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谈李煜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亡国前他因为天赋的敏感和深思已形成了悲剧意识,亡国后的遭遇则是悲剧意识在他自己生活中的证照。他这种悲剧意识与他的天赋、早期遭遇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为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伟大小说家,菲茨杰拉德为美国文学创造了丰富的财富。其悲剧意识源于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个人生活经历。本文从分析菲茨杰拉德和他的三部重要小说《人间天堂》《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夜色温柔》入手,揭示其悲剧意识的形成和体现,以期对他的悲剧意识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悲剧美学理论观照北宋词可知,北宋词抒写了悲剧意识,折射出悲剧精神,是词人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的载体。其悲剧意识主要有三种范型,即词人的生命悲剧意识、词体的生存悲剧意识、词学主体的情感悲剧意识;其悲剧精神主要有两重内涵,即鲜明的抗争精神、与现实社会相矛盾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以奥尼尔的生平为线索,分析了剧作家的生活与其悲剧艺术创作的相互关系.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既来自于其一生悲剧似的经历、他与家人以及家人与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因素,因为这些为其悲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积淀了深厚的悲剧基础;同时其悲剧意识也深受叔本华、尼采、古希腊悲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的影响.生活是艺术之本源,而艺术则反映现实生活.奥尼尔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在其悲剧艺术创作中,他把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上升到人类悲剧意识的高度,从而赋予人生一种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5.
南唐后主李煜是众所周知的伟大词人,在短暂的人生中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绝唱。李煜的词可以以南唐灭亡为界限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尽管前期与后期创作有较大的变化但他的词始终蕴含着悲剧意识。我认为前期的隐性悲剧意识与后期的显性悲剧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李煜独特的性格、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与灭国之耻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这样一个敏感多思的君王用他的词创建了一个让世人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独特世界。本文对李煜词中的悲剧意识的体现及形成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一具有浓重悲剧意识的作家;家庭、个人、时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他的悲剧意识;其作品主要表现为“青年忧郁病”;郁达夫通过大自然和酒,使他浓重的悲剧意识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因其早期生命体验与融合儒道而形成的生命意识,弘扬一种超越于社会功利层面的理想主义精神追求。司马迁的受刑,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个性的悲剧,遭受宫刑的人生悲剧玉成了《史记》悲剧精神的目的性、坚韧性与超越性;从而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司马迁超越于生死关系之上的价值观。忍辱著述的创作心态使《史记》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  相似文献   

8.
盖茨比作为悲剧人物,体现了一种与英雄伟人相同的悲剧原则。虽然他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他走向毁灭,但是通过他的悲剧,不仅可以看到盖茨比这个人物的光辉以及酿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倾注在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9.
雷蒙·威廉斯在现代“悲剧死亡论”的众声喧哗中,重新冷静地思考了悲剧的现代性问题。他从情感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把革命与悲剧联系起来,通过对“自由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所表征的悲剧观念、革命观念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现实反应和情感结构变化的分析,揭示了现实革命行动的必然性、革命目标的绝对性、革命信仰的不可磨灭性和革命行动过程的悲剧性;在文学批评层面,他通过布莱希特探寻现代悲剧意识与未来的革命形式,认为革命的艺术家需要通过艺术形式的构造张力来突显当代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和欺骗性本质,激起人们的悲剧意识和革命观念。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相互呼应,最终形成了对现代社会悲剧观念转型之际的重要理论构想,为转型时期的现代悲剧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延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悲剧小说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失败”、“空无”、“痛苦”、“死亡”等思想。文章通过三个方面: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虚无和痛苦以及死亡意识,来分析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简要分析基悲剧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站在爱尔兰家庭传统的立场上,接受了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与存在主义的学说,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悲剧的形式完美地表达了他对人与人性、人类命运和人类精神的探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悲剧特色。  相似文献   

