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枪鱼”和“绝地野狼”都受到了伤害,而且全是内伤:“金枪鱼”的腹部抽搐不止,不断有蓝黄色液体带着“咝咝”破裂的气泡儿汩汩流出,如恐怖电影中僵尸眼里流出的眼泪,那是“红色风暴”压缩氢在外泄;“绝地野狼”更惨,锋利的狼牙全被敲掉,整个脸部严重扭曲变形,鼻子和眼睛都凑到一块儿去了,硬挺的狼耳也不见了踪影。从它们的呻吟声里,零度放牧者却找不到一丝暗示:天蚁族是用了什么手法将他的手下轻易制服的?他更找不出让伤者迅速复原的“金创药”,因为他没有掌握天蚁病毒的生命密码。零度放牧者本人却没有任何不适感,这是格外开恩,还是另一…  相似文献   

2.
天蚁病毒迅速聚成一团,一起尖声长啸。然后,聚成团的天蚁病毒开始旋转,平地风起,越转越快,金牧场里那些黑乎乎的战场遗留物,像遭遇了龙卷风,全被快速卷入其中,最后形成一个黑色圆盘,看上去真像一个U FO。等到所有属于天蚁族的东西都被卷进去之后,黑色圆盘就如流星般滑向洞口,一晃就消失了。如此迅捷的闪避身法,零度放牧者不得不叹服,这种速度,人类技术再进步50年可能也难追上。天蚁族从零度病毒馆里撤退得干干净净,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昏天黑地的恶战。不过,如此一来倒给零度放牧者省了不少事,毕竟打扫战场可不是件什么开心的事。当…  相似文献   

3.
仿真触角所携带的神经控制病毒,使用独门的“踏雪无痕”手法,正在悄无声息地对“飓风离子”进行“换脑”手术。与此同时,天蚁病毒也正在零度病毒馆里折腾着。自从天蚁族用那些黑色液体将零度病毒馆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后,以前安装在零度病毒馆里的地面监控设备都失效了!天蚁族肯定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在地下一万米深处的零度病毒馆,很有可能是零度放牧者他们所掌握的所有病毒资源!天蚁族的目的就是要占有所有的病毒,然后按他们的意愿对病毒进行重塑,使这些病毒能为天蚁族效力。之后,天蚁族就会凭借这股强大的…  相似文献   

4.
零度放牧者透过玻璃,看见密密匝匝的黑云,不断涌向水晶球大厦上空。黑云像挟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完成一次大规模的集结。零度放牧者走出水晶球大厦,完成了他每周一次的例行工作:到病毒总监控中心汇报麾下的零度病毒馆是否运行正常。水晶球大厦临海而建,半球形,全玻璃结构,通体银白色,像半颗浮在大海上的银色珍珠。不知为什么,零度放牧者,这位病毒学界的大腕,每次走出大厦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这半颗珍珠,与其说是人类监视病毒活动的一只监测眼,还不如说是病毒的狂欢俱乐部!取出离子束遥感手柄,零度放牧者唤出了他的坐骑“金枪鱼”——一…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在《儿童文学》上看了一篇文章,名叫《飞翔》。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一个失去双臂的十三四岁的男孩,每天定定地望着天空,看着南归的大雁,眼里转着泪水。他心里想:"要是我能飞上那蓝蓝的天空多好呀。"一次,在吃饭时,他告诉了爸爸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爸爸讽刺了他,最后他离家出走,只留下一张写着"我要飞翔"的纸条,便再也没有音讯了。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一只野鹤,金笼不是他的居处。他属于这个包容万物的大自然,他注定要自由飞翔,注定要寻找那高而远的天空。苏轼是一片闲云,他把李白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洒脱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被庄子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逍遥浸透了心灵空间,缥缈着,身后留下寂寞的千年。  相似文献   

7.
伯纳德·斯皮尔伯里是英国非常著名的病理学者。他还亲手参与侦破了英国历史上几桩最为著名的谋杀案,从而赢得了"兼职神探"的美誉。这其中,最有戏剧性的无疑就是"浴室新娘"系列谋杀案。  相似文献   

8.
张婷 《新作文》2013,(5):61
以前同桌曾让我做过一道测试题:测测你在别人眼里是什么颜色的。结果如我所想,异常给力。我想,既然颜色可以形容人,那也一定可以形容生活。生活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后来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发现答案不尽相同,而且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同桌前一阵一直发愁自己的数学成绩,所以他的回答是:"生活就是灰色的。"表姐半年之后就要成为新娘了,所以她的回答是:"生活是红色的。"我问父亲,他忙  相似文献   

