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峰  张波 《科教文汇》2014,(3):148-150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许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根据因素理论,从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成绩、区域、学校、专业四个重要因素着手,设计基于要素选择的高考志愿填报“四步”法,对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始后高三同学进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高考”这一敏感话题时时撞击着每个莘莘学子的耳鼓。高考就如同一场“攻坚战”,但毫无疑问,考生不是在“单独作战”。他们的背后,站着一群“最亲密的战友”,那就是老师和家长,正在和他们“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3.
高考后考生的状态需关注,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消失,相反,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松弛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以及对考试成绩的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这可能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社会及家长应该重视考生考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高考临近,高三学生正在积极复习备战.作为考生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还特别关注相关的高考政策,诸如扩招人数、志愿填报、录取时间等.高考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家长和考生都相当放心和满意.还有家长对高考阅卷也很关心,尤其担心的是语文科的作文,因为阅卷者的手松手紧有时会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 相当考生会因高考的到来,不同程度引发情绪上的变化,甚至导致身体状况出现异常。这给考生的考前复习、考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者使考生考试发挥失常; 相反,有的考生考前心理调整得好,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心理、身体健康、复习计划合理,又有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在高考中不但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还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可见,心理调适对考生尤为重要。目前考生中存在着三种不正常的应试心理,一是焦虑型,二是盲目乐观型,三是疲惫型。  相似文献   

6.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许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根据因素理论,从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成绩、区域、学校、专业四个重要因素着手,设计基于要素选择的高考志愿填报"四步"法,对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08,(5):6-10
2008年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升学考试牵动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时下,如何调整家长和学生的心态,缓解考前焦虑,让考生轻松地面对升学考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是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特请上海心怡心理咨询中心撰写本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9):41-41
高考一结束,考生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夏日悠长假期。考生考后放松,家长却又开始为子女上大学后的学费和生活保障费用等做准备。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家庭的理财势必要发生变化,如何在支付学费的同时又为家庭的未来做好打算,成了摆在家长们面前的"高考"题。  相似文献   

9.
前言     
《科技风》2007,(4)
诗人柳青说,“人生路很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高考志愿填报就是人一生中最为紧要的一步,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从而上个理想的大学。而高考志愿“报砸”了,就不仅是“损分折业”这么简单了,稍强一点的,上个不理想的大学或不如意的专业;遇到稍差的,就有可能是“由本到专”,甚至是“名落孙山”,这足以使其改变人生、抱憾终身。所以,填好志愿对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实在是意义非凡。1、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学三年,考二天,只为志愿填报这一天。高考录取凭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分…  相似文献   

10.
万众瞩目的高考结束已经3个月了,对考生来说,一个暑假的家长注意力真空期简直过得太快了。又到九月入学时,从考生到新生,对九年来寒窗苦读终于到达的彼岸,一定既好奇又迷茫。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离家生活,此时家长也许该听听身为过来人的2009届毕业生怎么说。  相似文献   

11.
刘桐  王雁  王晓静  秦浩 《科教文汇》2009,(28):61-61
我国高考填报志愿中,为了增加考生录取的几率,在专业志愿中加入了“专业服从调剂”选项。但是部分考生由于选择了“专业服从调剂”,导致最终被录取的专业与自己的初衷相差甚远,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本文研究分析了高考中专业服从调剂考生对所调剂专业的主观认识,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此类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提出了多种措施,从而避免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中,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其实在科举盛行的古代。早就有“高考移民”一说。而且,你会从这些“高考移民”中,找到“熟人”呢!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高考前期和考试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考生的成绩影响极大.如何把握和帮助考生,使之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高考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异常关注的话题.本文作者是一位常年奋战在高三教育前沿的特级教师,就这个话题,结合本人经验和心得,从家长和老师两个层面,提出了个人的一系列解决观点.  相似文献   

14.
石佳 《科教文汇》2010,(18):69-69,72
"青年期危机症候群"是指主要存在于当前高考考生中的一类人群。这一症群以苦恼、矛盾、激烈的冲动等内心活动出现为标志,直接的结果是造成抑郁症、对人恐惧症、强迫神经症、无力气、劣等感等心理障碍。面对高考、学习压力的青少年,都想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的大门。对他们来说考入理想的学府是"将来生存发展"的"美味可口的食物",但是要得到这份食物,他们就必须遭受各种"电压"(压力、焦虑、不安、失眠等)。于是好多考生在高考之前显得神经兮兮,甚至精神症状化。这些就是心理素质不足的表现,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心理素质对高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针对少数民族考生民族身份的照顾性政策,但由于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度缺乏分析研究,使得该政策在少数民族增加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上作用不明。本文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成绩、加分政策效果的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贵州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的成绩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农村考生中的差距更为明显;(2)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科的差距上表现出文化选择特性;(3)贵州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和预科政策对少数民族考生的补偿非常显著。未来的高考改革中,要合理的差别对待城乡少数民族考生间的差距,充分评估涉及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考科改革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文化属性,即不同考生群体对不同科目的选择性差异。本文还对高考中实现民族间相对公平的努力方向给出了一定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07,(4)
下面从录取批次的不同,对我们三年来指导过学生的案例、以及事后的回访,进行简要分析,期待与广大考生、家长共勉,减少失误,增大录取机遇。(近三年河北省招生的模式和层次基本相同,案例的道理相同。)一、不容忽视的提前批提前批包括部队(含武警)院校和招收“国防生”的院校,公安高校或专业,海洋运输类、司法类部分专业,教育部及省招生委员会规定提前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及本硕博连读专业。很多考生对提前批不重视,不认真分析招生计划,不填报或随意填报,事后后悔莫及。(一)幸运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生2006年高考填报志愿会后,我们填报志愿课题…  相似文献   

17.
每年夏季,高考总是人们最关注的议题。而谁将成为执牛耳者,更是这波舆论关注热潮中的沸点。考生兴奋、家长满意、老师和学校为之光荣和骄傲、人们的称赞与艳羡以及媒体的追踪、包围、聚焦和宣传,让折桂者一夜成名。虽然对“高考状元”的提法教育界一直反对声音不断,但是各方的重奖、媒体的报道、商家的广告……无一不在强化“状元”在公众视野中的亮度。因之,近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高考制度”的深思之风,名流大家们纷纷挥毫泼墨,或义正词严地为高考正名,或不偏不倚地中肯指点,抑或嬉笑怒骂极尽批驳之态。此时,又正值各高校紧锣密鼓、开学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将着重笔墨聚焦“状元秀”的前前后后,以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8.
前言高考,是一次机遇,它是无数年轻人生命之中重要的“拐点”;高考,是一种沉重,它凝结着无数家庭的失落和希望;高考,是一种希望,它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未来人才选拔的期待。走过高考,考生自己会经历过一次最重要的心灵洗炼,考生家庭会经历一场或悲或喜的变迁,国家社会也会经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在山东省高考改革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高考改革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下,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为争取更多优质生源,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招生宣传途径、完善招生宣传工作,努力服务好广大考生和家长。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高校录取新生这一严事,也有“幽默”的一面。日本每年高考分两步进行:1月份,全国进行为期一周的统一考试;经考试合格的考生在3月份还要接受他们所报院校的考试。高考成绩由各校张榜公布,并电告考生。各校形式多样.措辞幽默别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