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2.
环保热词     
《百科知识》2013,(3):43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又可称作再生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以不耗尽天然资源或危害环境的方式作为燃料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生物质燃料)。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省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大学,于2016年1月获批建设,2018年通过验收并获得优秀。实验室立足青海省情和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着眼于清洁能源战略与电网规划、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控制、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消纳调度和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体制机制的设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我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持续使用的清洁能源,这些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电站的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对当地的、区域的和全球的环境保护都是友好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新书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并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14,(5):44-46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受能源价格、环境保护、资源约束等因素影响,清洁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在能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国把太阳能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新型产业,青海省政府也把光伏产业作为第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支持。抓住新能源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青海优势条件,奠定好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力图把青海打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新能源发电以其环保性和经济性特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它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介绍了目前已存在的各种新能源发电类型及其技术特点,并对新能源发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是指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丰富的来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据专家预测,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应用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地热能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我国,应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制定地热发展规划,在资源品质较好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种地热直接利用技术,采用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今后开发利用地热能,政府应加大对地热能利用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开发商应做好规划和布局,优选技术路线,使得地热能的利用由无序变有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艳伟  王润  刘健  肖黎姗  杨德伟 《资源科学》2012,34(6):1167-1174
科学、准确的评估区域风能的开发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风能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应用GIS手段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评估区域陆地风能资源的方法。利用福建省的23个气象站30年的日均气象数据,应用趋势面分析和普通克吕格插值结合的混合插值方法,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年平均风速的空间分布数据。以此数据集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DEM和土地利用等地理限制因素,分别评估了距地面50m、80m和100m高度上的风能开发的技术潜力及发电经济成本。结果发现:福建省在三个高度上风电的适宜开发面积都在1万km2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选择三种目前主流的风电机组作为参考风机,估算结果显示,福建省陆上风电的总装机容量可达187~245GW,年均发电量约为2010年福建省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到5倍。同时,风能的单位发电成本在(0.13~0.76)元/kW.h之间,风况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风电的经济性优势显著,应作为优先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域广阔,太阳能和风能源资源十分丰富,足以满足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等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产业、应用和成本的现状,指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规模迅速发展,发电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清洁电力能源;在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扩大的推动下,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成本还将快速下降。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技术和经济性都将达到与常规能源相当的水平,从而推动能源变革与转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蔷 《资源科学》2008,30(6):896-904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提升风能资源开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加大投入,摸清风能资源家底,制定科学规划,扩大风电装机容量,以多元化投资推动东北地区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且比较容易开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雄安新区浅层(200米)地热能宜于开采;深层(200—3000米)地热能中的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热量大,宜于开采;超深层(3000米)地热能也具有开采潜力。雄安新区的雄县在利用大型岩溶热储开展规模化供暖方面,单一项目已实现世界最大(450万平方米)供暖能力。文章认为,雄安新区应该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重点是超深层碳酸盐岩热储;在利用上,要做到因地制宜,深、浅资源合理配置,还要重视环境保护,协调好与其他资源利用的关系;同时,要发展地热储能技术,形成以地热为主体,多能互补的"地热+"的清洁能源利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蔡立亚  郭剑锋  姬强 《资源科学》2013,35(2):250-26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对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潜在资源量予以定义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指数(REPPI),对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从2000年-2008年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之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与宏观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电力消费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REPPI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REPPI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的国家,REPPI普遍低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匮乏的国家;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D投入比重在推动REPPI提高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资源科学》2012,34(11):2018-2025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由于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地位特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从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对三江源生态系统影响的角度,使用问卷调查法、半开放式访谈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对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现状、农户对现有能源满意度和农户能源环保认知对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源移民安置区种植农户能源利用结构较多样,以畜粪和秸秆为主要能源,放牧农户能源利用结构单一,基本依靠畜粪;②农户普遍对能源现状满意度低,放牧农户满意度低于种植农户;③农户倾向于使用环保能源,但对能源环保认知度较低,阻碍了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④农户使用生物质能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每年损失约23.6737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枫楠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12,34(2):287-294
基于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数据,利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的北京和河北,新增量分别占全国比重的85.7%、8.8%,累积量占全国总量的73.1%、8.2%。光伏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华东为主,中南、华北为辅的空间格局,光伏企业数分别占全国的52.67%,20.67%和17.85%。光伏企业分布较集中的省(直辖市)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分别占全国的16.6%,15.6%,13.9%,12.6%和12.2%。基尼系数表明,华北地区集聚程度最大,在0.7左右;东北地区集聚程度最小,略高于0.5。影响因素的回归统计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技术水平、消费市场和能源效率是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并且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蒋冬梅  诸培新  李效顺 《资源科学》2008,30(9):1307-1312
人口多,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质秸秆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以此为原料进行发电的研究和探索一直进行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利用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尚无定量结论,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量化上取得突破.首先分析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然后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视角分析了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进而构建秸秆发电的综合效益模型对其量化,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前景十分广阔,长远看综合效益可观,但其综合效益具有滞后性,近期综合效益不太明显;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装机容量为1×25MW、每年燃烧棉花秸秆12.31 ×104t、年供电量1.37×108kWh的秸秆发电厂一般6.23年后才能取得明显的综合效益,长期来看其综合效益可达46 277.50×104元,由此推论若将全国的生物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电的综合效益可高达11 822.72×108元.  相似文献   

20.
王晏  吴达成 《青海科技》2000,7(4):36-37,51
分析了青海省牧区通电率低的原因,阐述了光伏发电、风光发电技术在电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少、边、穷”地区,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能源发电应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