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生考试通讯》2013,(11):18-18
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是什么专阅卷教师如何依据阅卷标准给作文评分’一类作文的关键采分点在哪里……本栏目精选四篇辽宁高考优秀作文.特邀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阅卷教师.用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精析作文重要采分点.帮助考生破解考场作文高分之道。  相似文献   

2.
一、“人之常情”在哪里 今年天津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为“人之常情”。在搜狐教育“200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调查”中.有人评价:“题目不算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也并不易.需要考生有相当的‘人情味’.“情感’要丰富.文字表述也要‘人情人理’。搞不好很可能写得很像‘说教’.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停留在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只有写出“出彩”的作文.才能刺激评阅者的眼球向大脑传递“此文达到发展等级”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命题变幻莫测.让考生很难“碰中”,但总有一些话题是常考内容,比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2009年高考辽宁卷、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均涉及“诚信”话题。而高考作文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于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便成为考生的最爱,但这样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千人一面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考生语言表达过不了关。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强调:“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多年担任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也曾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  相似文献   

6.
“套话作文”是近年来高考阅卷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中,浙江省的阅卷专家、学者主张把那些写文化类的作文归结为“套话作文”。参加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孙如明老师在自己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中写道:“这种‘套话作文’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及其文章中的名言名句;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几十万考生写同一个题目,立意相近、素材基本相同、思路都很清晰,如果考生有优美的语言,那么就可以打动阅卷老师取得高分了。有位阅卷语文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还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  相似文献   

8.
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培训办法:让四百多位作文阅卷老师,在没有阅读“评分细则”的情况下,用一小时时间,独立完成一篇“高考作文”。题目就是考生们写的“拒绝平庸”。这在全中国,尚属首例,影响深远。正如总评阅人何永康教授在总结会议上所说:“经过此次‘下水作文’,回到教学岗位后,又可以带动其他语文老师,形成一种‘能说能写’的生动教学局面,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由于分值大而对考生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高考作文中,一些作文水平低的考生通过“套作”甚至抄袭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那么其结果不但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更可能误导中学作文教学。因此,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命题时都明确有“不得套作”的要求。“防套”成为作文命题的第一要务。同时,严厉打击“套作”也成为各省份在高考作文阅卷评分中的共同举措。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停留在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只有写出“出彩”的作文,才能刺激评阅者的眼球向大脑传递“此文达到发…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头戏。高考考生作文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高考作文失分存在几处“硬伤”。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五个字上面下点功夫: 1.显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是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了减少阅卷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高考考试说明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从而提高了检测高考作文的信度。“基础等级”的要求包括五个要点,其实质是对写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普通考生基本能达到的要求,属较低层次的要求。“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1.深刻透彻;2.生动形象;3.有文采;4.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文献[1]就2013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19题提供了下列高考后的反馈结果:“相当多的考生反映本题‘偏’‘怪’,解题时感觉非常‘别扭’,来自阅卷现场的统计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这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主观点明确,才能中心突出,进而给阅卷老师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最终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所以对于高考作文,考生一定要善于将其酿造成"二锅头"。考场失误大盘点(1)哑巴型,即整篇文章不出现一句主观点句。(2)慢绕型,即在文章前三段之内找不到一句有关文章中心的主观点句。  相似文献   

17.
《好同学》2002,(10)
2002年高考之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特邀请十多位“考生”进行了一次高考作文应试,他们中有作家、学者、名人,还有普通的中学生。在这次非正式的考试中,虽没有严格的监考,但进行了正规的阅卷。以下是“考生”聂卫平的“心灵选择”: (北京“考生”聂卫平:著名围棋国手.少年时代就痂谜于围棋世界,终成一代大师,但从未写过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8.
蒋玉军 《考试》2003,(12):4-5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幽默的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2001年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其间,读到了不少赏心悦目的佳作,也碰到了不少确有毛病的文章,现将一些典型病症归纳并例析于后,以期对广大师生在作文训练和备考时有所帮助。一、题意理解欠准确今年的作文题目沿承了前两年的话题作文模式,要求考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按理,题目的要求非常明确,审题的难度几乎没有,可是,在阅卷中,我仍遇到极个别的考生所写的内容不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或把  相似文献   

20.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考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