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辉 《兰台世界》2015,(6):45-46
文章就《中华大藏经》之高丽藏本唐(释)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简称"慧苑音义")中所征引《玉篇》的部分例证,来校勘今传世本《玉篇》宋本,以为宋本在用字、用词、说解等方面与《玉篇》苑本有相异之处,有待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2.
《玉篇》自成书至宋代重修,一直在被增补删订,各时代具体修订情况如何,至今仍不明朗。后晋释可洪所著大型佛经音义书《可洪音义》中称引了很多《玉篇》的内容,将它与现存《玉篇》各种版本进行比勘,可以确知其差异,对于研究《玉篇》的传承流布史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释可洪所引《玉篇》的某些字形、注音或释义,传世其它字韵书中均未收录,在语言文字学研究方面也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本《玉篇》引《诗》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通过例证指出,在版本方面,这些引《诗》可以考证汉至唐前的《诗经》著述体制。在校勘方面,因原本《玉篇》为目前较早引用《诗经》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辑佚方面,可以作清代三家《诗》辑佚的重要补充。在提供异文方面,可以为重新考察清代辑佚三家《诗》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指出,原本《玉篇》所引《诗》之经、传、笺文字与今传《毛诗》不同,除了有钞胥手误外,也存在顾野王为《玉篇》体例而故意改易传、笺文字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兼名苑》是一部汇集事物别名异称的类书,其书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便已遗佚。只有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和段公路的《北户录》有少数几条佚文,但在日本典籍如《辅仁本草》、《倭名类聚抄》等书中却散布着《兼名苑》的大量佚文。李增杰、王甫两位先生钩沉中日古籍中的遗文佚句,辑录成篇并作了详细的校注,即嘉惠学林的《〈兼名苑〉辑注》。读完掩卷,觉得书中在追溯语源、词义考辨、名物认识以及文字校勘等四个方面尚有补缀之处。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的引书问题,不仅有认识不清楚的地方,而且还存在错误认识.我们以此二书与<类玉篇海>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考察二书的内容与体例,对它们的引书问题进行了讨论,纠正了一些错误认识,同时对<四声篇海>符号错乱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古代著名文字学辞书《玉篇》为例,剖析其成书经过,列举其版本源流,从中探索日本所藏汉籍珍本所发思考。  相似文献   

7.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卷首的《序言》可反映作者的编纂目的.文章从《玉篇》首创“编者按语”、创立“异部同文”的互见法、开创中国辞书设立附录的先河等几个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编辑思想及留给后世工具书的编纂经验.  相似文献   

8.
《慧琳音义》是佛经音义的集大成之作,在文字、音韵、训诂研究及古籍整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但是,由于自身疏忽或专业局限,其注释中也存在一些疏误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归纳了该书疏误的主要类型,旨在提醒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此书时,不要轻信盲从.  相似文献   

9.
针对杨正业先生“《类篇》有古本和今本之别”的观点,本文从同名异书、字数统计、《类篇》编修原因、收字情况以及著录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辨正.最终认为,《类篇》并无古本和今本之分, “音义未详字被删去”是不符合事实的虚构,《类篇》原计字数比今计字数多,主要是由于编者字数刊刻失误以及统计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0.
慧琳《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是我国唐代一部集诸家训释佛经音义大成的佛典文献,也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大宝库。清末学者杨守敬《日本访书志》称之为“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并非过誉之辞。《慧琳音义》成书以后,即受到好评,但由于中土久逸,研究尚无从谈起,真正对它进行研究是在清  相似文献   

