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修辞复习提纲中对借喻和借代的定义说得很清楚:借喻是“直接把甲说成乙,不用比喻词”。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但是在具体运用时,仍有不少学生对这两种修辞格认识不清。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格在结构上有相似点。借喻由本体、喻体构成,但本体不出现,喻体直接出现。借代由本体、借体构成,本体也不出现,由借体直接出现。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句: (1)中国人民坚决拥护钢铁长城。[借喻]  相似文献   

2.
借喻和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因为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本文通过对借代和借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区别所在,以达到正确认识、区分两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修辞格是英语修辞学的重要内容。按照其不同特点,可将修辞格分为三类:语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和音韵修辞格。明喻、隐喻、类比和讽喻都是语义修辞格中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极易产生混淆。另外,四种辞格彼此之间又存在细微差别,正确把握这些差别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和翻译能力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谈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比喻是选用事物的相似点(喻体)形象生动说明、描述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常见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明显地以喻体说明、描叙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格。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它的表达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间常用...  相似文献   

5.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兰州市教育局曹庆中借喻和借代是积极修辞的两种不同手法,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力求将所要表述的内容生动、鲜明、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两种修辞格在语言形式上(指隐去本体、无媒介性词语和喻体与代体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也大致相同,所以有时易将二者混淆...  相似文献   

6.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本体事物不出现,借用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于是人们便容易将两者混淆。本文通过对借代和借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区别所在,以达到正确认识、区分两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比喻”与“象征”这两个概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也很广,但是二者有何区别呢? 一、从形式说,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其主要特点是由实到实,以物比物,注重的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如散文《春》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两种常用的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在国内大多数词典和讲修辞的著作中,被译成“提喻”和“换(转)喻”。其实这两种英语修辞格和“喻”没有任何关系。 本文从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出发,引述大量英、汉典型例句,进行英汉修辞学比较,证明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在实际用法、结构形式、以及修辞效果上都与汉语修辞格“借代”完全吻合;建议将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合并翻译为“借代”。  相似文献   

9.
简论比喻与移觉的区别崔锡臣比喻与移觉这两个修辞格非常相似,比喻是由本体和喻体构成;移觉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因此,只从形式上去区别它们是较为困难的,只有研究这两个修辞格各自的特点,搞清楚它们的实质,才能将它们完全区别开。请看如下例句:[比喻例句]①层层...  相似文献   

10.
把“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认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与比喻非常相似,是语文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比喻是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通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因此,只从形式上去区别它们是较为困难的,只有研究这两个修辞格各自的特点,搞清楚它们的实质,才能将它们完全区别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通感,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19):13-16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修辞格的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英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考验。对偶和顶真是《内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种修辞格,本文总结了对偶、顶真两种修辞格的英译研究方法 ,认为《内经》修辞格英译尤其对偶及顶真英译的广度与深度研究仍具有较大的空间和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它通常由本体、比喻词、喻体组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比喻句时,却难以弄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称谓,这就牵涉表述比喻的语言形式问题。一般来说,表述比喻的语言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把本体比作喻体  相似文献   

13.
判断一种修辞格是一笔双叙还是轭式搭配,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错.文章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区分这两种修辞格以及如何把这两种修辞格与一般句式区分开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班许多同学对修辞格中借代和借喻、比拟和比喻的区别总搞不清,请您给予答复。敬礼! 安徽桐城师范吴永胜吴永胜同学: 借喻和借代都属于材料方面的修辞格。借代同借喻有相同点,都是用另外的事物直接代替本体事物;不同点是,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性质上相似点或相合点,如:  相似文献   

15.
判断一种修辞格是一笔双叙还是轭式搭配,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错。文章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区分这两种修辞格以及如何把这两种修辞格与一般句式区分开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修辞格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应该在汉语教材中有所体现。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桥梁》的考察发现,教材中出现的修辞格种类有限,出现频率较低,分布也不均匀,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对外汉语教材应该增加修辞格知识的比重,合理规划修辞格的分布并设计相应的练习,促进修辞格的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中有两种较为常用的修辞格:一语双叙法与轭式修饰法,但这两种修辞格也是英语修辞中较难掌握的,而且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较难区分它们的差别。本文现对这两种修辞格做一概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parallelism和antithesis,汉语中的“排比”和“对偶”两种修辞格都各自具有结构匀称、语句贯通的特点,极富有表现力。英语演说辞与汉语演说辞经常使用这两种修辞格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举出大量实例分析这两种辞格的特点及在英汉演说辞中的运用,并对英汉演说辞中的这两种辞格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9.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两种修辞格出现的地方很多,有时会混淆不清,难于辨别,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