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可进行远程控制的浴室控制器方案,浴室控制器主要由单片机、A/D转换器和电磁阀组成,设计了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电路等。设计以MCS-51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单元,结合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对电磁阀和A/D转换器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水温及浴池放水时间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F436单片机的智能化晶体管图形测试仪,采用12位D/A转换器TLV5616实现图形参数的数字化控制,采用单片机自带的12位A/D转换器和LCD实现输出图形参数的测量与显示,并外扩PS/2鼠标作为人机接口,测量数据可通过RS232串口上传到上位机实现高级处理.相对于传统的模拟晶体管图示仪,该图示仪具有精度高、成本低、易于扩展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型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中GMS97C2051A/D、D/A数椐转换技术,以单片机作为主芯片,采用TLC254312位串行A/D转换器,应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进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建立12位A/D转换器串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系统。单片机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径MAX3232转换成R5232电平向上位机/传输,并给出了硬件系统原理图和源程序。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片机控制中缓变直流小信号采集系统,采用D/A转换器实现A/D转换功能。从而简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单片机控制A/D转换器TLC549为例,对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在Proteus平台下,完成了A/D转换电路的构建,采用器件工作时序方式进行程序编写,借助仿真图表、虚拟仪器等工具对A/D转换的数据进行测量并对失调误差、增益误差、微分非线性、积分非线性和转换时间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Proteus软件可对A/D转换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将抽象的A/D转换器技术指标直观化、形象化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A/D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6.
模拟或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过程早期 ,应充分考虑电路的可测性。CMOS图像传感器系统集成A/D转换器设计中 ,每级 1.5位结构流水线A/D转换器适合于高分辨率、高速应用 ,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测性。另外 ,位串行A/D转换器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可测性 ,可应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系统  相似文献   

7.
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具有11个输入端的12位A/D转换器TLC2543的结构与编程要点,探讨了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用软件合成SPI操作,给出了接口电路与A/D采集程序设计实例,并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采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构成功率放大器的主体,配以高精度采样电阻及12位A/D转换器,实现了通频带30Hz~50kHz范围内的低频放大,保证了失真度小于1.2%,具有较高的精度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80C196的数控直流电流源由16位单片机80C196、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镜像电流源和运放电路组成,通过D/A转换器的输出控制镜像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使其能够在20mA-2000mA范围内变化,数码显示电流的设定值和检测值。该系统具有加减步进调整功能,步进为1mA,以及纹波电流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MOSFET管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以MSP430F6638和FPGA为控制核心技术设计的恒流模式的直流电子负载装置。由24位A/D转换器采集电子负载的端电压和电流信号,经过微控制器处理后,输出栅极控制信号经D/A转换器和放大处理后驱动MOSFET栅极调节输出。采用闭环控制,利用PID算法调节,有利于对负载调节和精确控制。利用了多任务编程的思想,使得控制器中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具有过压保护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铁路检测信号的特点论述了基于AD7657数据采集系统。AD7657是真正的多通道双极性ADC转换器,该系统用单片机控制对振动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文中对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予以详细介绍,并给出了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2.
CAN总线是工控领域普遍采用的现场总线之一。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工控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将嵌入式操作系统与CAN控制器相结合解决实际应用中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学生能够了解CAN总线控制器与嵌入式Linux系统的有效衔接方式———CAN驱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下CAN驱动程序设计实验。主要介绍了实验的硬件环境、软件基本框架、CAN总线驱动程序的设计流程和测试方法。该实验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嵌入式总线教学的水平,提出嵌入式操作系统与现场总线新的实验契合点,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嵌入式总线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GM897C20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TLC254312位串行A/D转换器构成采样模块.采样数据由单片机串口经电平转换器MAX3232进行电平转换后送到上位机的串口COM1或COM2,形成串行数据采集及传榆方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基于ARM9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基于该硬件组成的Linux操作系统移植,阐述了A/D、D/A转换驱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的编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
采用Samsung公司32位ARM9核的S3C2410微处理器与Philips公司的经典CAN控制器SJA1000进行接口设计,分析了SJA1000读写时序,并给出了硬件电路原理图和SJA1000的驱动程序流程图,应用在嵌入式测控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数据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算法的自动送钻钻压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进行了神经网络钻压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采用SIEMENS S7—300 PLC作为控制器的硬件核心,应用SIEMENS PLC相应的编程软件SIMATIC STEP7 V5.3进行了控制器的软件编制,并应用PROFIBUS DP网实现了钻压控制器与外围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基于设计出的神经网络钻压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测试,测试证明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训练过程可进行有效的收敛,其泛化能力也达到要求.钻井现场试运行实验证明该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良好,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加系统稳定性,改善系统非线性,提高绞车下放速度的控制精度,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达到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PC based controller for a PUMA robo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placement of a controller for a programmable universal machine for assembly (PUMA) 512 robot with a newly designed PC based (open architecture) controller employing a real-time direct control of six joints.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PUMA robot is retained. The hardware of the new controller includes such in-house designed parts a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amplifiers, digital and analog controllers, I/O cards, signal conditioner cards, and 16-bit A/D and D/A boards. An Intel Pentium IV industrial computer is used as the central controller. The control software is implemented using V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all six joints is tested at varying velocit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implement the suggested open architecture platform for PUMA 500 series robots through the software routines running on a PC. By assembling controller from off-the-shell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benefits of reduced and improved robustness have been realized.  相似文献   

18.
本给出了利用单片机实现遥控遥测群井汇流灌水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各泵阀控制点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遥控命令及遥测信息经单传输线传输,利用HT12E/D编译码。主控制器与微机之间的通信通过串口实现。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性能稳定,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