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测定中华常春藤叶片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有效积温,建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回归方程,并根据方程绘制出对应曲线.经分析发现中华常春藤叶片的叶长优先伸长,并且叶长比叶宽先达到生长最大值,而最大叶长小于最大叶宽;叶片枯萎率随有效积温延续的变化呈"J"形曲线,而叶片衰老速度变化趋于钟罩型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遥感图像分形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分形特征的特点,分析了多种分形特征在对图像背景与人造目标的对应性,讨论了分形拟合误差特征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对分形特征量的模糊数学方法描述,研究了基于分形特征的人造目标检测方法.文章选择了多幅含有自然背景和人造目标的遥感图像,应用建议的算法进行综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检测人造目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及胞外聚合物动态积累和化学成分组成影响.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菌丝体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菌丝生长好于葡萄糖为碳源,生物转化率37.18 ~48.53%,菌丝(冻干)产量12.640.41 ~16.500.51g/L;以酵母粉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好于蛋白胨为氮源,生物转化率28.06 ~33.68%,菌丝产量9.540.79 ~11.450.73g/L.胞外聚合物含量在接种后的6 ~ 14d或6~ 20d均有一个平稳的高含量,在葡萄糖-酵母粉Gpy培养基中胞外聚合物含量(0.12 ~0.16g/L)明显高于以果糖-酵母粉Fpy培养基(0.11 ~0.12g/L).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胞外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而且胞外聚合物含量高于单糖组分的总和,是一种杂多糖.本研究确定可以利用果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菌体增量培养,同时利用葡萄-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胞外聚合物的增量培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中华常春藤叶片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有效积温,建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回归方程,并根据方程绘制出对应曲线。经分析发现中华常春藤叶片的叶长优先伸长,并且叶长比叶宽先达到生长最大值,而最大叶长小于最大叶宽;叶片枯萎率随有效积温延续的变化呈J形曲线,而叶片衰老速度变化趋于钟罩型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5.
荷叶离褶伞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玉米面;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碳氮比为16: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面200g/L,蔗糖15g/L,麸皮35g/L,酵母膏1.5 g/L;最适发酵条件:pH值7.0,温度26℃,接种量10%,转速160r/min;稳定生长期为接菌后6-8d.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矩形域上的分形插值数学模型,分形插值曲线曲面的MATLAB程序.应用实际的数据进行了分形插值曲线曲面的研究,并与随机生成法做了比较.这对直观显示复杂物体的几何形态,研究具有分形特征的地形地貌,断层表面和材料裂缝表面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中阈值影响着图像匹配的成功率,提出了一种阈值自适应的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对SIFT算法中的阈值系统地研究,发现检测局部特征点的阈值α和图像匹配时最近距离与次近距离的比值的阈值 β对图像是否能够成功匹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利用控制α的大小来检测特征点,生成特征描述符.再利用广义紧互对原型的基础上,自动调整 β的大小来控制匹配的对数,最后结合RANSAC和最小二乘法求出图像间的映射关系得到拼接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自动调整阈值和利用RANSAC剔除误匹配点,加快了图像的匹配速率,开发了全景图像拼接软件.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利用芦笋秸秆栽培白参菌的技术要点,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了多种配方进行菌丝生长和出菇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芦笋秸杆熟料栽培白参菌不会抑制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优化的配方生物转化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9.
分形几何诞生于1967年,用来处理局部形态与整体形态具有相似特征的“病态”几何图形,是一门新兴学科.2002年全国高中联赛第一试的14题的背景是较为简单的分形图形——科契雪花曲线.[科契——瑞典数学家]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在4种培养基Chu10、Chu13、BG11和BBM中的生长效应,测定其藻细胞在延滞期、对数前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4个生长期总烃、总脂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对数后期样本总烃粗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B.braunii AGB-Bb02在Chu10中的比生长速率较快、代时较短,藻细胞的总烃、总脂代谢累积量较高,Chu10可作为该藻株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该藻株在对数生长后期的总烃、总脂含量最高,可选为最佳收获期,其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粗烃组分主要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烯烃。  相似文献   

