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5月12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小学”的北京育英学校,正在举办“翰墨传情,乐育英才——书画名家进育英2012春季笔会”活动。北京育英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  相似文献   

2.
三都·育英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覃崇汉今年初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李京民同志牵头,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与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再一次拉开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的序幕。为了帮助三都县发展教育,振兴民族经济,北京育英学校决定每学年义务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培...  相似文献   

3.
杨登明 《教育》2013,(22):51
北京育英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校,1948年随党中央一起迁入北京,毛泽东曾亲自为育英学校题词"好好学习"。今天,该校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学生向着"有能力、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图为五年级(2)班"班级文化墙"一角。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北京育英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中直机关育英小学,诞生于战火硝烟中的1948年,最初是为烈士遗孤、父母在前线子女和中央机关干部子女开办的,学校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壮大,今天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名校。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2013,(6):68-69
育英小学有个美国教室在北京育英学校小学部有一间仿美国小学教室,叫CFI小学教室,教室由学习区、阅读区、分享区、教师角组成。走进教室,你会看到墙上挂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则席地而坐,阅读着自己喜欢的图书。为什么育英学校会有这样一间美国小学教室呢?这主要源于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小学"的北京育英学校,正在举办"翰墨传情,乐育英才——书画名家进育英2012春季笔会"活动。北京育英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为了解除中央领导和有关机关人员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为了让中央领导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指挥三大战役上,194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供给部、中直党委创办了"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学生主要是革命烈士和中央机关领导同志的子女,如毛泽东之女李讷、任弼时之子任远远、董必武之子董良羽、王若飞之子王兴、彭真之子傅书画家在指导孩子学习书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刊》2021,(3):I0002-I0002
北京市育英学校于1948年诞生于西柏坡,1949年春迁入北京。73年来,在一代代育英人的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拥有"一校四址"和"四个分校"的优质集团化学校。作为一所与新中国一起走来的学校,学校党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的发展成长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15年1月27~28日,第二届北京市高中学生物理学科研究性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暨培训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八中、北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京市潞河中学、北京市大峪中学、北京市八十中学、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十二中共11所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的成员一起去北京学习参观,先后听了北京教育学院胡淑云教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银付教授、原北京五中校长吴昌顺等专家的报告,参观了北京市育英学校、育才学校、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情报参考》2007,(2):F0004-F0004
冯京市育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85248平方米。育英学校具有光荣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名校,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于1864年,原名育英中学校,是北京近代教育史中引进西方科学、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学校。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在教育国际化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23日,由鹰潭市教研室和高中校长、分管副校长一行1 6人组成的考察团,怀着兴奋与期待来到北京,考察了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和北京育英学校.两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项尖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丰硕的办学成果,让人折服的同时,也给我们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差异化教学     
《教育》2014,(9):67-67
全国数学特级教师田立莉在她的教学实践中,先后写下了百万字的案例研究.她根据不同学生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图为田立莉在北京育英学校七(3)班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育英学校———培育跨世纪人才的摇篮●佟仲贤195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毛主席通过自己的孩子李讷给育英学校送来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是他老人家亲笔书写的“好好学习”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浓墨大笔,光彩夺目。“好好学习”的题词现已镌刻在育英学...  相似文献   

15.
<正>队课命题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总书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请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育英学校时这段重要讲话,自选角度,自拟活动题目,面向中年级队员,上一节微队课。  相似文献   

16.
领导班子应“和政”北京育英学校申珍明人们往往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勤政、廉政,但在实践中,有很多学校搞不好,却是因为领导班子成员不团结、各自为政。所以领导班子成员能否团结协作把工作做好,实在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妨称之为"和政"。"不和...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2011,(1):2
北京市育英学校的前身是"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11月7日正式建立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校现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多年来,育英学校一直受到党中央和革命前辈的关怀。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六一"儿童节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胡耀邦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老校长韩作黎先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将  相似文献   

18.
1995年8月,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通许县,诞生了一所学校——育英小学。短短的9年时间,育英小学由一所租来的校舍,借来的4名教师,仅有的几十名学生,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教师80余名,学生2100多名的规模,不由得让人们惊叹不已。如今,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育英小学是通许县教育事业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所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先进学校。然而,这样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呢?近日,记采访了育英小学校长杨彬。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小学部张雪敬老师结合“世界上的国家”(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利用图画书《村里来了马戏团》,以拓展学习的形式,给学生上了一堂以“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出德与社会课。  相似文献   

20.
家长是本刊的高参和挚友──家长读者座谈会侧记本刊实习记者李平日日在编辑部里忙碌,每当工作劳累停笔稍作歇息时,总想起那些可爱的孩子、热情的家长和老师。于是,我们走出杂志社,走进学校走到家长中间,在北京新源里二小、向东小学、110中学、育英学校召开了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