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玻璃基体,利用差热分析对其析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玻璃基体进行精密的热处理,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物化性能的微晶玻璃;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20℃进行热处理2h后,可以从玻璃相中析出纯的NaYF4晶相,微晶颗粒尺寸约为27.3nm,通过Er3+/Yb3+稀土离子共掺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谱吸收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进行科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Er~(3+)/Yb~(3+)/Ce~(3+)共掺杂的K_2YF_5微晶.在980 nm红外激光激发下,微晶产生有效的可见上转换辐射及1.5μm近红外辐射.随着Ce~(3+)掺杂量的增加,上转换荧光逐渐减弱,而1.5μm红外光随Ce~(3+)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弱,当Ce~(3+)掺杂浓度为4%时,1.5μm近红外辐射最强,约为不掺杂Ce~(3+)样品辐射强度的4倍.微晶发光性能的变化被归因于Er~(3+)、Ce~(3+)之间的能量交叉弛豫.结合掺杂离子的能级结构,对微晶的发光机理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辐射法制备了Mg2SiO4:Mn2+,Dy3+红色发光材料.研究了以Mg2SiO4为基质,在单掺杂Mn2+的情况下,微波合成时间和Mn2+的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微波合成时间和Mn2+掺杂浓度,研究了共掺Dy3+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了在410nm激发下,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4.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来作复合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b3+共掺杂Al2O3:Eu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Tb3+离子共掺杂浓度对Al2O3:Eu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h3+掺杂提高了γ-Al2O3的热稳定性.并观察到Tb3+→Eu3+的能量传递,最...  相似文献   

5.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来作复合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b3+共掺杂Al2O3:Eu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Tb3+离子共掺杂浓度对Al2O3:Eu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提高了γ-Al2O3的热稳定性.并观察到Tb3+→Eu3+的能量传递,最佳掺杂浓度为5 mol%,提高了Al2O3:Eu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Tb3+离子在近紫外区的激发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新型单相Ce3+,Tb3+掺杂的KY(CO3)2稀土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和光致发光光谱分别对发光材料的物相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3+和Tb3+可以有效地替代KY(CO3)2晶格中的Y3+,合成新型稀土掺杂的KY(CO3)2...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热处理,制备了Eu^3+掺杂的ZnF2-ZnO纳米结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a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为正方体状,长为220-400nm;以NH4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呈棒状,长约为1.2μm,直径为110nm左右.紫外光激发下,棒状样品发光性能强于立方体状的样品,表现为掺杂Eu^3+的特征发射.光催化脱色实验表明,两种形貌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差别不大,150min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系列不同Tm3+/Yb3+掺杂比Bi2O3-GeO2-Na2O玻璃的吸收光谱、红外吸收谱和上转换发光谱,分析了玻璃中Yb3+敏化Tm3+的上转换机理。测试了Tm3+离子在不同Yb3+浓度下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得到最佳的掺杂浓度比为Tm3+:Yb3+≈1:83。结果表明Bi2O3-GeO2-Na2O玻璃是一种良好的上转换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时稀土氧化物CeO2掺杂的BaTiO3系统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BaTiO3陶瓷中掺杂CeO2会产生细晶效应、介电常数增大以及介电损耗减小等现象.由X射线衍射仪(XRD)计算可知,c轴变长,a轴变短,增强Ti4+自发极化强度,因而介电常数有所提高.由于Ce4+离子进行A位取代,Ce4+离子半径(0.103 nm)小于Ba2+离子半径(0.135 nm),导致晶格常数有所减小,居里温度向低温移动.掺杂CeO2的摩尔分数为0.5%的BaTiO3陶瓷在1 240℃下烧成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室温介电常数ε25℃a≈3 160,介电损耗≈0.9%,-55℃到125℃范围内最大电容量变化率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硝酸铈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Ce(Ala)4(NO3)3·H2O(s)。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15K测定了Ce(Ala)4(NO3)3·H2O(s)在水中的溶解焓△aHm=-3.268±0.022kJ·mol^-1,并计算出配离子Ce(Ala)4^3+(aq)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fHm^θ[Ce(Ala)4^3+,aq,298.15K]=-3030.9kJ·mo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a5(PO3)4F:Re(Re=Ce,Tb)荧光体,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和真空紫外、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特性。