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也许我们不能为诗歌教学规定程式,但我们毕竟可以共同讨论诗歌教学应该注意的若干事项吧?王屹宇:上述课例更多关心的是让学生读懂“这一首”诗,或多或少都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预设性强了一些,真正给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不是很大;二是对诗歌的文本形式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诗味还不够。钱军:我想诗歌主题有不确定性,一首诗读下来,学生到底理解多少老师不知道。长期的诗歌教学模式致使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总是先入为主,要展示自己,生怕失去教师的权威,甚至有时老师因自己没有给学生传授自己领会的东西而懊恼愧疚。就这几个案例而言,…  相似文献   

2.
胡记霞 《教师》2008,(12):93-94
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炼、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真正感受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真正实现诗意地飞翔。  相似文献   

3.
自从宣傅总路线以来,我就准备让孩子们写一写有关总路线的文章。但总怕他们写不好,未敢动手。我也老早就打算,通过“八月的营火”和“我们是接班人”这两课的教学,更进一步培养儿童对诗歌的爱好,并且让他们写一下诗。但又考虑这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怎样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这是我经  相似文献   

4.
张振波 《辽宁教育》2014,(10):81-81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对诗的感悟理解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诗歌的想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想诗歌的图画美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口头表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真正地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乡愁》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是一幅画,学生可以通过诗眼“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浮想联翩。学生在想读中真正的进入角色,也就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诵读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节奏、音韵等方面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诵读的过程,就是从“最粗处”入手,通过对“稍粗处”的品味,进而把握“最精处”的过程。把握“最精处”,是诵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切入点在“最粗处”.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诵读。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得到一把打开古典诗歌之门的钥匙,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定位的转变,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活动也相应地多起来。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仍然信奉“沉默是金”,课堂上发言的仍只是那几位,正所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教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于是公开课、比赛课过后,课堂又恢复了“老师天下”的面貌。其实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教师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的真实思想,没有真正去优化两方面课堂,因此,我认为应该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殿堂。而要做到这点可以从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专题古诗鉴赏“研究性教学”可分五个部分 :一、诱发探究动机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研究前 ,可开展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活动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扩展到课外。如在朗诵有关“梅”这组诗歌时 ,让一个擅长中国画的学生根据“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绘一幅中国画 ,再让另一名擅长书法的学生把这个诗句题上去。这就给了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明白了古代诗歌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8.
【提示】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这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发出的心声。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江崇英老师大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天地中,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进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教学过程】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有一天,我想起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我们两个班有120个“臭皮匠”,怎么也顶我这一个“诸葛亮”了吧。我要让他们做一回自己的主人,做一次“课堂教学设计”。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喜悦。我选择了一篇比较简单的课文——Lesson39课,该课只有三个生词(Hongkong,Macao,SAR)和一个句型Where is……?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备课要素、教学过程及小组和个人分工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对话方式,导引学生通过反复揣摩语言以体会诗歌内涵的情味。课后反思,这堂课运用对比的方式“咀嚼”诗文,还真让教学多了一些语文味儿。一、“新”与“旧”生:一定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师: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的教学应以听说领先,以情景教学和游戏教学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为把英语课教成真正的语言实践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六字教学法,即启发、兴趣、联系。一、启发。教师的责任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学习的内容,还要指导学习方法与培养学习能力。坚持启发的原则就能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例如,在教单词的开闭音节时,我先找出20个这两类词,利用卡片进行排列组合,启发学生通过音标进行拼读辨音,让他们自己找出这  相似文献   

11.
程东 《学周刊C版》2011,(1):197-198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珠宝.中学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的要求上.而是应该大胆试验让学生仿写、创作.并且青少年学生是可以学会古代诗歌创作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他们的诗歌赏析能力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到并举例证明了一些学习和创作古代诗歌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诗歌难译,非不可译,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衍译”。本论文从东西方的角度阐述了“衍译”的由来,界定了“衍译”的性质,根据诗歌翻译具有的种种不确定性,提出诗歌翻译的最佳途径是衍译。衍译不是归化,而是最大程度地追求互文性,让译诗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形式,让译者真正做到“一仆两主”。作者以所教学生的诗歌翻译为例,以说明“衍译”是如何在诗歌翻译教学中得到实践的。  相似文献   

13.
告读者     
任何一个人少年时都是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应该喜欢诗歌教学才是。但现在的一些诗歌教学课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各种或传统或前卫的理论,把诗歌像过去分析小说散一样肢解成“段落大意”或“关键词”“关键句”,无疑是对诗歌的摧残;但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便读读”,似乎也难让他们萌发诗心。吴小红老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把诗歌教学教给学生,是改革诗歌教学的有益而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的思品课如何发掘每一个学生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我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发掘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一、回味经历,引发学生心声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在执教《时间的奥秘》这…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推进“,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思想政治课中的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让他们“会思维”。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遵循平等性原则,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人格上应该保持平等。这是区别于占有式教学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用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去研究,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勤学的境界。在这方面,我在上生活课的时候感受颇多。记得上“我爱秋天”这一课时,我想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不如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秋天。在秋风里,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诗歌的创作者能灵活自如地将天地万物驱遣于笔端,无不得益于他们“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这其中有两个必不可少,一是“联想”,一是“想像”。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冲破教学参考书的束缚,让“联想”“想像”的翅翼翱翔得更自由一些。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既要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负载着学生的个性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真正走近学生,准确把握孩子的个性,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心”,让孩子的作文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自身要跳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事实上,课堂上的学生“插嘴”足以证明了他们已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投入了积极思维,这比那些瞪着眼睛看老师,张着嘴巴等知识的学生要好得多.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诗歌教学,让学生读懂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品读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思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前提是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诗歌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歌,寻找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走进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