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每个班都为幼儿建立了《幼儿成长档案册》,孩子的童年回忆都记载在这里,幼儿教育对孩子今后发展的影响,将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反映出来。幼儿园有效建立幼儿档案册,不仅能在过程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还能让幼儿、家长、老师在档案册中看到孩子的成长记录,促进教师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江小静 《家教世界》2013,(7X):43-44
幼儿成长档案是现今幼儿园新兴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这种教育辅助形式来对幼儿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及进展进行成果记录。它是家长、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的作品、照片、日记,以及家长和教师及孩子自我评价等各种反馈信息。随着幼儿园课程不断改革和深入,如何以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幼儿在"成长档案"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并让家园共育在"档案"中得到更好的联系,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老师,麻烦您多给乐乐点水喝!”“老师,毅毅上火了,您让他多喝点水。”“老师,筱筱嗓子发炎了,谢谢您让他多喝点水。”……每天晨间接待时,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多给孩子喝点水。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能够喝一两杯水;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一两口。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创设了喝水记录栏,记录今天喝了几杯水;通过故事、儿歌引导幼儿,让他们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喝水习惯等。对于那些不爱喝白开水的幼儿,我们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叮嘱家长不能用果汁、饮料代替白开水,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的喝水习惯。  相似文献   

4.
幼儿成长档案是近几年来各个幼儿园都在做而且都很重视的一项活动,它不仅能记录幼儿成长的精彩瞬间,而且通过对幼儿相关资料及各种作品的有意收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兴趣、态度和成长、进步。它既可以让孩子在长大后回味自己的成长过程,又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正确评价积累重要的资料。但是在使用纸质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莉 《幼儿教育》2012,(8):16-18
活动区的创设过程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我们根据孩子的游戏调整区域的创设,决定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在创设环境中更好地游戏,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活动区的创设也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老师、孩子、家长三方合力作用的过程。在我们班级活动区的创建过程中,家长们非常投入,他们带着孩子参观影楼、收集纸盒、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在这个忙碌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得到了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幼儿成长档案是一种建立家园共育的有力桥梁,它既是老师了解和掌握孩子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能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它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学习途径,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每个孩子的智能构造都是不同的,它还可以帮助老师分析出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从而针对孩子的长处与短处进行教育,也可以让家长清楚自己的孩子哪方面很棒、哪方面需要加强。成长档案为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有意义的是:它记载了孩子童年最值得回忆的事。  相似文献   

7.
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幼儿圆的重视。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了解家长的不同需求,将科学育儿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个家庭,让家长以教育者的眼光把握生活中随时闪现的教育契机,正确引导、教育孩子,真正有效地承担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是我们的教育且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成长记录袋装载的材料,包括“我的学期成绩”、“我的作品”、“我和老师的话”、“瞧,我真棒”和“让我们和数学一起成长”五大板块。下面就我们实验班中的一个案例,说说我是如何发挥成长记录袋的激励作用,促进孩子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让幼儿养成爱惜游戏材料的习惯,不仅仅是出于延长游戏材料使用的时间和节约游戏开支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朴素、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这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不光是我们幼儿老师责无旁贷事情,也是幼儿家长的义务,所以我们想联合家长们的力量,家园携手一起造就孩子爱惜游戏材料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4.
为使农村新入园(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在开学初的一个月时间里,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了对幼儿的教育。 1.教育幼儿坚持天天入园。据我们观察,农村幼儿不怕上幼儿园,但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有的幼儿雨天不入园,家里邻居有红白事不入园,父母走亲戚也不入园。农村大部分幼儿是独自入园,有的喜欢在路上玩,经常迟到,从而影响教师组织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以上情况,新学期伊始,我们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让孩子天天来园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准时入园。对极个别经常迟到、缺席的幼儿,教师尽可能亲自接送一段时间。另外,我们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幼儿来园,如用贴五角星的  相似文献   

15.
分离焦虑定义为幼儿焦虑症的一种,是指幼儿与父母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的不安全感或丧失感。在《百科全书》中分离焦虑是指儿童与他依赖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新入园幼儿与最亲近的人分开,没有了依从感,产生的担心、恐惧、害怕、哭闹等等不健康的情绪称为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用爱心,耐心真诚对待孩子,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尊重,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和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很需要人理解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肯定孩子的这种感受,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让每一个幼儿家长都知道,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也是难免的。但我们会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细心,换来家长的放心和安心。我们会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QQ群随时向家长公布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发一些幼儿在园活动的小视频及照片,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一方面克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的焦虑,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教育信息的宣传,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让幼儿尽快克服焦虑情绪,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卫苹 《人民教育》2013,(11):26-27
幼儿园教育要引导不同个性的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每个幼儿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长期实践和家园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一本让孩子"看得懂、讲得出"的《幼儿成长记录》(以下简称《记录》),并以此为载体,教师、家长、幼儿三方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彰显每个幼儿的成长与进步。《记录》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幼儿成长中的趣闻故事、经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孩子的成长,总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作为家长要从这些小事中,发掘子女的闪光点,从小看不足之处,及时给以鼓励或引导,让他们的成功,与大家一起分享,让他们的不足,得到及时纠正。因此,给孩子建立个成长记录袋很有必要。建立子女成长记录袋,要抓住四个环节。一是重引导。建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为了密切家园联系,普遍都将家园联系册作为沟通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交流的主体是教师和家长,幼儿在其中仅仅是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很少能了解教师和家长填写的内容,因而对家园联系册不够关心,有时还会损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家园联系册真正成为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有效沟通,实施针对性教育的载体,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鼓励幼儿参与设计个性化的信息栏目家园联系册封面一般都是全园统一的,由各班老师填写。为了让幼儿更喜爱自己的联系册,我们尝试将里面册页第一页的幼儿基本信息栏目交给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在幼儿姓名这一栏…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家庭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两大教育资源,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更是幼儿工作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为此,多年来,我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家园双方建立了和谐的伙伴关系,很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其中,我们认为沟通、参与、互动是搞好家长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柏赛燕 《考试周刊》2011,(87):233-234
在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还能促进家园联系,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那么如何使此项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将之与原有的工作进行整合,如何减轻老师们的工作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