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没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是课堂的动态生成.”这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充满“激情的行程”是如何造就的?我在“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找到了些许灵感,以下就是我在新课程的实践当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几个关于课堂动态生成与数学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生成来自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名学生,这些生成资源是教学的“富矿”,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周冰  王桃香 《教育艺术》2009,(11):32-33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同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现出课堂的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更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精心预设和精彩生成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预没是有效教学的必然条件,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生成则是有效教学的充分条件。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如何科学预设是前提条件。具体做法应坚持“四宜”“四不宜”。 一、内容预设,宜粗不宜细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动态生成教学是“一种能体现出教育智慧的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那么,对待教学中始料未及的“意料之外”.教师就要注意观察.善于倾听,随时抓住突发信息,选择有效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积极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如果处理得好是个精彩的教学细节。如何捕捉生成资源呢?笔者从县几年来的“成长杯”教学比武的公开课中,摘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肖雯 《黑河教育》2011,(6):19-19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每一节数学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程序。教师应凭借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上一个无心的错误,一个小小的疑问,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甚至一个看似教学的突发因素,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我们的每一次教学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岳金春 《今日教育》2007,(10S):39-39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一轮的课改中.老师们对“生成”是倍加珍爱.课堂也常常因生成而精彩.但有些教师却被生成牵着鼻子.不仅课堂失控了.“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真是令人叹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高春琴 《辽宁教育》2013,(12):39-40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对生成性教学的最好诠释。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指伴随着英语课堂教学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行进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乃至错误的回答,甚至是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等。生成性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突然出现的问题;二是学生忽然闪现的思维火花,包括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三是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面对这些生成性教育资源,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老师,该如何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去演绎这“无法预约的精彩”,真正做到“我的课堂你做主”呢?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可是,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有的教师却在一味地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学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上一个无心的错误,一个小小的疑问,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甚至一个看似教学的突发因素,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我们的每一次教学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一、在处理认知错误过程中生成教师难以一一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错误。它们既是一种学习经验,又是一个学习契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教育学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  相似文献   

17.
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8.
孙燕 《教师》2012,(3):93-93
叶澜教授说得好:“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宁夏教育》2013,(2):32-32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美术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以及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艺术表现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并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毫无疑问,这两句话都旨在说明:课堂是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的一个有魅力的地方,它要求教师能够珍惜学生课堂突发的每一件事,及时捕捉“非预设性生成”的智慧火花并加以开发利用,使之成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高效的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的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