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带孩子们玩滑梯,总担心他们磕着碰着,因而我每次都站在滑梯旁,盯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一天,我照例站在滑梯旁“看守”,安玉刚认真地问道:“老师,您为什么老站在这儿,不跟我们玩呀?”“老师要看着你们呀!”我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3.
狐狸老了,连个朋友也没有。“哎,我以前不该骗他们,现在他们都不愿意跟我玩。怎么办?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真孤单呀!一定要想个办法多交几个朋友……”  相似文献   

4.
我的桌面摆着一封来信:“老师,为什么在同学中找一个真心朋友这样难?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虚伪?为什么大家都不说心里话?怎样才能找到真心朋友?”看了这封来信,想到不少的青少年朋友也曾跟我诉苦,说同学中最困难的是人际关系,说很难听到别人跟你说心里话,说找不到真心朋友……这也许是青少年生活中一种特有的困惑———渴望真心朋友又感到缺少真心朋友。这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实录了心理专家马老师与同学的几场对话,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第一场对话不拨响你的心弦,哪会有知音林立:“我感到有的同学太虚伪了,根本就不说心里话。”马老师:“你愿意…  相似文献   

5.
阳光足浴     
冬日的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感受温暖阳光的抚摸。“多么好的天气呀!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我和孩子们在大草坪上又跑又跳、又钻又爬……玩得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孩子们觉得有些热了、出汗了,于是,我们就坐下来休息。这时,我忽然觉得脚出汗了,鞋子也湿了,我想:孩子们的脚会不会也出汗了?何不让他们晒晒鞋、晒晒脚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晒晒鞋、晒晒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都笑了,说:“晒脚?太好玩了……”孩子们都把鞋子脱了,露出一双双小脚丫,我摸了摸孩子们的鞋和脚——呀,都湿了。于是,我就请孩子们把鞋子放到太阳下晒,随后一起…  相似文献   

6.
老师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能谦让呀?” “唰”地举起了几只小手,可这几只“小手”的眼睛却分明在说:“老师我知道谦让,让我玩吧!” 您若是王老师,您是让“谦让”的小朋友留下,还是让“不谦让”的小朋友留下?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事。 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问:“老师,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是最大的母猪。” 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起,他们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很高,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听了南(?)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堂泥工课,题为《有趣的小动物》。这堂课很生动,它将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境地。开始,老师引导儿童们欣赏著名画家韩美林的动物画。老师出示了一张《悄悄话》,问道:“小朋友,你瞧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学生们争着举手回答。“你知道小猴在跟妈妈讲些什么吗?”老师这一问,儿童们的小脑筋动得可带劲儿啦:“小猴子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你可别告诉人家。”“妈妈,让我跟小伙伴们去玩好吗?我不淘气了。”“……”老师接着孩子们的话说:“我也听见它们的悄悄话了,小猴子对妈妈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地方没有水呢?”我的问题使这两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宝宝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我决定就此生成一次探索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关“水会蒸发、变化形态”的知识,从而初步…  相似文献   

10.
晨间入园时,我发现琦琦小朋友低着头一声不响。我纳闷地询问道:“琦琦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琦琦的妈妈在一旁解释道:“他昨天一回家就要找关于‘牛奶’的资料,可家里没有,我说今天到书店去看看,可他非要跟着去。”看着琦琦欲哭的样子,我连忙安慰道:“琦琦,妈妈帮你去找不是很好吗?”琦琦抬起头认真地问:“老师,你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我望着他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时不知所措。前几天,在一次偶发事件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健康饮品———“牛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发动孩子们收集有关“牛奶”的系列资料(如:牛奶是…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我跟妈妈到她的店里去玩。看见几个小朋友在追赶着,我想:“我来跟他们做游戏吧!做什么游戏好呢?”突然,我脑子里冒出一个主意,给他们上课,我来当老师,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呢。我把他们叫来了,问:“你们想不想读书呀?”他们齐声答道:“想。”“好,我来教你们读书。”  相似文献   