在紫外激发下,Ca5(PO3)4F:Re(Re=Ce,Tb)中Ce3+离子可以将吸收的能量直接传递给Tb3+离子,使得Tb3+的绿色发光强度大大增加。在真空紫外激发下,Tb3+离子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Ce3+离子,使得Tb3+的绿色发光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980 nm红外激光器分别激发通过水热法制备的LaF3以及水热烧结法合成的LaOF掺杂Tm3+和Yb3+离子的纳米晶体,获得了较强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对比两种基质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情况,发现以LaOF作为掺杂基质时,蓝色上转换荧光发射较强.根据相关光谱学和晶体理论解释了荧光发射的过程及由于基质对称性的变化时引起荧光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金属硝酸盐、稀土氧化物和乙酸锰为原料,用燃烧法合成了Ce3+、Tb3+、Mn2+共激活的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在Ce3+和Tb3+共激活的铝酸盐体系中掺入Mn2+后,发射峰中出现锰的特征峰.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对Mn2+发光和最佳掺杂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了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代替Mg2+时,对Mn2+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掺杂体系,从饱和激发时间、样品表面状况、入射光的强度和角度等影响其固体荧光光谱的各因素逐一进行研究,探索满足该类材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测试要求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测试条件设定为样品台位于30°,以365 nm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激发狭缝6 nm,发射狭缝0.5 nm,饱和激发时间180 s且样品背面不透光时,样品发射光谱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并且测试的相对偏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基本满足固体荧光强度定量测试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检测手段应用于固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案优化、材料性能评判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50%以上的煤矸石与粉煤灰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的CaO、A l2O3、SiO2、MgO、K2O、Na2O等矿物原料,以CaF2/TiO2为晶核剂,经过1 400~1 500℃熔制、水淬和晶化热处理等过程制备出Ca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首先对微晶玻璃的CaO、A l2O3、SiO2等成分进行优化设计,用TDA研究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升温速率等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分析微晶玻璃的形貌与晶相结构,并检测其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显微硬度、耐腐蚀性等物理力学性能。所制备的40%SiO2-15%A l2O3-30%CaO(质量百分数)微晶玻璃以黄长石为主晶相,晶粒度约4μm,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建筑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硝酸铈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Ce(Ala)4(NO3)3·H2O(s)。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15K测定了Ce(Ala)4(NO3)3·H2O(s)在水中的溶解焓△aHm=-3.268±0.022kJ·mol^-1,并计算出配离子Ce(Ala)4^3+(aq)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fHm^θ[Ce(Ala)4^3+,aq,298.15K]=-3030.9kJ·mol^-1。  相似文献   

17.
研究WLED用红色荧光粉体材料Eu3+'Bi3+∶NaLu(MoO4)2.采用燃烧法制备一系列NaLu(0.95-x)Eu0.05Bix(MoO4)2(x=0,0.01,0.05,0.10,0.15,0.20,0.25)样品,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来确定Bi3+的最佳含量并分析了激活离子发光性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Eu3+的掺杂量为5a%条件下,当Bi3+的含量达到20a%左右、粒径控制在40-55μm之间时,材料的发光性能趋于最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共沉淀法可制备纳米BaMoO4:Eu3+发光粉体,样品的XRD衍射图样显示了样品为单相的体心四方晶系BaMoO4。粉体可被395nm的紫外光和464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在613nm处发光强度最大。发现不同条件下的样品发射峰强度不同,观测到了样品中的基质和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现象,掺杂Eu3+的最佳浓度为15mol%。所以,BaMoO4:Eu3+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Ce(NO3)3·6H2O为前驱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用固相法在有氧环境和低温条件下,制备Ce O2@C纳米核壳结构.XRD、FESEM和TEM分析表明,产物粒径在10~30 nm,并且具有一定的多面体外形,表面碳层约2 nm.结果表明,利用SDS的—SO4-基团和Ce3+的键合作用,能够诱导Ce O2的有序生长,形成具有特定晶面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0.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