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配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全面宣传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培训教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激励、指导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使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由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杂志社承办举行"奥林匹克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从营造校园奥运文化氛围开始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很多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一步.北京的很多学校将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教育活动进行深层次结合,开发了奥运教育系列活动,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京城各学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遗产、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入手,分析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分类体系,并对可能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为国际社会留下珍贵的奥林匹克教育财富.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对整个奥林匹克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2000年以来奥运会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实施的基本特征,指出计划的完备性、广泛性,实施过程的创造性和政府的强力推动性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显著特征,认为充分发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高校为切入点,探讨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为落实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围绕奥运会所展开的教育活动是实现奥林匹克哲学理想的基本方式.历届奥运会都创造性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北京奥运会周期中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充分借鉴了以往成功经验,并充分发挥了教育者丰富的想象力.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已在实践中初步生成.这个模式由"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同心结交流活动"、"奥运会志愿服务教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全民参与"四大典型性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完整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相应的研究活动所构成.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既是内化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性和基本伦理原则,又是传递爱心,培养高尚情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过程.它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传播文明价值观、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奥林匹克志愿精神,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不仅是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论证北京奥运志愿者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教育和特殊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奥林匹克教育能促进特殊教育对象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技能,能健全特殊儿童的心理,能更方便、更贴近特殊教育对象.而且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国家奥委会重视特殊教育,所以,应在特殊教育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及功能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就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旨在为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包括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开展有关奥运会的国情教育、倡导科学的锻炼和健身方式、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促进身心健康等。在特殊教育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有:倡导残疾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北京奥运会的新理念、开展校园奥林匹克文化建设、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重、构建综合体育学科等。奥林匹克教育应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08北京奥运会的闭幕,作为实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即将告一段落。在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保护并传承好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重视奥林匹克教育的普及、进一步将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与交流.以推动后奥运时代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奥林匹克教育普及工作还相对薄弱,学校十分必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就业和发展,以及展示和锻炼能力方面都提供了机遇,针对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关于如何认识奥林匹克教育以及如何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学界认识不一。剖析"后奥运教育"的内涵,阐述北京开展"后奥运教育"的优势和责任主体,对其不利条件进行理性分析,提出如何克服不利条件的积极对策,并对2014年南京承办的第二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方面如何与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承接提出建议,旨在为世界创造一个完整版的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奥林匹克知识体系的教育,它不仅把身体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更强调精神的教育。当前,安徽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在诸多方面有待改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奥林匹克教育,高校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奥林匹克课程,加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我校对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理解,也是我校争创"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百所示范学校"的誓言.其实它也早就是我校二十年来坚持传播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办体育特色品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急迫性,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河北省高校的学生奥林匹克知识掌握情况,并就此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苏省高校没有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教材及专职教师;开展奥林匹克文化讲座及活动不多,效果不理想;学生渴求奥林匹克文化知识,但缺乏相应教育等问题。建议学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加强高校奥林匹克教材的编写、开设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等措施,以满足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对整个奥林匹克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2000年以来奥运会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实施的基本特征,指出计划的完备性、广泛性,实施过程的创造性和政府的强力推动性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显著特征,认为充分发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教育主要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体系为内容,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倡导奥林匹克主义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筹备北京奥运会过程中,奥组委与教育部制定和实施了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生的《“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奥林匹克文化氛围,发挥大众传媒的快捷作用,加强奥林匹克研究,特别要加强农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