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它要求教学过程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恰当的课堂设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优化课堂设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适时运用“变式教学”有助于构建生态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变式有利于课堂生态的整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变式有利于课堂生态的多样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沙龙式”有利于课堂生态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3.
聆听孩子的教育需求,关注孩子的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实施,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变“教育规则”为“教育对话”,以生活为背景、以生命的全程发展为背景,以个体的完整生命状态为背景重建数学课堂生活,让数学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袁军辉 《教学随笔》2009,(10):28-29
在上课的过程,发生“错误”,即教学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这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灵活把握、合理有效地处理这类“错误”。其实这些课堂随机生成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一种机遇,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机智变“废”为“宝”的。下面笔者结合几节优质课例谈谈妙用课堂随机生成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李顺刚 《考试周刊》2012,(17):149-150
我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已近十五年,现在谈谈我对高效教学的认识和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大家交流分享。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6.
赵西友 《考试周刊》2013,(71):147-14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节课都有可能产生生成性的问题.老师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变生成性的问题为有用的课堂资源,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本文主要从“意外”不可避免,善于利用“意外”,使课堂变得精彩,用机智处理好“意外”等方面阐释如何处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有效.  相似文献   

7.
用课程标准理念改善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实践中笔者感到:要适应新课程,“变”是必然的。变备课方式、变课堂结构、变评价方法,使数学课堂鲜活起来,是笔者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伏小卫 《教师》2015,(10):100
改变中小学应试教育弊端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打造高效课堂,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基础教育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理想结合,它源于高效学习小组的打造。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要变“活”,变“动”,成为生命课堂。生命的本质在于“动”,要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就要摸准学生的兴奋点,找出学生的动情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主角,让每颗心都有飞翔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明晰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预设、精彩的课堂生成、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谢丽海 《湖南教育》2003,(10):53-53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在台下洗耳恭听,“默默聆授”。课堂成了教师尽情发挥演讲才能的讲堂,学生自身的思维空间受到压抑,丧失了性格各异、特色独具的自我。洪镇涛先生曾大声疾呼,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全盘授与”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授”为“研讨求索”。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协进课堂”是化学新课改所期待的一种生态课堂模式,它变革了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真正置于了课堂的中心。文章从“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展示共学、点拨评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进课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4.
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着眼于“高效”的宗旨,让课堂变沉寂为活跃、变浑沌为清晰、变单一为多样,一直是我校师生对课堂的不懈追求。然而,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同而差距很大,不能让每一节课都有效;大多数教师教得苦,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累,  相似文献   

15.
史小娟 《考试周刊》2012,(22):38-39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老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思维训练的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时空;把“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佩玲 《江苏教育》2013,(10):26-28
听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变听课为观课,采用课堂观察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可以从“明确质量标准”“掌握课堂观察技术”“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培养课堂观察合作体”等方面培育诊断性观课系统,结合课堂观察的过程管理,形成学校独特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使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走向精细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学开放式音乐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变“以技能训练为主”为“提高音乐素质为主”,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师生互动,提高音乐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是贯彻小学“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需要,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2011年施行新课改以来,高效课堂作为对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在一节课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而相应的,原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节奏也要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学习节奏。如何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节奏呢?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相似文献   

20.
何敏 《政治课教学》2012,(12):50-52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课堂高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催生高效课堂。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表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会“主动”激发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生动性,指的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生乐在学中,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指的是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从而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一、优化情境,激发兴趣,催生主动性课堂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催生主动性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