12.
巴金对趋向灭亡的事件怀有稳定的偏爱 ,或者反过来说 ,一种特殊的意识结构决定了作品事件始终难以摆脱一个悲剧的方向。导致他偏爱悲剧化的原因在于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不和谐关系。这决定了他作品基本气氛中有一种发乎本性的忧郁与悲剧化趋向。创作不仅可以申诉自己的苦难与信念 ,而且可以扩展到为他人乃至整个受迫害的人类申诉 ,变成了他一生最好的表示抗议与反抗的形式。当然 ,这种通过诉苦寻求心里平静的文学不可能是明朗的 ,而注定是忧郁、阴暗、悲剧化的 ,这是巴金悲剧观形成的与其现实意识、社会信念相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常静 《文教资料》2007,(35):39-41
哈代是英国文学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结构。而他笔下的女性都笼罩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女性身后隐藏的并非是作者特殊的世界观,而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悲剧就是必然的。哈代通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对现实、伦理、道德进行严厉的抨击。  相似文献   

14.
张仁胜是当代优秀的剧作家,他的剧作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综观他的戏剧作品,很多作品中都有悲剧意识贯串始终。张仁胜的悲剧意识有着当代作家的艺术自觉,在他悲剧作品的艺术建构中,他吸收了中国和西方悲剧的特点,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建构了其独特的悲剧艺术。研究张仁胜悲剧剧本和带有悲剧意识的剧本的艺术建构,就要以悲剧人物、结构、审美乌托邦结尾、崇高美氛围的营造等角度为出发点,探讨其作为一个当代剧作家,对中西悲剧美学融合后的再诠释。从而体悟剧作家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15.
李煜是众所周知的伟大词人,也是淫逸昏庸的国君,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千种柔情,万种苦痛。复杂的生存状态造就了他卓越的诗词,李煜在亡国前后词作均体现了一种底色—悲剧意识。悲伤的情感、柔弱的内心、善良的本性造就了他的悲剧意识,而他的悲剧意识又导致了他的亡国,亡国又加剧了他悲剧意识的极度显现,二者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艾特玛托夫的悲剧意识具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但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悲剧,更具有先见性的观察到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悲剧。艾特玛托夫将他的悲剧意识完美地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主体经验与悲剧观念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对趋向灭亡的事情怀有稳定的偏爱,或反过来说,一种特殊的意识结构决定了作品事件始终难以摆脱一个悲剧的方向。导致他偏爱悲剧化的原因在于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不和谐关系。这决定了他作品基本气氛中有一种发乎本性的忧郁与悲剧化趋向。创作不仅可以申诉自己的苦难与信念,而且可以扩展到为他人乃至整个轻受迫害的人类申诉,变成了他一生最好的表示抗议与反抗的形式。当然,这种通过诉苦寻求心里平静的学不可能是明朗的,而注定是忧郁、阴暗、悲剧化的,这是巴金悲剧观形成的与其现实意识、社会信念相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埃米莉以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及其天赋的才能创造了文学上辉煌的成就.纵观她的人生、小说和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无所不在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既源于她的现实生活,也源于她独特的价值观.面对不幸的生活和严酷的现实,埃米莉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表现出敢于抗争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9.
韩少功在其一生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作品贯穿了文革、新时期和90年代以及新世纪每一个时期,而他的作品无不充满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从早期的政治悲剧到后来的文化悲剧,以及新世纪人性悲剧的种种历史演变,韩少功无不在思考这种种悲剧产生的原因,该文以韩少功的3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来分析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和悲剧发展的过程,以期全面理解韩少功的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悲剧是诗艺的高峰。词作为诗歌的一员,最适合表现主体的悲剧审美体验。半塘词正是王鹏运悲剧人生的写照,是其国忧家难的悲歌。他生活在"天地日流血"的晚清时期,亘古未有的变乱,国家的败亡形成了浓烈的时代悲剧氛围;命乖运蹇的遭际更增添了人生的悲剧性。悲剧性时代和人生化育了他的审美心态,形成了观照世事人生的悲剧情感积淀,释放在词中,主要体现为睠怀君国,失志不遇、感逝伤离、羁旅怀乡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