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内涵。从文化传统、信访洪峰、司法成本以及民事纠纷属性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当前社会完善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石牌制度是明清时期广泛存在于大瑶山地区的民族习惯法,是维系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力量。现存的明代石牌较少,而清代石牌则较多。在分析明清石牌的基础上,指出石牌具有原始民主性、较强的权威性、民族习惯法、内容涉及广泛、制作形制多样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事纠纷层出不穷。传统的以行政调解、单位调解等纠纷机制越来越力不从心。面对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颁布法律赋予民权,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面临巨大考验。如何能够使民事纠纷有效、迅速地解决,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分析我国现有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入手,对各种机制的利弊加以比较,指出在我国应积极构建起以调解、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为中心、以法院(公力救济)为后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以化人,文以育人。以文化育人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的重要方法。瑶族石牌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法育、美育、智育等育人资源。瑶族石牌文化在瑶族社会历史中起到教育民众,引导民众,团结民心,凝聚民力,维护社会瑶族稳定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瑶族石牌文化对提升公民的民主法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不可少,特别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入,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国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的立法方面相对落后,调解人员的培训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解放后,全国农村普遍以乡镇行政体制代替了解放前的宗族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使国家政权深入到中国农村基层社会。1982年中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制恢复了乡镇建制并在农村建立村民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制也经历了民间调解、半官半民调解、诉讼的变化,并逐步向民间调解和诉讼发展。但无论是诉讼还是非诉讼,在乡村解决民事纠纷都面临一个有效性和经济性的课题。完善乡村民间纠纷解决,首先要高度重视、鼓励纠纷当事人协商和解;其次要提高人民调解的及时性与公正性;再次要求仲裁走向乡村,便捷、低价为村民服务;最后,要完善诉讼解决纠纷模式,下决心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7.
试论广西瑶族石牌组织的宗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参考世界各族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深入剖析了大瑶山瑶族大量文献及调查资料,提出如下新见:石牌组织是一种反映瑶族社会特点、包含一定宗法性的农村公社组织,它既有世界各民族初期村社组织的一些基本特点,也反映了瑶族社会的特殊性。揭示石牌幻织的根本性质,对于我们丰富马列主义关于村社的基本理论,推动民族史研究的深度,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非诉讼纠纷解决能力,从而成长为和谐幸福、锐意创新的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制度均欠缺合理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亟须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其非诉讼纠纷解决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9.
瑶族重视社会教育,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以广西金秀瑶族为个案,着眼于传统社会教育方式,研究石牌教育、戒规与禁忌教育、苦难教育对瑶族青少年形成遵规守法、信守誓约、注重德行、崇尚美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等道德品格的重要影响,揭示优良社会风气和良好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近年来在世界司法程序中可迅速有效解决纠纷,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节约司法资源缓解诉讼延迟的一种新方法.我国在相应的立法上没有完善的多元化解决纠纷的制度,本文基于我国的现状,对多元化解决民事纠纷机制作出分析以及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好的完善作出奉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大瑶山地区的石牌条文对当地经商的汉族行商小贩的规定的内容,以及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瑶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万义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5):116-119
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1985~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广西壮族、瑶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 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旨在为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诉讼解决机制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方式,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们对它的选择符合法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法律制度追求效率结果的必然选择。尽管非诉讼机制与经济学观点存在诸多契合,但其本身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该机制在对医疗纠纷的使用中需进一步规范化,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彰显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瑶族是跨境民族,瑶语因此存在着跨境的差异。中国和泰国的瑶语在语法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在构词法上,泰国瑶语喜用ABA式和正偏式构词,比中国瑶语更多地保留了瑶语固有的特性;两者的差异还反映在某些词类上,如泰国瑶语有名词AA式重叠,拥有一些富于特色的虚词;在句法上,泰国瑶语采用一些特殊的语气词构成疑问句,判断句有新的判断标志,差比句类型单一,这是有别于中国瑶语的特点。泰国瑶语在语法上体现出的存古性以及与瑶语标敏方言和桂北土话的某些联系,说明深入开展中泰瑶语及瑶语和汉语方言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以法律规则为主导的体系是封闭的体系,以法律原则为主导的体系是开放的体系。封闭的体系由外部体系所构成,开放的体系由内部体系所构成。内部体系始终是开放的和流动的。功能性概念是架设在传统法律概念与法律原则之间的一座桥梁。从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的倾斜,是法学在当代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当然,在此过程中,封闭体系也有其功用。  相似文献   

16.
何鹏 《天中学刊》2014,(5):12-17
剧情相似的《铡包勉》和《安蒂纲》表现了中西法律文化在国法、人情关系问题上的不同。从法律的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法律实施的结果、法律的分类以及社会规范的产生和归属等方面分析两部戏剧,在"遵守法律"与"法律的权威"这个问题上,中西法律文化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西方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然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但"遵守法律即是正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在中国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获得"识别"或"承认",但"遵守法律"却未得到普遍的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17.
《逍遥游》中尧与许由形象出现了多次,庄子对尧与许由形象其实寄寓着特殊的内涵。联系整部《庄子》,可以看出在书中尧并不是作为仁德之君来刻画,许由的形象也不仅是"圣人无名"的注解。尧与许由形象,是《庄子》中艺术化的形象,他们与《逍遥游》的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庄子的本意是用他们来说明"小大之辨"与"有待与无待"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尧典》为代表的诗学时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言志”时代。《舜典》之“言志”产生于祭祀过程.“志”指一种宗教文化情感;春秋时期“道志”诸说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交际氛围,“志”一般指称人的世俗文化理念。“志”的指向主要在群体,在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志”排斥主体之情,“志”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同质性日益瓦解,各种纠纷繁复,这就使得单一化纠纷解决机制不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其内在的弊害也日益呈显。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当下中国的必然选择。其深层原因可以通过下述现象得以透视: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性和现代法治的反思、真理观上由“符合论”向“共识论”的转变以及追求“无讼”和注重“调停”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度探究其所倚赖的内在成因机制,对当下的法治建设和多元化纠纷机制的建构无疑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玲 《海外英语》2014,(20):220-222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people use many techniques to polish their utterances. So the conversation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But utterances in people’s communication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And this thesis is going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of successful convers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Yao Mulan’s utterances in Moment in Peking under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Lin Yutang likes Yao Mulan mostly in all th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With the skillful strategies in Yao Mulan’s utterances,we can see her good characteristics. That’s the excellent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at make Yao Mulan the most charming character in the novel. Many scholars do the research of the novel and the heroine Yao Mulan. But most of the scholars study these top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philosophy and so forth. They are rar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is thesis analyzes Yao Mulan’s charm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y maxim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From the analysis of Yao Mulan’s talent in conversation,readers can see her charming characteristics.What’s more,people can learn som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Grasping one skillful conversation strategy is important to people in their life,work and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