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长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正的爱。那么,溺爱孩子到底有哪些典型表现呢?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待遇,好的食物供他享用,生日、节日必有礼物,久而久之必然使他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2.
修仰峰 《成才之路》2010,(26):I0003-I0003
河南罗山县23岁小伙杨锁8个月前活活饿死在家中,一名曾帮过他的村民说,“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嘴里。”追根溯源,因父母从小娇惯而懒惰成性,成了“天下第一懒人”,最终饿死。最近,以这个真实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罪爱》正在当地拍摄。(8月5日《大河报》)  相似文献   

3.
雪儿 《家长》2003,(11)
许多家长由于溺爱孩子,把孩子给宠坏了。你在养育孩子时,应该怎样避免宠坏他呢?  相似文献   

4.
分床     
在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分床这个问题上,不该有任何犹豫。本来他就是独生子,本来就受到了特别的关爱,一不小心,他就会被溺爱,而溺爱的其中一点就是和大人睡觉。  相似文献   

5.
看了漫画,不禁感到好笑。那个杀鸡的人之所以可笑,主要是他对那只猴子过于溺爱。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调教了。其实,漫画中的猴子不就是那些十分调皮.总是犯错误的孩子吗?杀鸡的人不正像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吗?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的年代,出现了不少被溺爱的孩子,溺爱往往使这些孩子成为了问题学生。成人们也懂得溺爱对于孩子是一种伤害,但是,这种溺爱错在哪里呢?怎样才能防止溺爱的产生呢?在这篇文章里会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一直在呼吁不要溺爱孩子。其实,哪个父母也不想溺爱孩子,都想让孩子拥有坚强的品质和勇敢果断的办事能力。至于溺爱孩子,那也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孩子,才算是不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父母把对孩子的关爱扭曲成了溺爱,而溺爱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让孩子高消费。在一些家长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当然要让他生活得幸福些。要为孩子创造舒适的条件,要让孩子吃名牌、穿名牌、用名牌。其实,这可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有出息。  相似文献   

9.
孩子长到5岁,语言表达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大脑功能基本上都发育完善了。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因为溺爱孩子而为他包办一切,要教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做既可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教育。徐小明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小男生,父亲在外打工,偶尔回家还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母亲又特别溺爱,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逃学、说谎,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不愿与人交往。作为班主任,经过一年的教育我发现他的思想进步了,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他与人交往的能力改善了。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溺爱中,他就学会了自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爱心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波动,因此充满爱的关怀,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张筱艳 《考试周刊》2013,(2):194-195
<正>一、什么是溺爱每个家长都知道不能溺爱,但他们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存在溺爱的现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而这个陷阱恰巧是那些过分保护孩子的家长挖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在大人的庇护下长大,逐渐丧失了自理能力。如此百依百顺的爱,其实就是溺爱。下面的案例是我遇到的,这些家长表  相似文献   

13.
<正>人的高贵,是更加强大的个人魅力人们都说不要溺爱孩子,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是彻底杜绝溺爱,还是摒弃部分溺爱?孩子的哪些表现不可以溺爱,哪些表现又可以溺爱?当我成为母亲,我发现,对自己十月怀胎的孩子,不溺爱,简直不可能!我并不认为我的孩子完美无缺,恰恰相反,我发现了她许多弱点:胆小、怕人、隐忍。有一次,小亦池缠着我不停地和她玩一个游戏,由于我实在有事,就不耐烦地横了她一眼。立刻,她既不吭声也不哭闹,怏怏离开,钻进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让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了成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 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你就会发现他喜动  相似文献   

16.
家被十忌     
一忌溺爱娇宠。对孩子不能溺爱,成人爱孩子应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是无原则、无要求的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使孩子变得任性,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个人私欲无限膨帐,缺乏对别人的同情与关心。这样的人不受他人和社会的欢迎,自己也会终生痛苦。二忌保护过分。对孩子的保护和帮助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犯错误。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尝试错误、改正错误中发展的。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就应让孩子尝试去做各  相似文献   

17.
顾连梅 《家长》2013,(6):50-51
父母只有坚持理性教育,既尊重孩子,又不溺爱放任,适度约束孩子,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天中午,我接到了梓桐母亲的电话。她告诉我,梓桐近来在家经常玩电脑游戏,很少看书写作业。"我说他,他就跟我吵。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要不,还是让他住校吧!"梓桐的母亲又着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母婴世界》2010,(9):44-45
求助人小明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与四个老人经常起冲突。老人们溺爱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比如孩子摔了,如果我在,他会看看我的反应,我没反应他就自己爬起来。如果有老人在,他一定赖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直到老人把他抱起来,用各种好东西哄他。上个月把孩子放在我妈家的时间比较多,接回来后,明显感觉孩子变娇气了。我该怎么跟老人沟通呢?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你就会发现他喜动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论文,为年轻父母如何针对自己不同性情的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供建议。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活泼型的孩子喜动厌静,往往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父母身旁,而是到处乱跑,有时还会干出一些让你想像不到的“坏事情”。对于这类孩子,你应该不时地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而过分溺爱,则可能使他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对腼腆型的孩子,不要过于心急。这类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适宜的氛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一旦与小朋友“混熟”后,他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