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几年,南京市兴起了赏花旅游热潮。南京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花卉旅游资源丰富,赏花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南京赏花旅游业在快速发展之际也出现了客流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综合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南京市赏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下,地方文化研究出现了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相关联,学术研究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研究新视角和新方向,近年来,对武当文化的内涵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了,并且间接地为武当山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提出武当名人文化的概念.探析其内涵和旅游资源价值,是对目前武当文化研究空间一个新的拓展,赋予武当文化更多地当代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武当旅游商品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级的武当旅游品牌与落后的武当旅游商品营销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旅游业六大要素中,武当旅游购物仅占武当旅游者总消费的4%。原因在于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市场秩序混乱,购物环境欠佳,忽视营销研究。因此,必须重视旅游商品的系统开发,吸纳社会资金组建旅游商品现代企业和营销网络,提高员工素质,研究旅游商品营销策略,让武当旅游商品营销成为武当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当旅游应突出道教文化特色,通过分析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的旅游形象及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与其旅游地形象鲜明与否关系十分紧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旅游形象建设滞后。围绕“长江三峡风光和抗战化荟萃之地”的旅游形象总体定位,设计旅游产品.强化宣传营销.征集旅游徽标.举办重要旅游节庆活动.建好旅游网.无疑是建设重庆直辖市旅游形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东阳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较为迅猛,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等问题都有待解决。本文最后提出了东阳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数千年的旅游发展史中,秦汉、魏晋、唐以及晚清是几个特别重要的时期。秦汉以帝五巡游与使节远游为代表;魏晋南北朝以旅游意识充分觉醒为代表;隋唐更是以旅游交通的发达,旅游馆舍的众多,旅游诗文的灿烂,旅游景观的遍及天下构成了这一时期旅游的壮阔全景;到近代,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相同步,产生了“比德说”、“畅神说”等丰富的旅游观念,  相似文献   

8.
商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区域性商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问题。商丘市在2006年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商丘市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定位为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重庆市旅游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重庆旅游交通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重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的定义提出了和谐旅游的概念体系。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和谐度评估中,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子模型进行了测算。以文峰山景区为例,计算分析了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6354hm^2/人,当地的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2127hm2/人.生态盈余为0.015773hm2/人。由此可知研究区域旅游生态足迹处在旅游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不高.旅游业处于和谐发展状态.说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武当旅游的山水一体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武当山为龙头的十堰旅游业要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就必须实行大战略,大战略的核心引物“山(武当山),水(丹江口水库)”的一体化开发建设,在南水北调之际尤显重要,本提出山水一体化战略的概念,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鄂西黄金旅游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西旅游圈拥有湖北省最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江两山”,但呈现“一江独秀,两山较弱”的发展态势。“两山”不是弱在文化和生态上,而是弱在交通上,建造武当山机场,加速高速公路建设.解决“两山”发展瓶颈制约,适度开发丹江口库区生态环保旅游,加强鄂西区域旅游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鄂西一体化发展.可以推动湖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14.
武当太极湖项目作为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重点项目,十堰市境内的超大型项目,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它给整个武当山旅游业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国际化的规划和营销理念,旅游资源结构更加合理,景区功能更加全面,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武当文化在武当山旅游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等一系列显在或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走向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底蕴重塑了中国最大的道教名山形象。从自然景观和人文罱观两方面对武当山旅游形象进行美学分析,武当山应尤重人文底蕴的开掘,为其旅游形象的美学设计做好前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十堰是中国车城 ,区域性中心城市 ;武当山是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十堰改名武当将淡化车城主题定位 ,造成负面影响。与武当有历史渊源的是古均州 ,武当文化底蕴不适合十堰和丹江口市。宜将武当山特区改名为武当山市。  相似文献   

17.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认识和利用价值。本文对其中关于武当山得名认识上的偏差予以了驳正,并对明成祖大力营建武当山的深层次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对诸多游记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武当道教渊源、真武传说、道士修炼及其日常生活等情况,也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武当山旅游业发展正式起步,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其旅游宣传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2003年,是以政策宣传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3—2010年,是以文化宣传为主导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是以人本宣传为主导的阶段。三个阶段其实是三次跨越,两次转型,每一次都对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推波助澜的效果,体现了武当山与时俱进的旅游宣传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武当旅游文化营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用旅游经济来涵盖旅游化是一种片面的营销理念。旅游化是旅游吸引力之源。时旅游有吸引力的不是旅游资源,而是旅游产品的化内涵。必须重视武当旅游化营销研究,加强旅游化的开发,借用多方力量形成协调的旅游化营销体系,实现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