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与诗     
《初中生辅导》2014,(14):F0004-F000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气蒸云梦泽,欲济无舟楫,坐观垂钓者,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端居耻圣明。徒有羡鱼情。  相似文献   

2.
<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八月的洞庭湖,湖面与岸齐平,水清映天,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浪翻涌,似乎要撼动整个岳阳城。诗人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蔚为大观,令人神往。但是,在我们意犹未尽之时,诗人笔锋一转,发表了一番“临渊羡鱼”的感慨。  相似文献   

3.
唐人咏赋洞庭湖壮观景色的名作不少,而其中以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尤为后人所传颂。孟浩然的一生主要是在隐居漫游中度过的,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少时,曾隐居鹿门山,40岁那年,到长安谋取功名,失意而归。当时与他交谊甚深的张九龄立朝正直,是开元贤相之一。有着积极用世之心的孟浩然,因得不到仕进的机会而苦恼。所以,他在游览洞庭湖时,写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希望得到张丞相在政治上的援引。诗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  相似文献   

4.
捌月     
<正>古诗词中最美十二月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似文献   

5.
湖上的水雾     
<正>临洞庭上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盛夏八月的洞庭湖上,被一片迷迷蒙蒙的东西笼罩着。那是什么,是漂浮在水上的雾气吗?不是的,根据诗人的描述,这应该是水蒸气。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下简称孟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以下简称杜诗)都是状写洞庭湖景的千古名篇。他们的写景、抒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试作对比赏析。孟诗和杜诗的写景都用夸张的技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孟诗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杜诗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即为写景句。孟诗中的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而杜诗只一“坼”,一“浮”两字就表现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和震坼宇…  相似文献   

7.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虽然杜甫和孟浩然都是唐代诗坛上大师级人物,但“诗圣”杜甫在艺术技巧上显然要比堪称前辈诗人的孟浩然高出一筹。这一点,从以上两首诗便可见一斑。以上两首诗都是唐诗中写洞庭湖的精品,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仔细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二者的差异。孟诗前四句写洞庭湖之景,写得极其生动形象,确实做到了“状难…  相似文献   

8.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另类题材的佳作。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给人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之感。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相似文献   

9.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似文献   

10.
[原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似文献   

11.
山水游踪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自然与心灵和谐统一的时候,正是美产生的根本所在。——题记第一站——山水古韵古代诗词中的山水【赏美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分析,主要集中于景象描写的壮阔,而对其寓意则少有提及。从全诗意境的统一、创作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干谒的需要等角度看,此联以洞庭湖象征国家,以洞庭湖浩大水势象征盛唐强大国力,以洞庭湖对云梦泽的滋养象征大唐帝国对周边民族和地区的恩泽。  相似文献   

13.
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之于庐山瀑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成为八百里洞庭湖袭貌传神的文字写真。当然,诗文以山水传情、山水借诗文传诵也是传统的审美所在、风雅所系,故而在众多山水诗中,山水以诗文名传、诗文以山水情生,在物与人的相互观照中,人与物各获其所需,各得其所是。  相似文献   

14.
我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出生于三国初年,世居湖南岳阳,下瞰洞庭,前临君山,北望长江,南极潇湘. 如果没有范公,我与其他楼阁并无二致. 如果没有范公,我有什么?有山有水,有诗有文,有迁客,有骚人.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的是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倒也能烘托出我的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15.
新年乍至,万象更新。《人民教育》与本刊联合推出长篇通讯《第二次腾飞———岳阳市强化“两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写真》自汨罗而全市,素质教育在浩浩洞庭一次次推进,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腾飞,卷起千堆雪,跃入更新更美的境界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相似文献   

16.
说明 :全卷满分 1 5 0分 ,考试时间 1 5 0分钟。A卷 (1 0 0分 )一、积累运用 (第 1小题 7分 ,其余每小题 3分 ,共2 5分 )1 .按要求默写。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气势的名句是 :         ,       。②陶渊明《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       ,     。③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      ,    。④晏殊《浣溪沙》一词中的千古名对是 :        。⑤王维《汉江临眺》中描绘汉江周围广阔景象的名句是 :      …  相似文献   

17.
初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曾对这首诗的题目感到奇怪,觉得它那么长,有点累赘。唐诗中以"望××"(如《望庐山瀑布》等)或"赠××"(如《赠汪沦》等)为题的虽然很多,但将二者合为一个题目的,好像并不多见。作者为什么要将"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合在一块呢?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新增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作《登岳阳楼(其一)》。岳阳楼,对于饱读诗书的陈与义来说,应该是神往已久的了。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文,我们熟知的就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杜甫的《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鬼斧神工的俊句更是广为人知,陈与义恐怕也曾从这些诗句里想望过岳阳楼的风姿。  相似文献   

19.
化学     
(满分100分,完卷时l’ed1oo令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N:140:16 :23 Mg:24 AI:275:32 CI:35·5 Ca:40 Fe:56 :65 Ba:137 第!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物质变化观点来分析,下列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承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狸(UOH)的过滤网除去宇…  相似文献   

20.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诗人孟浩然的诗更使人杰地灵的古城岳阳平添一种朦胧缥缈的氛围和一股磅礴浩大的气势。秉承古城优良的人文传统,跨世纪的2000年9月,岳阳市岳化一中正式创办了“云梦”文学社。至今,文学社已组织活动上百次,培养了600余名文学新苗,发表各类习作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