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蓓 《湖北教育》2010,(2):40-40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云梦县实验中学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习惯”的办学目标,扎实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着力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2.
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中心小学以"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沃土"为办学理念,将国学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浸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漫步校园,处处能感受到育人氛围,每一面墙、每一根廊柱都会"说话"。围墙上镌刻中华经典诗文,传统文化浓缩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风雨操场命名  相似文献   

3.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贯穿于人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校将办学理念确定为"教育自培养习惯开始".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重点在五个方面(健康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社会交往习惯、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养成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标激励法.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习惯养成目标,目标包括要养成的好习惯、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的帮助,一个好习惯养成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学生在每月固定一次的"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上,谈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介绍自己的养成故事,师生一起评选出前一阶段"班级好习惯之星".在一次次的交流畅谈中,孩子们学到了他人的长处,感受到了积极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就要通过集体的管理对每一个个体进行教育,在集体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一、明确的班级目标——成长的明确方向 一个班集体形成之初,要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所以教师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目标,并且希望每一个学生都从自身做起为,完成这个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用小目标来带动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陈晓丽 《陕西教育》2011,(11):30-31
养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基本做人的道理,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青淡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义是一种点滴教育,它陵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只有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开始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一生奠基.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本文主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广泛、浓厚的数学兴趣;以"严"治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三个方面阐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人们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使孩子们在中学阶段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使学习更加轻松。  相似文献   

7.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家校教育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优势作用,深化德育与智育的双重目标,成为当前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追求。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做好他们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仔细思考和探究。将家校教育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相融合,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展开探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因此,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本人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0.
<正>"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承德市南营子小学始建于1903年,学校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目前在校生3300人,教师137人,其中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45人。南营子小学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思想,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从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对师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至今已初见成效。学校出台了《南营子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工程60条》《南  相似文献   

12.
邬艳霞 《辽宁教育》2014,(11):25-26
正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小学大班额情况下,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业、情感、人格等都获得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基,这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一、明晰办学理念,建立共同愿景,营造"为了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的精神文化氛围我校将"爱众亲仁、乐学笃行"作为办学理念,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这一和谐文化价值观。"爱众亲  相似文献   

13.
正"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和幸福人生奠基,为孩子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奠基"。近年来,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十九项基础德目中"责任与羞耻"的研究内容,确立了"干干净净每一天"的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学校从学生个人卫生、言行举止和心灵世界三个层面切入,借助"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以班级常规管理为行为跟进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继而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与社会负责、对大自然负责"的人生价值观。1".生态体验",自己打开改变之门。要培养一种好习惯,首先应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实践素质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是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博兴县实验中学自1999年建校以来,逐步确立了"创办政府信任、学术认可、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学校逐步解决了"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难的问题,为每一个孩子铺就了一条快乐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内容。本文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重点阐述养成教育可从五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培养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2,(Z2):104-105
实施背景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学生成长手册》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三大类课程的学业成绩,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依托《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这一教育改革大背景,我们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办学目标的引领下,结合《学生成长手册》中校本化的实施空间,凝聚老师、学生、家长各方智慧,创编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年轮评价手册》,期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关注评价过程,从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从知识成绩走向习惯、兴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发展存在多元性,因此,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发展,用一个"第一"去评判学生的成功。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教育惠及到每一个孩子。如何在办学行为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学校在新时期塑造优质教育品牌、实现教育转型要求的历史使命。我们提出了每一个学生"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理念和"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品质"的办学目标,努力创设"关怀每个孩子成长需求、激发每个孩子追求成功、引导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养成教育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阅读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孩子的阅读是生命成长性阅读,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发展成长过程.而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综合基础素养,特别是一些基本的习惯和品质,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基础.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阅读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正金扇子小学把"上善、厚德、博学、雅行"作为校训,以"关注孩子之未来,创建未来之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点燃一盏航灯"为办学理念,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书香校园"建设为重点,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以特色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助力导航。一、品读经典,浸润书香;养心修德,导航未来近年来,打造书香校园是我校德育建设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