11.
原本《玉篇》残卷国内影印本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国内的四种原本<玉篇>残卷影印本作了具体介绍,并对各本之优劣异同作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学术研究中对<玉篇>残卷影印本利用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乐府群玉》增订与残缺情况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类聚名贤乐府群玉》选录小令的情况,可以推知它存在增订的情况,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及其后的各种校本,当源于增订前较早的版本;增订本早佚,《乐府群珠》保存了增订本的部分面貌,尤其是不同于今本的部分格局。《乐府群玉》选录贯云石等人的小令甚少,但并非残缺所致。此外,今本有三处具体可指的残缺之处;卷三、卷四是否存在残缺均有可能。这些都纠正了隋树森校订本前言对该书残缺情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通过《新修玉篇》发现一部金代早期重要韵书《广集韵》,它以《广韵》为底本以《集韵》为补充,内容与今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多有雷同。深入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它其实是荆璞《五音集韵》的底本。对《广集韵》的辑佚研究将可解决与《五音集韵》及金代韵书史相关的诸多问题。这一发现引起了学界注意,鲁国尧、宁忌浮、李子君诸位先生亦询问此书情况。鉴于此,笔者不揣寡谬,对《广集韵》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作了进一步考述。  相似文献   

14.
苏芃 《图书馆杂志》2006,25(12):74-77
《原本玉篇残卷》保留了大量的古籍书证引文,本文以其中征引《左氏传》为例,尝试探讨这些书证引文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笔记小说是对掌故笔记的通称.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是指1912年至1949年的掌故笔记,存量浩繁,佳作迭出.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所著的《辛丙秘苑》便是其中一篇.本文拟对《辛丙秘苑》(2000年6月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出版)作一粗浅评述,有不妥之处,望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6.
赵玉青  孙磊 《兰台世界》2007,(6S):62-62
笔记小说是对掌故笔记的通称。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是指1912年至1949年的掌故笔记,存量浩繁,佳作迭出。袁世凯次子袁克所的《辛丙秘苑》便是其中一篇。本拟对《辛丙秘苑》(2000年6月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出版)作一粗浅评述,有不妥之处,望学界同仁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太的<类玉篇海>是目前所知金代第一部大型字典.它开创了笔画检字法,每一单字均注明出处,收字亦极为丰富,因而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型字典的开山之作.<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是在<类玉篇海>的基础上,各自独立成书的.<新修玉篇>按不同音切分列不同义项的做法,亦为明清以来的大型字典所继承.另外,<新修玉篇>在俗字研究、字典修订等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类聚名贤乐府群玉》(下文简称《乐府群玉》)是现存元人编辑的四种散曲总集之一,是元散曲研究的重要文献。对其成书时间的确定,以及对其影响的考察,将有益于研究者关于元散曲创作的历史性想象,有利于呈现元散曲创作的部分历史原貌,从而便于学者对元散曲做出更为细致的研究。《乐府群玉》今有郑振铎藏心井盦抄本、吴梅校本、任讷校本、隋树森校订本等,皆源于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抄本,俱无序跋等可以直接帮助断定其成书  相似文献   

19.
大半生做新闻工作 ,深感我们有些文章不善说理 ,或板着面孔训人 ,或万千概念堆砌,或语言味同嚼蜡 ,或陈词滥调充斥 ,把本来正确的道理讲得令人昏睡。回忆平生所读之书 ,觉得说理能够使人入耳入脑的 ,《庄子》确有它书难及之处。于是翻检全书 ,粗作分析 ,把此书的说理方法作些归纳 ,供同好者参考。《庄子》一书 ,现存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的七篇 ,历代多数学者都认定是庄子本人写的 ,其余则被认为是庄子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一书的政治思想 ,有不少消极的东西。但文风汪洋恣肆 ,机趣横生 ,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说 :…  相似文献   

20.
清翟云升所作《隶篇》四十五卷,三续而成完书。《隶篇》一书是研究隶书,临写隶书的权威工具书,但该书初刻、续刻本的刊刻者、刊刻年份,各家著录存在许多分歧。其道光间刊行者仅有翟氏五经岁遍斋家刻本一种,至于所谓许梿、杨以增刻道光本,皆子虚乌有者。而光绪年间宜都杨守敬有《隶篇》重刻本,其刊刻时间于今也可确定为光绪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