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传统盈余管理手段、追溯调整法、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演变,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不断,原因主要是为了争取再融资资格、避免业绩大幅度下降、扭亏保牌和提高IPO发行价格等等。  相似文献   

2.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递延税款”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在应付税款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为零,无需调整“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相似文献   

3.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到的问题,由于发生时间不同、发生金额不同、发生性质不同会造成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对于不同原因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会计差错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经常出现,如何纠正会计差错是会计人员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从产生的原因、纠正方法及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是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对关联交易的监管措施具体有特殊会计处理、独立财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对盈余管理的监管应重在挖掘深层次的市场问题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财务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盈余管理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无论从其生存条件还是从其主体看,盈余管理涉及一系列的管理,甚至经济问题。委托人与代理人契约的确立、修正和实施,以及信息的不对称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经济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本文从公司财务治理角度的看待盈余管理,通过有效而完善的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来防范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作假;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严重,风险揭示不明;溢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等.治理会计信忠披露失真,可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大监督与处罚力度,推行会计电算化.  相似文献   

8.
论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合乎法律规范的利润调整,是管理希望通过该管理而使企业的盈利能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现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有目的地选择更有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现行的会计准则在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同时,也给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为此结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运行的现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差错,是会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且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错账更改的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误差可以分为有意误差和无意误差两大类。会计信息的有意误差就是会计造假,会计信息的无意误差并不一定是会计造假。会计信息的无意误差不可避免,只要是在信息需求者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样的会计信息就应该被看作是"真"的会计信息。研究信息误差及其范围,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就是会计行为过程中会计行为主体劳动的结晶——劳动过程集中体现为"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控制"等一系列的会计行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目标实现之间的"桥梁",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和持续改进直接取决于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状态及会计行为的企业内外支持性环境的法治理状态。所以,会计技术体系和不同层面利益制衡机制的法制化是会计法制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以有形资产为核心的会计准则、会计计量方法、会计报告模式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建设完整、可比、透明、充分的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完善和规范对无形资产内容、计量方法、报告方式等方面的会计理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现行会计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收付实现制缺陷暴露、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会计报表体系不健全、未能及时反映政府预算改革的相关内容,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2009年发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趋于规范,并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体系,一定程度上趋同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校的实际情况,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校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职责过度集中、原始数据输入错误、会计档案损坏、会计资料泄密等问题,提出了采取不相容职务分离、输入程序控制、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等安全措施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稳健原则及其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原则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新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中更是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应用。不仅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排除了资产负债表中的虚拟资产,缩短了资产摊销期,而且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严格了收入确认的标准,缩小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范围,增加了或有负债的披露内容。同时,稳健原则也存在局限性,克服这一局限性有赖于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和会计原则应用优先次序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以全面、综合理解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和会计恒等式为基础的。以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正常”项目为切入点,从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的变化中审视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自2019年开始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财务核算体系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推入质的变革阶段。高校设计高效的财务核算体系,服务于政府财务报告、部门决算等报表编制工作,是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会计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十分重要。新《会计》的出台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保证,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规范经济秩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财务呈报管制是对会计信息的形成、流动予以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制度应遵循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信息有用性、关注管制的经济后果和效益大于成本等原则.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体系要从财务呈报管制的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