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稳定边防,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乃至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使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关键。一、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这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又是民族自治地方区别于一般地方机关的主要标志。而自治机关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则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的组织保证,又是自治机关的重要组织原则。因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把自治机关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干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国家核心课程"依据匈牙利共和国宪法、法律、公共教育法、其他法律、人权国际宣言和公约、儿童权利法、少数民族权利和性别平等等法规制定,着眼于公民能力的养成,是匈牙利国民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它规定着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价值观、知识和认识论,是全国所有学校遵守的基本课程准则。在此基础上,促进国家及民族价值的形成。同时,也给予地方和各个学校一定自主权,突出地方特色和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4.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规的现状与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摹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美人权状况比较在平等问题上,自称是“人权卫道士”的美国至今从宪法上找不到关于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和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而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男女平等和所有公民在社会生活各人方面的权利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美国的种族歧视世界闻名。在美国日前服...  相似文献   

6.
【热点材料】2018年12月10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知识链接】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问题是一件关系我们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我们必须以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为指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地区发展为突破口,体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原则,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自由结社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是说公民想如何结社就如何结社。任何公民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然产生以民族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的民族法。在我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民族法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共产党创造了产生民族法的新社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美好社会,就不会产生社会主义的民族法。中国几千年来长期处在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之下,从秦始皇、汉武帝到元世祖和康熙,不管谁坐龙庭,一脉相承的都是皇帝独裁,“贱视夷狄”,只有民族压迫和民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法的每一项制度或具体实践都能体现其基本原则,其中公平互利原则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体现了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能够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然而学界对于公平互利原则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应该适用平等互利原则,前者强调公平,后者强调平等。在具体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公平互利比平等互利更具有普适价值,公平互利原则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教育平等问题及政府的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作为教育决策的主体,应该以公平性原则作为教育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权,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资源优先投入的重点之一;以"差别但平等"原则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在义务教育后的入学机会;以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实现民族教育平等的最终目标,并依靠完善的政策机制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3.
平等既是宪法的价值,又是法律适用的原则,还是一项具有具体内容的基本人权。平等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两方面,但其本质是权利,或叫机会平等。各国宪法都将平等规定为基本人权,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对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朱应平博士的《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探究了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机理并探讨了怎样通过司宪保护我国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1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应包含立法平等,这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现代各国的宪政实践都体现出了对立法平等的权利保护,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提出了立法平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确定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应以公司法所调整的对象为依据。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股东与股东之阃的关系以及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其他关系不宜成为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公司法调整股东与股东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股东平等原则,调整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有限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6.
"妇女代表比例"法定化的合宪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中妇女代表所占的比例有违宪法平等原则和民主选举的基本精神,并且不符合被选举权的内涵的一般理论,在操作层面上,民主选举也不能保证选出法定“数额”或“比例”的妇女代表.为了保障妇女的参政权,国家应努力营造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氛围,并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促进男女平等发展,为妇女充分参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new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the minority regions of present day China,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principle in government’s decision making and suggests that it should give top priority to ethnic minorities when distribu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to develop their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broaden their opportunities to enter into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by the “differentiated but equal” principle. Perfect education policies and mechanism and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re also pivotal 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 goal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2005:2  相似文献   

18.
克隆技术是当今世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宪法学考虑的是:克隆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科学研究自由的保障和限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考量克隆人的影响。克隆人的出现影响的首先是宪政的基本价值,即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克隆人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亵渎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克隆人的出现也会对宪法最基本的权利———自由和平等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会造成新的奴役制度和新的不平等的现象。对于克隆人的挑战,宪法学应该正确厘定科学研究自由的范围和界限,应该区分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可以名之为完全平等原则;另一方面,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也就是说,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比例应该完全平等,可以名之为比例平等原则。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做出贡献、竞争职务和地位以及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人权,应该人人完全平等。反之,家庭、天赋、运气等非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则是幸运者的个人权利,无论如何不平等,他人都无权干涉;但幸运者利用较多机会所创获的较多权利,却因较多地利用了共同资源"社会合作"而应补偿给机会较少者以相应权利。这就是机会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高度概括性、原则性和组织性。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需要宪法性法律来保障和实现。作为宪法性法律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是宪法最直接的延伸,集中反映了宪法关于审判权的规定,但其规定太过原则化与其宪法性法律地位不相适应,没有起到细化宪法规范和保障宪法实施的作用。为了能保障宪法中有关审判权的实施,甚至保障整个宪法的实施,人民法院组织法应从两方面加强:完善对宪法原则规定的细化规则,使宪法具有可操作性,这是从宪法实施的基础着手,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从结果预防上保障宪法中审判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