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外滩跨年夜的拥挤踩踏事件不但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而且也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一系列讨论。我们两人的讨论主要围绕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展开,既以前人的讨论为基础,也与前人的讨论有所对话,期待同仁的批评指正。"复旦学生"和"广州媒体人"的争论背后: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不同说法石力月:我们的讨论不妨从《复旦学生致部分媒体的公开信》与那篇据称出自一位"广州媒体人"之手的回应文开始。无论是广州媒体人的回应文还是之前学者们的讨论,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宜民 《军事记者》2010,(11):12-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将人类送到了全媒体时代。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处在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这不能不是我们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人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长久以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社会给我们媒体人的最高褒奖,但是陈永洲违反一个记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的行为却使得中国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一落千丈。媒体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真正担负起新闻信息宣传员的职责呢?一、媒体人的"三观"(一)媒体人的责任观从法律角度上说,新闻媒介必须对其发表与传播的新闻信息、言论意见、广告及其他材料承担责任。根据"文  相似文献   

4.
陈妺 《记者摇篮》2014,(10):21-22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新闻,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的人只是为了新闻而新闻,很少静下心来研究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才是成功的。范长江曾经对新闻做出了一个定义: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所谓的广大群众正是我们所谓的受众。而所谓的受众在我们媒体人眼中正是传播活动的土壤,想要结出好的果实,必须给它上好的化肥,好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张洋  李燕临 《报刊之友》2012,(12):98-99
随着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媒介社会中。三网融合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信息接受量及信息接受速度,对广大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三网融合为背景,分析了关于媒介素养新要求及媒体人媒介素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了笔者自身的建议与对策,意在找到问题的症结与相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古语说:君子不言利.作为社会良知守望者和社会进步推动者,媒体人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特殊职业人群.因此在媒体理想光环之下,谈论薪酬或计较个人所得,似乎显得不够高尚.然而,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不断上涨,各类人力成本在近年来大幅增加,媒体人应当如何面对新一轮涨薪潮?我们不妨从媒体人的薪酬对比谈起.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份受人尊敬的杂志,不仅仅是我们的事业,更是为了理想,这是媒体人的追求。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内容才是读者真正喜欢的,而这个话题又是媒体人需要不断思考的,它也是媒体生命力之所在。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媒体,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媒体。很久以来,“信息系统工程”——在很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媒体和媒体人该怎么做?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才能让大众更接受,娱乐节目是否与文化传播相矛盾?本文以生活小事开篇,以大众渴求为起点,从四个方面阐述在文化传播中,媒体和媒体人起到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黄晓军 《新闻知识》2012,(5):104-105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网络互为消息源,媒体人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交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把关程度不一。互联网时代媒体人消息来源的使用比较复杂。不当使用消息来源会给媒体人和媒体带来困扰。因此,传统媒体使用网络消息源以及媒体人使用微博要运用相关技巧,对消息来源进行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0.
媒体与媒体人是微博中的特殊群体 出现在微博中的媒体与媒体人有四种面孔:第一种是以匿名的身份注册微博,且不公布职业、身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微博客发言;第二种是以实名注册,公开媒体人身份,甚至被微博网站加"V"认证;第三种是既是媒体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报道者或见证者,身份一目了然;第四种是媒体机构的官方微博,面向所有的网民,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护,及时发布新闻、转发微博、回复评论、组织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媒体人去哪儿?媒体人或许到了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时候了。是固守传统媒体,以大无畏精神面对《新闻晚报》停刊的现实,还是转向新媒体,延续自己的新闻履历?抑或跳槽到百度、阿里、腾讯,成为"BAT"的一员?有一群知名媒体人另辟蹊径,选择了创业或二次创业之路,这个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2014,(1):32
"焦点"栏目是《中国记者》杂志重头栏目之一,以探讨新形势下中青年新闻工作者采编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困惑问题为宗旨,解疑释惑,互相砥砺,坚定职业理想。已经做过的:新闻人才流失、采访难、英年早逝的媒体人、传统媒体人技术思维入门、媒体人的转型难题,等等。是本刊最富于创意和贴近实际的栏目。为进一步提高栏目质量,探索新传  相似文献   

13.
世界媒体峰会刚在北京闭幕,会上新媒体人与传统媒体人的争辩也很激烈。我说一下新旧媒体人的不同:1.新媒体人相对寡言少语,而传统媒体人滔滔不绝。在峰会现场,传统媒体人需要主持人的再三打断才停止,而新媒体人则很给主持人面子。2.传统媒体人酒量大,新媒体  相似文献   

14.
朱鸿军 《传媒》2010,(8):24-29
为找到期刊数字版权难题的破解之道,本刊设计了"中国媒体人版权素养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问卷.以媒体人为调查对象,一方面在于媒体人是版权作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版权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版权素养的高低常成为版权纠纷是否出现、出现频率有多高的直接诱因;另一方面,媒体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属于社会中版权素养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见解应相对更科学、更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5.
王恩强 《今传媒》2023,(11):72-75
5G时代,新闻媒体人肩负的社会责任更重,新闻报道所形成的影响力也更为广泛。基于这一现实,本文详细阐述了新闻媒体人在5G时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了当前部分新闻媒体人责任履行不到位或失职的表现,提出应积极构建新闻行业自律机制、专业媒体人培养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增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最近媒体人王以超又火了.去年一篇《“史上跳槽最频繁”媒体人王以超又跳槽了》曾刷遍很多媒体人的朋友圈.王以超以跳槽频繁闻名于媒体江湖,17年间跳了10家媒体——去年5月底跳槽时,甚至有人打赌,待不到一年肯定又会跳槽.果然,最近又跳了.  相似文献   

17.
胡艳 《东南传播》2013,(6):81-83
本文以福州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论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责任人与媒体人角色融合的基础及具体体现。媒体人首先应该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才能无愧于其职责,并使媒体价值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21,(1):52-52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传媒茶话会"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的"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以全国范围内夜班新闻工作者为援助对象,采取个人和单位申请相结合的方式,为夜班媒体人提供至少5 项援助,即因公大病或伤亡补助、医疗补充险、特别项目体检、工作交通补贴(本单位...  相似文献   

19.
世界在发展、在变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大踏步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信息时代的来临,原有的主流传播媒体受到威胁,媒体人的地位受到威胁,甚至重要信息传播形态也受到威胁。从事新闻摄影的同仁们,在这个变革中,如何定位,寻求机遇,绝地求生,重振江湖。是目前媒体人探讨的一大热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媒体人,我不想只是看到梦想,聊聊梦想,我更想以媒体的力量,以媒体人的责任,成为助力梦想实现的践行者。是谁,有更多的机会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梦想?我想,记者算一个。是谁,能将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接力传递,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我想,媒体,算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