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要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2.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现就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源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问长,强度大的内部动力,学生对探究学习意识的形成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从具体到复杂,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的意识,在探究中掌握方法,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对任何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源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内部动机。利用这个动机,将常识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种探索式、研究式或发现式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识别什么是科学。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潜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是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聋校,聋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放手让聋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理论,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长方体体积计算”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从发现、探究中寻找快乐,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引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变换意见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11.
“质疑探究”教学的四个操作环节文/钟洁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让学...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处,一个特别强烈的希望是,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已完成的科学知识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未完成的科学",需要他们去探索、选择与判断.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研究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以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冲为指导思想的小学劳动课,就是要利用这些“问题”扬起小学生自主探究的风帆。  相似文献   

15.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引导学生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探究过程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那么,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本人结合青岛版《科学》教材实验的实践和体验谈一点认识。1.提出探究的问题问题是探究的开始,解决问题是探究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确定探究的问题,不仅决定一节课的内容,而且决定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探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大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进行自我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感知新知共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凡是...  相似文献   

17.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苏藿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耍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激活学生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小学科学教学就在于适应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作为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是一种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学习和活动方式。“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神奇的世界对幼儿充满吸引力,但是幼儿自发的探究往往具有盲目性、暂时性,要让探究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就必须教会幼儿基本的探究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笔者就“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谈谈“质疑探究”教学中的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