者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选择演员这样一个职业,就像选择了一扇可以支起镜头的窗:镜头里的“皇阿玛”,镜头外的张铁林。现在,他又多了教育工作者这么一个身份,多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个头衔。我们不禁好奇,讲坛上的张院长,镜头中的“皇阿玛”,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张铁林?  相似文献   

13.
收脚印的人     
正李亚强01推荐"收脚印"其实是一个民间的传说,传说人临死前收集做过的事情、走过的路。在田鑫的这篇文章里,从蚂蚁的脚印,到人的脚印,从一开始担忧身后消失的脚印,到害怕一时消失不了的脚印,最终到找不见母亲而没有留下任何脚印在人间,看似漫不经心的叙事里有着一条隐秘的主线,那就是神秘的、未知的那个人,那个收脚印的人,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出现或者不出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首传世最早的五言乐府诗。"江南古词,盖美芳辰丽景,嬉游得时。"它被采入《宋书.乐志》。可见到了六朝刘宋时,这首产生在东汉(甚或西汉)的朴素的民歌,仍然风靡于民间歌吟者的唇吻之间。一《乐府诗集》收入这首诗时归为"相和曲",于是有论者以为,这是一首一人独唱起头,而后多人轮唱的歌曲。我以为全诗开头三句为独唱歌词,"鱼戏莲叶间",最好重复一下,这就一下子唱出了四句。然后多人分为四组,轮唱"东西南北"四句,每组均有多人齐唱一句——当然应该都是  相似文献   

15.
山林里要上演大型戏剧《龟兔赛跑》。乌龟先生特地找到大象经理,为山林乌龟包了一场《龟兔赛跑》,它对大象经理说:"这出戏歌颂了我们的祖先,笨拙的乌龟胜过骄傲自大的兔子,真让我们乌龟扬眉吐气!作为乌龟的后代,当然要为祖先而骄傲、自豪!看这出戏,更能使我们乌龟坚  相似文献   

16.
正身为山西阳泉人的李彦宏是个地道的晋剧戏迷,小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去戏园子里听戏。据说每次一回到家里,他就把床单往身上一披,围成战袍,学着戏中的人物,拿起棍子唱念做打操练起来。少年李彦宏的理想便是成为一名晋剧"名角",在出将入相的方寸舞台上演绎天下悲欢。他甚至一度参加了阳  相似文献   

17.
戏里戏外     
丁婷婷 《新读写》2010,(10):1-1
戏里,我们在演戏,或是作为局外人在看戏、听戏;戏外,我们就是真正的戏中人了。  相似文献   

18.
秋天伴随着稀疏的雨点姗姗而来,我默默地拉紧了风衣。回头一看,院子里的老树不知何时已经由绿转黄。凉风"咝咝"地从耳畔吹过,不由得让人缩了缩脖子。突然,头顶的伞上出现了一片阴影,伸出手,轻轻地摘了下来。枯黄,丝毫没有生机,一片叫不  相似文献   

19.
CCTV的"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办以来,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平台,曾经开在电视里纵论阳春白雪的风气之先,备受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的推崇和赞誉。这么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  相似文献   

20.
在"神"支配一切的传统社会里,人们祈雨贺晴、消灾祈福、求子生财等都依靠神明的保佑,因此酬神献戏便成为一种风俗。酬神献戏往往以家族、宗族为主导,在佛山,酬神戏或神功戏则以八图里甲、世家大族为主导。在节庆时聘请戏班演出酬神戏有利于社区的整合及和谐氛围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