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年初,央视《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火爆荧屏,掀起了人们对文化综艺节目讨论和关注的热潮.其中《朗读者》以新颖的节目形式,清新的语言风格,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备受关注,堪称电视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文章以之为代表,分析其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元素运用的创新点和成功之处,希望能为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琳  李亦宁 《新闻知识》2007,(11):55-57
自1996年以来,我国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以《读书时间》、《文化视点》、《千秋史话》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节目,这类以电视为载体,为受众提供教育文化信息的节目形态丰富了荧屏内容,也以高雅的传播内容给受众精神的享受和启迪。但在以收视率为导向的节目评估体系下,各电视文化节目不是被迫停播,就是惨淡经营。然而中央十套科教频道播出的文化类栏目《百家讲坛》,却以同比新闻、综艺节目动  相似文献   

3.
陈序 《新闻记者》2005,(2):71-73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总结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由于那时候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很少,所以观众只能仰望主持人和节目本身。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观众已从仰望者变成了评价者,并开始参与节目。第三阶段是《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如今电视综艺节目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T2O模式将电视媒介和电商结合起来,为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从社会临场感的视角,以《女神的新衣》为例来分析T2O模式综艺节目的特点,从而提出T2O模式综艺节目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蕾  王天盈 《视听界》2006,(5):45-49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 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一、综艺节目的现状(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  相似文献   

6.
吴超凡 《新闻传播》2023,(2):99-101
近几年,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极大地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市场和样态,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值得业界学习和研究的现象。不论是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还是这两年持续大热的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吐槽大会》等都开始有去主持人中心化的情况,一路发展升级到部分网络综艺节目直接不使用主持人,这仿佛是在释放行业新的预警信号,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第4季为例,浅析网络时代综艺节目“去主持人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石玲 《视听界》2007,(5):24-26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阶段,演变到以《开心辞典》、《幸运52》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阶段,再到近两年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电视选秀和大众狂欢风潮,这一次次向娱乐化的转向使中国电视逐渐释放出了娱乐的能量,电视受众的心理也经历了一次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两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对比为例,采用话语研究的方法,融合传播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知识,在媒介经营的框架下,探讨中国现阶段"大片"式的电视综艺栏目媒介经营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引进之风愈演愈烈,如今的电视综艺节目已被真人秀霸屏,《二胎时代》是国内首档关注二孩的原创型真人秀节目,本文基于议程设置理论,探讨了媒介如何对《二胎时代》进行议程设置,如何令其在真人秀节目霸屏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研究发现,《二胎时代》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不仅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同时也肩负了传播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电视是速朽的媒体,这一点对当下的电视综艺节目来说似乎有些言中。经历了2006年星光熠熠的全民选秀狂欢时代,到了今年,虽然《非常6 1》、《红楼梦中人》、《星光大道》还在每周如约而至,但平民选秀类型整  相似文献   

11.
岳萌 《记者摇篮》2010,(5):44-44,43
草根是什么?它不是明星,不是名人,不是电视业内人士,是老百姓,最普通的老百姓。美国最先在这方面给全世界电视行业做起了表帅,早在十年前,他们就开始办起了真人秀节目,后来一个《美国偶像》更是把这类节目做到了顶峰。湖南的《超级女生》就是完全拷贝《美国偶像》的节目形式。如此看来,电视综艺节目要想办下去,就是要吸引老百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张静 《新闻世界》2013,(6):84-85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出现为音乐类综艺节目带来了一片曙光,是什么原因使得《我是歌手》能够突破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低迷”而大获成功呢?本文分析了《我是歌手》独特的经营模式,探求其与众不同之处,以期对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今后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在荧屏争夺观众眼球的时代,靠娱乐取胜、以综艺主打,似乎成为各电视媒体拯救自我的神奇魔杖。从央视《综艺大观》为代表的“晚会时代”,到《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而形成的“娱乐时代”,直到《幸运52》《开心辞典》以竞猜得奖迎合观众喜欢刺激性活动的心理而形成综艺节目的“竞猜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各电视媒体也以生存的本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综艺娱乐节目,既为观众“造梦”,又为自身“造势”。  相似文献   

15.
浅析《康熙来了》的主持风格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现今台湾综艺节目的代表之一,<康熙来了>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受到了港台及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大众娱乐价值观深入人心.这让更多的电视人思考在电视娱乐化时代节目风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综艺节目独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歌唱类综艺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优质的原创节目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从节目形式、选手选择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并对我国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档名为《创造营2019》的全民互动的养成类综艺节目成为热门话题,虽为网综,但其取得的单集收视率不输一些传统电视综艺节目,该节目的相关话题更是短时间内占领微博热搜,极具话题性。然而此类节目在收获大批受众关注及网站流量的同时,其播出后引发的相关问题也需及时引起重视。因此,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以《创造营2019》为代表的全名互动养成类综艺节目模式,并据此针对节目存在的一些乱象及引起的不良影响,提出有效的设想建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凛 《新闻世界》2011,(6):139-140
2009年10月,韩国一档集体脱口秀节目《强心脏》开播,一度成为韩国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强心脏》作为谈话类综艺节目脱颖而出,它的节目设置有何长处?又有哪些问题?本文做出浅显分析,并为我国此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内综艺节目战场依然硝烟弥漫,轻松娱乐的大综艺时代已经过去,"泛真人秀现象"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一道瞩目的风景,在这一环境下,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作为全国首档原创明星子女励志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位列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综艺类节目排名第一。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成为2014年戛纳电视节唯一组委会官方推荐的中国原创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作为国内首档自主研发的原创类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陶睿 《报刊之友》2013,(9):87-88
当下电视荧屏上综艺节目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家卫视都在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大下苦功,以求能在僧多粥少的传媒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然而,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如何能在其中力压群芳,脱颖而出?本文就以最近火爆的竞技音乐真人秀——《我是歌手》为例,探求综艺类节目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