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纪全霞 《教师》2010,(3):89-89
文章分析了乡村初级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八年级现象”之根源,阐述了笔者自己在教学中消除“八年级现象”的做法,从“扶着走”“引着走”“放开走”、让优生“飞”着走等途径中,使农村初级英语教学的希望从地平线升起,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企图另辟蹊径,对古汉语使动关系进行新的探索。(一)什么叫使动关系什么叫使动关系?我们来举例说明。《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可烧而走也。”把省去的成份补上,即:吾可烧而走之也。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主语“吾”发出一个动作“烧”,作用在宾语“之”上,使宾语也发出一个动作“走”。(“吾”代黄盖,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关于“文言词的一些用法”有所谓“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例句为: (1)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就是“使之活”) (2)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就是“使之走”)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归之”就是“使之归”)此之谓“使动用法”。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我”就是“以我为美”) (5)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质其首”就是“以其首为质”)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习中,walk是我们最先学到的表示“走”的动词。它表达的意义是:to move along by putt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on the ground.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会遇到其它几个表示“走”的动词。它们对“走”的动作和神态作了更多的描述,使“走”更生动、更形象。以下是中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有关“走”的一组动词,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走”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表示“走”这一概念的动词非常丰富,数量很多。这些词虽然都表示“走”这一动作,但却同中有异,不同的“走”适用于不同的语境。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这些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语句鲜明、生动、简练,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精谋巧练”是我们改进作业的追求,让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达到“能走的走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7.
林为强 《职业技术》2015,(4):126-128
文章以湛江市雷州傩舞“走长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揭示现在湛江雷州傩舞“走长怅”的发展现状,提出雷州傩舞“走长怅”需要当地政府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等对策,使雷州傩舞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更加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现例举如下:下愚《红楼梦》第120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牛马走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己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敝人鲁迅《华盖集·…  相似文献   

9.
关于“走出去”战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去”是未来5-10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拓宽我国产品、资金、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领域,使原本单一的“引进来”变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0.
拆字戏解     
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便:予“人”方便,“更”是于已方使。便:“奉”承他人的一“手”。迟:落伍,有时仅仅是你比别人晚“走”了一“尺”。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超越别人。  相似文献   

11.
论校园环境建设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建设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美育感化的观念,使校园建设中体现出一定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以便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校园网络文化会对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利与弊问题上要善于扬长避短,积极疏导和加强监督,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提升高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大量融入企业文化,实现课程文化、实习实训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等内容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而培养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学生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的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冲突随之增多。让"学生权利本位"回归校园,厘清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学生特殊群体帮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先期的调查,分析当前高校特殊群体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程度,从基于和谐校园建设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资助、智助、志助、自助"四位一体帮扶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资助、智助、志助、自助"四位一体帮扶体系,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职业能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衣仁翠 《高教论坛》2012,(5):82-84,119
为了避免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让法律的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其中校园法律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校园法律文化建设背景的陈述,探讨了校园法律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Conclusion Given the way today's students want information, career centers must develop some outreach programming to remain viable on campus. While it raises the critical issues of staffing, budget and time constraints, there are ways to expand our outreach efforts without severe impact. By assessing the programming needs of students on your specific campus and exploring cost reduction measures such as student staffing and multi-use materials, you can create an impressive outreach program that will provide just in time information to students when and where they will find it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醇厚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德性。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内化为学生的德性,外化为学生的德行,不仅意味着汲取了地方优秀文化的养料,更可为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做贡献,为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文化品格奠定基础。本文以冼夫人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亟需加强。文章通过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评估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了素质拓展评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必须体现高职特色,突出职业素质拓展,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功能性作用,使高职生在评估系统的导向下,激发其创新潜能,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选取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活动载体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代高校的共识。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凭借自身长期形成的学科优势和人文环境,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系列文化节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