12.
课间休息时,我为孩子们播放了《西游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议论。看到孩子们兴致如此高,我想何不趁机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知识呢?于是,我加入孩子们的行列,和他们边看边聊:“唐僧一共有几个徒弟啊?”“有四个。”“来,我们一起数一数,到底有几个呀?”“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沙和尚,有4个。”“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不一样。”“有些什么颜色?”“有黑颜色的,有黄颜色的……”“他们长得一样吗?”“不一样,猪八戒胖,孙悟空瘦。”……短短的几分钟,我和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了关于《西游记》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地帮…  相似文献   

13.
曾有人这样问我:“你当语文老师最怕的是什么?”说句心里话,每当让学生写作文时,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又写作文……怎么写呀!写什么呀……”这成了我的一个心病。我相信童言无忌,但同时又经常被它深深地刺伤。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位有求知进取心的教师,可是,从教多年来,却找不到改进这种局面的正确而科学的办法。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师“教”不得法,致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在寻寻觅觅……最终,我还是拿起了《作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部编著)一书,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才发现,原来“好东西”…  相似文献   

14.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     
要把工作做好,应該知道的必须知道;必须知道的一定得知道。可是,我們經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本来应該知道得很清楚的,却是不知道。一天,×老师对我說:“我班有个孩子肚子痛,病倒了。烦你把他送回家去。”我欣然允诺,就問她:“这孩子的家在哪儿的?”“嗯……”她的脸色显得很尴尬,吶呐地說:“我……不知道。”“×老师,今天你班上有几个学生缺席?”一天放学后我问一位班主任。他慌忙在办公桌上找点名册,可是找呀找,找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带孩子们做“找小猫”的游戏,许多女孩子争着做猫妈妈,男孩子们虽然也想试试,却好像不好意思提出来。几遍游戏玩下来,男孩子变得懒懒散散的,没有兴趣了。这时,汪海对我说:“老师,为什么只有猫妈妈没有猫爸爸呢?”我一下愣住了,想了想:是呀...  相似文献   

17.
五颜六色的花朵分外令人喜爱,有的幼儿见了忍不住摘下几朵拿着玩。老师们曾三令五申不许摘花,但收效甚微。一天,我从书上看到一则故事:被孩子们称为“故事爷爷”的孙敬修老人一次外出,看见几个顽童摇着刚栽下的小树玩耍,就走过去,把耳朵贴在树干上,装着在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问他:“爷爷,您在听什么呀?”他回答说:“我在听小树说话呀,它还在哭呢。它说你们把它摇伤了,以后就难长大了。”孩子们听了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阶段,和孩子们在玩区域游戏时,总发现孩子们对珠图印象不是很深,特别是二十以内的珠图,总是出现混淆现象;另外,指法也老是出错。于是,我决定改变以往说教的做法,尝试在上课时调整我的角色。那天,我故作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想跟你们换一下角色,由你们来做‘老师’,冯老师则做‘小朋友’,你们给老师出题,看老师这个‘小朋友’能不能过关,好吗?”也许是课堂上不要孩子们练习,孩子们兴奋地一口答应。接着我请几个能力强的孩子先来做老师,给我出题。在我拨珠的过程中,我故意时不时出错,然后让他们评判我错在哪,这一招果然管用,孩…  相似文献   

19.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20.
今天,无意中我在班里地上发现了一片五彩颜色的光束,我赶紧把小朋友们都召集过来,对他们说:“你们看多漂亮的颜色呀!”孩子们听了我的喊声,赶紧都跑了过来。“太漂亮了,真美,多好看呀!”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着,有的拍着小手,有的蹦着小脚。 我见孩子们的兴趣这么高,便抓住机会对小朋友说:“你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这束光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红的、绿的、黄的……”孩子们看得可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