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历来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出新,是各媒体关注的共同话题。回顾今年两会报道,各媒体在报道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不乏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新新闻文体     
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在新闻文体写作中,出现了诸如追踪式报道、滚动式报道、多侧面报道、体验式报道、图表式报道、评点式报道、解释性报道、分析式报道、预测式报道、散文式报道、数字新闻等新形式。这便是人们所称的新新闻文体。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的新闻写作中,离不开数字的运用,动态报道、经验报道、会议报道、人物报道、成就报道等各种题材的报道往往都会涉及到数字。  相似文献   

4.
祁惟 《新闻天地》2002,(4):33-34
电视媒体,以其生动、形象、迅捷等优势,必然在经济报道中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想就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电视经济报道的现状我国的电视经济报道早已跳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生产为中心的格局,文稿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数字和宣扬成绩,画面不再仅仅是钢花飞溅、机床运转或稻浪滚滚了。一个以市场为主体的电视经济报道的新框架已初步形成,经济报道的触角几乎涉及经  相似文献   

5.
浅析媒体三农报道的得与失——以《湖南日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日报>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所在版面位置和报道态度四个方面对有关三农的报道加以分析,对媒体在三农报道中的得与失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余彬 《新闻前哨》2003,(2):14-15
“相关报道”指与正在进行的主体报道有关的其他报道,源于第四媒体,通常以“链接”的方式出现。相关报道与主体报道组合运用,以其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为国内传统媒体借用,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平面传播方式,涌现出一批在读者心中打下烙印的深度报道。常规报道如何有效地引入“相关报道”的理念和操作手法,是值得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近年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既有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解释、调查、预测),也有组合式的深度报道(组合、连续、系列)。本文试对组合、系列、连续三种组合报道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认为组合式报道可以称为"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龚蕊 《新闻世界》2011,(6):36-37
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步入20世纪80年代后,典型报道的影响式微,然而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出现了牛玉儒、任长霞等深入人心的典型。本文选取了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典型报道,着重探讨新时期典型报道报道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刘莲莲 《新闻前哨》2012,(10):59-61
奥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典,可谓全世界媒体竞相角逐的新闻赛场。本文选择湖北省两大最具代表性的报纸《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两大报刊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体裁、新闻图片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报奥运报道期间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旨在对湖北省纸质媒体将来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报道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瑶  魏明革 《新闻世界》2009,(12):49-50
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体育新闻报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报道理念上,中国体育新闻报道注重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西方注重新闻报道客观化。在报道内容上,中国关注体育赛事本身,西方则关注赛事内外;中国注重赛事结果,西方注重赛事特点;中国注重表层信息,西方注重深度挖掘。在报道技巧上,中国对数据淡化处理,西方重视并超越数据;中国较少使用引语,西方较多直接引语;中国偏重激情性叙述语言,西方擅长客观性描写语言;中国善于宏观报道,西方则擅长微观切入。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作为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鲜活、创新的会议报道不仅读者喜欢,更会为报纸增色.因此,会议报道的改革,是新闻界一直孜孜探求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媒体往往出台各种专栏、专版、专题,积极投入成就报道当中。这些成就报道,为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团结、鼓舞、引导、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不足也很扎眼。概括说来,成就报道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旧与新的矛盾成就报道的内容大多已成为历史,是旧闻,新的信息稀少。炒炒冷饭,没有新玩意儿,自然不能满足受众求新的需求。这是不少成就报道难以吸引受众注意的第一原因。旧与新的矛盾还体现在成就报道的形式上。自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13.
孙愈中 《声屏世界》2008,(10):56-56
常见的深度报道有评述型深度报道和调查型深度报道。从内容上分,有解释性报道、成就性报道、话题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从形式上讲,除了单篇报道之外,还有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组合报道等。  相似文献   

14.
王红  马飞 《新闻世界》2010,(5):127-128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它勃兴于整个西方国家。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查性报道在我国显示了其特有的影响力,成为被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斌 《新闻世界》2010,(8):83-84
由于经济类报道的专业性特质,往往造成新闻报道亲和力不够、报道手法单一的现象。本文以合肥电视台为例,提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增强城市电视媒体解读式报道,从而实现经济报道的"有用性、实用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秦正长 《新闻实践》2005,(10):53-54
房地产业,是近年来新的报道领域。如今,中国房地产报道已形成了自己的行业报道特色。其中,深度报道,逐渐占据了房地产报道的主要阵地。新的产业特性决定报道主流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国内的房地产报道开始起步,但各家媒体的房地产报道仅仅是经济新闻的拾遗补阙,报道以信息类报道为主,反映的是房地产市场极为表象的市情变化。房地产报道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还缺乏  相似文献   

17.
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记者对社会的监督,其最常用方法、最有力的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有人称,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有善恶忠奸,有财产万千, 更有性命关天。由此可见,记者对于一件事情的报道所能带来的后果有多大。记者报道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批评报道是不是每件事都能进行报道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记者在对某些问题进行批评和揭露式报道时,如果批评报道一旦有误的话,其后果将是无法挽回的。所以,记者  相似文献   

18.
盛芳 《新闻爱好者》2007,(11):16-17
当前不同类型的报纸在选择报道对象和报道方式上,都积极切合自身的风格和立场,实现了一种良性的自觉分工,使得不同类型报纸的人物报道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即使是在对同一人物的报道上,不同类型报纸的报道角度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各媒体的两会报道做得越来越好,机关报台在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旗舰作用的同时,积极创新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市场化媒体则侧重于开展各种专题报道,既反映焦点热点又贴近社会民生。但是,两会报道从选题、内容到报道形式,总有些老套的痕迹,语言枯燥、信息量少,这些都是媒体应当着力避免的。如何才能改进两会报道、提高报道质量?笔者认为必须从选题、内容和版面设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王珊珊 《新闻世界》2012,(1):175-177
中西方新闻体制的差异是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体制,西方的新闻体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它们基本内涵的不同决定了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之间立场、规范、报道方法的不同。本文从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等方面对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