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  相似文献   

2.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  相似文献   

3.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只看到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漂亮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差别是,乐观者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4.
乐观者总是在生活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却总是在机会中看到危难。有一位父亲,他想对自己的一对孪生儿子作一次"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于悲观。一天,这个  相似文献   

5.
乐观者总是在生活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却总是在机会中看到危难。 有一位父亲,他想对自己的一对孪生儿子作一次“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于悲观。一天,这个父亲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相似文献   

6.
乐观与悲观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郁。  相似文献   

7.
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人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位父亲想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给悲观孩子买了许多玩具,而把乐观孩子关进了堆满马粪的车房。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相似文献   

9.
父亲想对一对孪生兄弟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这么可爱的玩具,玩了  相似文献   

10.
话语     
《河南教育》2014,(5):3-3
积极的人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消极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忧患。——态度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1.
乐观与悲观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之友》2012,(10):44-45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  相似文献   

13.
积极VS消极     
赵胜琛 《高中生》2014,(3):33-33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次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次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08,(7):124-124
过分依赖别人的学生对于老师和学生本人来讲都是个麻烦的问题。一个过分依赖别人的学生让你花去很多的注意力,而对别的学生就会减少关注的时间。你把很多时间花在过分依赖别人的学生身上,其实并不一定总是有效。确切地讲,他过分地依赖于你(或者别人),限制了他自己的角色意识,减少了发展机会,对其社会发展很不利。  相似文献   

15.
在国庆长假到来之际,我们看到了A股市场出现了高位震荡调整,很多人也担心,在节后十九大会议结束之后,市场是否会转为下跌趋势?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现在暂时还得不到答案,而目前市场的短期调整是肯定的,但是市场的中长期趋势也并未遭到破坏,所以,我们认为大家对市场暂时不要过分悲观,认为“逢会必跌”.具体市场怎么走,我们觉得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相似文献   

16.
悲观     
悲观是一种瘟疫悲观是一种毁灭悲观时不要过分夸大你的悲伤在悲观的人眼里 ,永远没有希望在悲观的人眼里 ,只能看见平庸其实现实往往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也许悲观的人受苦无限 ,但前途也有限但乐观的人磨难无限 ,但前途也无限悲观@潘琦$武汉市武钢十六中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女儿教室的黑板上写着最小的一位数是1。而我在以前的教学中都认为最小的一位数是0。带着这个疑问咨询了多位教师,说法是各占一半,从网上查询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虽然给了答案,但说服力不强。最小的一位数到底是几,望各位同仁能给出一个大家公认的且说服力较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三态     
人生有三态,悲观、乐观与达观。 人生态度不同,眼中的世界自然也不同—— 悲观的人在山脚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径; 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 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到天广地阔。 悲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苦酒,清浊均苦涩。  相似文献   

19.
蔡燕萍 《考试周刊》2014,(60):178-178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师节卡片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师者如蚌,顽劣如沙,酿沙成珠。"它不仅准确地阐明了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贯穿于教育过程的深刻道理——宽容。"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与  相似文献   

20.
一、语言训l练的现状《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