9.
借用我国学者王希杰的零度偏离理论,分析英语手机短信语言中的"去元音化"现象,指出"去元音化"是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另类缩略方式,是对现有缩略语的拼写方式的变异和突破,是对常规缩略法零度的偏离。如何在使用"去元音化"缩减字符数与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有效运用零度偏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去元音化"的作用,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水晶之心     
正很久很久以后,地球在一颗遥远的星球找到了替代能源——一种产生强大电力的水晶矿石……"你能一个人留在家?"贝里总统忧虑地望着贝拉拉。贝拉拉觉得叔叔在试探她独立生活的决心。总统先生没有孩子,父爱全倾注在她身上。她将叔叔金色的头发缠绕在她的手指上,撅起嘴巴说:"我十七岁,不是小娃娃啦。""在我眼里,你永远是小娃娃。等这场讨厌的战争结束,我就从零度大厦回来陪你。"他吻一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缅甸岁月》中主人公弗洛里的矛盾心理及行为,探析了弗洛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小说中,弗洛里游离在主流文化与"他者"(此处参考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殖民地人民被称为"他者")之间,但他的游离遭到了同胞的排斥,甚至被同胞贴上了"他者"的标签;土著也没有接受弗洛里,不论弗洛里表现如何,在土著眼里他始终都是主流文化的一员。作为一个在两种文化里都找不到身份认同的人,很难在两种文化中间艰难求生,因此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相似文献   

12.
放飞梦想     
我终于飞起来了,在白云悠悠飘荡的日子里,偶尔有我的身影定格在这遥远的地平线上,眼里是一片温馨的家. 一个灵魂,相伴着一颗心,在勾勒去远方放牧青春的激情.一个年轻的欲念,要离开充满感情的暖烘烘的家去寻找成熟.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有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小方,是高一下学期转到我班来的。来了还不到一周,我就发现他身上有种种不好的习惯。由于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他沾染了吸烟、酗酒、赌博、斗殴等恶习。在家长和老师眼里,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坏孩  相似文献   

14.
儿子的幻想     
儿子叫奇奇,今年7岁了。7岁的小男孩,在大人的眼里,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不点儿。可邪天,小不点坐车从钱塘江大桥经过时,居然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现代人真没用,古代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东西,那么多的发明创造,现代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茅以升老爷爷留下一座钱塘江大桥。”哇!真是语出惊人!小小脑袋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不由得我不对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5.
菲利普·罗斯是知名的美国当代作家,并连续多年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他的代表作品中,《美国牧歌》响力最大,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人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动荡人生。本文将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分析在"小他者"和"大他者"的影响下母亲—多恩自我的建构和丢失。妻子多恩在丈夫塞莫尔的眼里,是一个用来装饰他成功人生的花瓶,本文着重分析这个花瓶的苏醒与毁灭,探索建构过程的矛盾冲突以及不可避免的自我丢失。  相似文献   

16.
当完美照料者在宝宝需要的时候满足了他,那将来宝宝就不需要再去寻找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幻想着寻找"完美照料者"。不管有意无意,都是因为过早失去了"完美照料者",被创伤了。这在亲密的依恋关系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同一扇窗,同一片天地,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是不一样的风景。淡泊者看到的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平和;贪婪者看到的是"却问松柏值几何"的利欲;豪迈者看到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失意者看到的是"雪压山峰顶,天逼一线寒"的凄冷。同一片密林,同一座高山,在有着不同心境的人眼里,风景也自然是不一样的。正如一百多年前那片被列强蹂躏的土地,那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相似文献   

18.
浴室的字迹     
一位重要的谍报人员在寓所的浴室里洗澡时,被人暗杀了。第二天,他的尸体被人发现了。侦探和助手急忙赶到现场,为了找到杀害这名谍报人员的凶手,侦探必须寻找出现场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9.
正放贷者在街上叫喊:"放金币喽!我的1个金币埋在地里一夜就会变成1000个。"阿凡提听见后,对着放贷者说:"我第1天借1个,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借期15天。"前几天,高利贷者还得意洋洋。可是不到15天,他就破产了。你知道他是怎样破产的吗?假如他不破产,他又赔了多少金币呢?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2007年8月21日",魏夷帆在那个叫作"同一个梦想"的QQ群里郑重地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一天,对22岁的他来说,的确可以铭记一生。因为在这一天,他实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梦想: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