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在第15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奖评选中,陕西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尹维祖荣获全国总编辑最高奖——“慧眼奖”。《中国新闻摄影报》在4月1日1版发表了介绍尹维祖同志重视抓“图文并重”的通讯,本刊现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5,(4)
怎样当好新时期党报的总编辑──《陕西日报》总编辑尹维祖访谈录文/晓杨,小明新时期对党报总编的要求记者:《陕西日报》是省内最大的党报。你从1993年7月到该报主持工作已整整2年。请问您对当好党报总编辑有何感想和体会?尹:新时期党报总编是个庄重、敏感,而...  相似文献   

3.
小议总编写简讯王毅,韩晓晖,王福田陕西铜川日报总编辑王英,在该报发表了一条《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成立》的简讯。结果,有人惊疑:总编辑还写简讯?!长期以来,基层新闻单位中有这样一种风气:许多记者不愿、不屑写简讯,即使写了也不署名;或者将该写成简讯的新闻拉...  相似文献   

4.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在今年第6期刊登了《尹维祖的新闻改革三郝曲》一文。本刊现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我国将要加入WTO,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无疑对党报构成了挑战。党报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身?针对这一课题,陕西省记协于3月6日至7日召开了全省党报新闻改革研讨会,省、地、县三级党报的社长总编和新闻界负责同志共计40多人参加会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贤良、省记协主席尹维祖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与会同志听取了陕西日报总编辑杜耀峰关于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精神的传达,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宝鸡日报、安康日报等单位领导同志在会上围绕迎接挑战、深化改革作了专题发言。讨论中大家…  相似文献   

7.
发挥党报优势,提高宣传质量陕西日报社社长尹维祖编者按:最近,尹维祖同志在北京参加了中宣部主办的"全国省级党报总编研讨班"。他代表研讨班向丁关根等领导同志作汇报发言,讲后反响甚好。《新闻战线》已作摘要刊登。现将全文在本刊发表.以引起大家对办好党报、引导...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张省党报的一把手,尹维祖理论深这,经验丰富,决策准确;作为本刊曾刊载过的封面漫像人物.尹维祖得益于长安文化的熏染,淳厚刚健,文史甚佳,十足秦人风范。上任4年来.尹维祖用卓有成效的探索新闻改革的创新精神.用怎样当好新时期党报总编的丰厚理论和深入实践.使一家地处内陆腹地的省级党报声誉鹊起,颇受省内外报刊界关注与好评。近日.记者在古城西安采访了尹维祖,请他就报刊界所关心的问题,并结合陕西日报的工作实践,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党报尹维祖认为,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党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陕西日报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报道,发了不少好新闻。总编辑尹维祖多次深入农村精心采写典型。全省闻名的咸阳市留印村就是由他和几位记者发现并加以连续报道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个典型。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评价了这组报道,肯定它对推动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建设所起的作用。编者按语的启示人民日报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即将就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之际,于1998年10月2目一版刊登了尹维祖、李直、魏纯良采写的《西北农村新亮点──咸阳市留印村研究市场七年闯出致富路纪实》,这一…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宣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八五”期间,全社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稿件和优秀新闻工作者。据统计,5年中在省以上新闻评选中获奖100多篇。新闻工作者个人荣获各种有重大影响的奖励有:薛善文同志1993年获首届全国新闻奖提名奖荣誉;杜耀峰同志获1995年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4年荣获范长江提名奖;尹维祖同志获第15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全国总编辑最高奖;慧眼奖等等。另外,几个副刊和小报质量也不断提高,《经济特刊》的一篇改革探讨性综述荣获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周末》被中国记协评为全国省报优秀周末版第三名;《…  相似文献   

11.
“‘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学科、大事业。我们不要只在抽象概念和新名词上打圈圈,要面对新闻工作的现实,大胆提出和总结新闻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心的题目是新闻改革,而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要突破新闻学概论的提法,研究中国新闻实际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这是安岗对新闻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一个看法。今年10月间,安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设了系列专题讲座。安岗结合自己五十年新闻实践提出:“新闻学”的一个内容是要研究编辑。他认为,新闻改革也是人事改革。由谁担任总编辑,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40周年。看到它成长壮大,我自然首先想起我们的第一任系主任安岗同志,想起他当年率领全系师生艰难创业的种种情景,想起1955年秋我随他在河北邢台那次短暂但印象深刻的采访。提起安岗,我国新闻界对他都很熟悉。他是一位资深的著名记者、总编辑、新闻教育家。抗战前夕,他就喜欢新闻工作,为天津《益世报》撰稿。1938年他20岁的时候,便成为中共晋冀特区机关报《胜利报》的总编辑。我开始知道安岗的大名大约在1952年或1953年,是读了他以人民日报记者身份写的一系列东北通讯之后。那时,我在重庆《新华日…  相似文献   

13.
党报优势的认识和发挥陕西日报总编辑尹维祖实践证明,党报自身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发挥报纸“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这种特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他的权威性、指导性、思想性和综合性,这也是其他报纸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党报宣传质量和引导水平的辩证思考尹维祖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和引导水平,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中宣部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精神,结合这几年新闻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我们逐步形成了“三个五”的改进思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参加新闻工作以来,几乎没写过新闻(消息)。经常听到有人批评:“哪有新闻记者不写新闻的?”我们的总编辑胡绩伟也在会上讲:“年轻的记者要多多写新闻;年老的记者,也要学着写新闻!”去年春天我到湖北采访,就学着写了一些新闻,开始尝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党报宣传质量文/尹维祖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和引导水平,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中宣部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精神,结合这几年新闻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我们逐步形成“三个五”的改进思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确立“五统一”...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形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尹维祖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结合新形势、新实践,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对继承发扬我党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推进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为经营好每一篇新闻而努力南方日报总编辑刘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是,如何通过深化新闻改革,把提高新闻质量放在第一位。口号是:“为精心经营好每一篇新闻而努力!”因为广大读者对我们扩版的“期望值”很高,盼望着我们在扩大的报纸版面上,给他们带来更...  相似文献   

19.
《鄂西报》今年已创刊45周年,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新闻理论研究,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我们把新闻理论研究,不单纯是当作写几篇论文来对待,而是作为提高新闻干部队伍素质的问题来抓,作为晋升业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把它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中,而且把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大家搞新闻理论研究兴趣较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空气。具体作法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领导带头撰写论文。报社5个领导成员,除一名分管行政工作的外,其它4位同志都写有业务论文。社长、总编辑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2篇业务论文在省以上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社长张绪辉1991年写的论文《初论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参加全国民族地区报纸新闻研究会组织的论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总编辑吴光明1992年结合上半年的改革宣传,写了一篇论文《加强民族地区的改革宣传》,先后在《新闻战线》,《新闻前哨》、《中国地市报人》、《民族新闻》等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与此同时,报社原来的一些老领导、总编助理都结合本职工作,近年内也先后写了10多篇质量较高的业务论文,对推动报社的新闻理论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促进了报社的业务学习。 二是围绕活动撰写论文。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事业是新闻改革的目的。什么是“中国特色”?其涵义是什么?怎样建设?必须从理性上和实践上探索清楚,不然,无从建设,也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和朝哪个方向改。实际上,当前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解放日报前总编辑,现为上海记协主席的丁锡满同志。丁主席是我国著名的新闻专家、学者。五十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40多年来,一直在上海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当过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亲身经历了建国以来上海新闻事业的变革,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