11.
利用颗粒成像技术对硫酸铝形成的高岭土和腐殖酸絮体在破碎后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絮体生长一破碎一再生长过程中,腐殖酸存在时会导致絮体分形维数减小。絮体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形维数随着粒径增加从1.60增加到1.80,破碎后絮体分形维数重新回到1.60。絮体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的分形维数跟破碎强度有关,较长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变化,短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和生长阶段稳定阶段一致。絮体破碎后重构不是生长阶段絮体分形维数增加的原因,而是跟絮体分形尺度不变性及存在多级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各向异性粒种扩散沉积集团的维数与多重分形谱.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粒种扩散沉积集团具有随机分叉、开放的结构,明显的多重分形性质.集团的维数与质量分布非均匀性随着各向异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尼龙6(Nylon6)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钠盐(PEMA)共混体系,此体系中两相是部分相容的,同时Nylon6又是部分结晶聚合物.因此,在相分离发展过程中,Nylon6中的结晶相也在发展.应用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跟踪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条件下分散相尺寸的变化,其变化具有自相似性,因而具有分形行为.还计算出分形维数D,讨论了分散相粒子平均尺寸dm与D的关系,在1~20min内,dm长大较快,即D增大,而后期变化缓慢.对于部分相容体系还证明相容程度与组成有关,在同一体系中D值越大,相容性越好;实验温度升高,D值增大.在Nylon6结晶相的跟踪中发现,在100℃时,随时间延长,D值基本不变,即体系具有自相似性,该温度下结晶链折叠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人口郊区化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理论,以上海为研究区域,结合统计分析、GIS分析技术,测算上海人口分形分维数,依据分形理论对上海区域进行人口分布和郊区化的分维刻画,探讨上海人口郊区化空间推进的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口分布分形维数的测算表明,上海人口郊区化以来,全市及中心城区的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有所缓和,人口分形性态呈现优化,但是上海人口郊区化目前还只是近郊郊区化,还没有发展到远郊郊区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栽培和野外生长睫毛萼凤的形态和生长表型可塑性.野生睫毛萼凤仙花的形态参数、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都高于栽培植株.睫毛萼凤仙花通过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形态参数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睫毛萼凤仙花适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催化剂的形状不规则程度 ,对其中进行的气 -固相催化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形状越不规则 ,催化剂的外表面分形维数越高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催化剂的利用率越高 .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形状不规则催化剂的通用 Thiele模数 .计算结果还表明 ,分形维数只影响通用 Thiele模数的数值 ,但在相同的通用Thiele模数下 ,催化剂具有相同的效率因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红外图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的快速最大熵的红外图像特征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DBC方法计算分维数,根据人造物和自然背景分形维差异,确定目标区域;最后,通过二维最大熵原则确定最佳阈值,实现对单目标或者多目标图像分割.该算法能够较好实现红外图像特征检测,有效抑制背景和噪声.  相似文献   

18.
分形维数的定义突破了拓扑学中集合维数都是整数的局限,从整数维到分数维,是数学理论的重大变革与发展.文章在研究分形维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递归算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几个分形集进行了模拟,计算出其相应的分形维数.从实验可以看出,这些分形集具有某种自相似的形式,一般分形集的分形维数严格大于其相应的拓扑维数.  相似文献   

19.
应用确定性混沌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下喷自吸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时序压力波动的局部混沌特性.结果发现,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反应器内局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值均大于零,并且呈现出与局部分形维数类似的分布规律.这些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内的流动行为呈现混沌特性,可以应用诸如局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局部分形维数等局部非线性特征参数从更深层上揭示多相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例如流区过渡及流动结构等.  相似文献   

20.
用分形理论对汽车变速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处理,提取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发现分形维数能够反映齿轮的磨损规律,可以对齿轮的磨损进行预测。同时试验研究了齿轮在磨损过程中振动信号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的变化与齿轮的磨损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