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宗粮食作物。玉米杂交种质量对玉米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亲本纯度低、制种质量差是造成玉米杂交种子质量低劣的两大根本原因。提纯亲本、加强隔离、严格去杂、严格去雄、割除父本以及做好收、脱、晒、藏等后期工作是确保玉米杂交种子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6—1991年试验示范结果,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提高夏玉米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七项技术措施,为平原地区夏玉米制种提供了技术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86~1991年试验示范结果,较系统地论述了提高夏玉米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九项技术措施,为平原地区夏播玉米制种提供了技术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好看簿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科学实践的作法,实现了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整合,分析了利用好看簿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优势,提出了在乡村小学以好看簿等Web2.0平台实施开放课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好看簿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科学实践的作法,实现了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整合,分析了利用好看簿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优势,提出了在乡村小学以好看簿等Web2.0平台实施开放课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较低,这是育种界多年来力求解决的问题。1995年,全地区汕优63组合制种166.7m2,平均单产2812.5kg·hm-2,其中单产超3000kg·hm-2的有34hm2。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生产中,常见父本早花现象,本文通过对不同长势的父本(垦C1)在蕾苔期摘苔的办法,探索出对长势优的父本和长势良好的父本摘除主花序和倒一枝既能延迟花期,又能保证花粉足够供给,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
杂交玉米(紧凑型)配套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奖励》2004,(6):68-69
玉米在贵州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年播种面积在1000万亩,但单产低,总产不足,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为加大杂交玉米尤其是紧凑型玉米的推广力度,贵州省科技厅分别于1997、1998两年将推广紧凑型玉米及其配套技术列入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9.
玉米素和吲哚乙酸与水稻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发育、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强势粒玉米素含量高峰早、峰值高,促进了胚乳细胞分裂,故强势粒胚乳细胞较多、体积较小;而弱势粒玉米素含量高峰迟、峰值低,吲哚乙酸含量虽然高峰迟,但峰值高,促进了胚乳细胞扩大,故弱势粒胚乳细胞数目较少,但体积较大.强弱势籽粒内源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含量动态与其灌浆强度动态基本一致,于抽穗期喷施玉米素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从而提高其产量,但对强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无显著影响.于水稻抽穗期喷施吲哚乙酸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的强弱势粒结实率和充实度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应用了观察自交特性,花期预测,增加父本分期播种次数,设置采粉区等预防措施,以及运用肥水促控,人工剪苞叶,花丝,切根,擗叶,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克服了杂交玉米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不遇的问题,避免了大面积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 受云南省科技厅委托,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于2000年12月14日,在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对所承担的云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粮食作物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杂交粳稻高产优质多抗新组合选育繁殖及示范推广"和"滇型杂交粳稻温敏两系及强优势组合选育"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审阅主持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听取课题主持人张树华研究员和谭学林教授汇报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两个子课题在五年的攻关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三系研究方面: 全面完成了繁殖、制种的考核指标:不育系繁殖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几种保水剂对干旱气候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具有提高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状况,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可以在研究区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生物课教学如何密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是该学科教改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如在讲“遗传与变异”一章时、结合遗传规律讲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技术及种子提纯复壮技术,并让学生到制种田买习,摸索规律,改进技术,为我县大面积推广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条件。这项试验坚持五年,提纯了伊川自马牙自交系,并参加了省级试验。学校试验基地还为当地繁育水稻良种2万多斤,及时更新了本地稻。结合“矿物质代谢和土壤酸碱度测定”教学,为合理使用化肥提供依  相似文献   

14.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子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子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子一代可增产20%~30%;我国推广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约增加了750 kg.可见,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农牧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4个玉米杂交种 5个试点 2年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一定差异 ,其中皖单 8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文章同时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是以亲本自交系的综合栽培技术为基础的,在同一试验田中分别进行数学栽培模式和叶龄栽培模式的研究,既可减少自然环境和气象因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又可相互弥补两种方法上的缺陷.数学模式定量化的研究结查表明:自交系478种植密度为89400株/公顷:尿素612.45公斤/公顷;磷酸二铵为194.55公斤/公顷,可获得5885.7公斤/公顷的繁殖产量.叶龄模式定性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478夏播栽培技术要点为:“一磷,二水,三锄”.  相似文献   

17.
杂种优势是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体之间杂交产生的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已经成为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早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被誉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他身价十亿,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科学家;他不是高官,他却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他没有正规学历,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没有巨著宏论,却是一个公认的专家。三十年培育玉米良种40多个,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他就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李登海。1970年开始,他就从事玉米研究、率先利用紧凑型玉米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后又育成了一大批高产、超高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43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40多个,7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四个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4个玉米杂交种5个试点2年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一定差异,其中皖单8号高产穗产,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文章同时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交中晚稻新组合特优627的父母本、龙特甫A与亚恢627特征性的观察及分期播种试验.结合2005、2006两年特优627小面积制种试验,提出了特优627在福安市溪柄等制种基地制种的最佳播插期,培育丰产苗架,合理使用“920”、人工辅助授粉和确保种子纯度等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