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出版史料》2005,(2):80-80
著名漫画家丁聪在《初试画笔》一文中曾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他说:“现在我已经八十八岁了,但是我画上的签名仍然是‘小丁’,很多人对此感兴趣,问我为何签‘小丁’。刚开始画画时,我签‘丁聪’,因漫画尺寸一般都不大,‘聪’  相似文献   

2.
找乐子寻开心是人性也是本能。网上一款开心农场"偷菜"的小游戏,让全国几百万的玩家天天乐此不疲。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女士,迷上了"偷菜",无论上班或在家,她随时去"偷",且时刻防"偷",深更半夜"偷菜"也是常事。几天前外出,宾馆没有电脑,她心烦意乱,像丢了魂一样坐立不安。匆忙处理完公务,一头钻进网吧"偷菜"!  相似文献   

3.
如今是"读图时代",其实也是"读题时代",一张报纸、一篇报道有一个"跳"得出来的标题,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4.
耿伟  张晋 《新闻传播》2010,(4):11-12
"今天你戴‘围脖’了吗?"这句诙谐的网络提问,形象地说明"围脖"正在窜红,脖友迅速蔓延。"围脖",乃"微博"的谐音也。微博,许多人称其为微型博客、一句话博客,因为它的长度在140字以内,通过电脑网络将文字、图片等讯息传至微平台以及博客、SNS,分享给其他"脖友",这显然是新闻传播的"新型武器",不能不让报媒注意这一"新媒体黑马"。  相似文献   

5.
杨胜 《新闻世界》2010,(9):58-59
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随着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新闻言论成为媒体竞争的新宠,不断创新变化的新闻评论日渐也成为晚报都市类报纸赢得更多读者的一柄利器,越来越受到都市类报纸的"重用"。近年来,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一直不断地创新,表现在内容上渐趋"新闻化",指向上渐趋"本地化",形式上渐趋"平民化",写手上渐趋"草根化"。但一些弊端也已显现,如评论员中罕见记者,版式趋同呆板等。  相似文献   

6.
去年6月,钱江晚报手机客户端初试啼声就获得不少好评。从第一步的"从无到有",到力争"从有到优",一年多的时间,已进行了两次优化改版,用户安装量也达到了近10万。  相似文献   

7.
“宫”制     
"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瓷器门"……一系列事件,把北京故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断在评论和审视着北京故宫,并追问:故宫是否也到了需要改革的"最危险的时候"?没有皇帝的故宫更神秘。从"失窃门",到"会所门",再到意外损毁瓷器,如果不是"网友曝",恐怕仍然不为公众所知,故宫也因此屡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8.
秦栋 《新闻世界》2012,(7):238-239
在中国的武侠文化中,"武德"是侠义精神的核心,而要探究武德的解释,则还须追溯到中国的"心性论"上。中国文化信奉"性善论",认为人本性上是善的,恶只是由于后天环境所致,所以中国动作片中就有了一种对恶人和恶行劝诫的意味。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主张"人性本恶",认为对人的劝诫是上帝的"恩典",所以美国动作电影中也就没了中国电影中那种宽恕和劝诫的和风细雨,而是一种"杀之而后快"、"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9.
在教材争论问题上,法官裁决奉行的是民主政治关于"好生活"的原则,那就是多数人说了算,但同时也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法律有欺软怕硬的特点,一方面是所谓的"法不责众",害怕多数人,另一方面是欺凌少数人。少数人只要被说成是"极少数人"或"一小撮",再有理的正当要求,也会被说成是"无理取闹"。  相似文献   

10.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之年的倪光南院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身着一件深灰色的夹克衫,戴了一副无框的厚片眼镜,精神矍铄,笑声爽朗,很是健谈。他没有专家的"严肃",也没有名人的"气派",在倪光南院士身上,更多的是一位学者的儒雅风范,一位前辈的和蔼可亲,办公桌后方的橱窗里密密麻麻地排放着各类书籍和荣誉证书与聘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探讨媒体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对影视红人陈晓旭去世的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事件",从中可以窥见当下重提媒体社会责任的必...  相似文献   

12.
吴国桢 《新闻窗》2013,(6):20-21
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的竞争压力下,平面媒体向全媒体、数字化方向转型,成为其在未来发展中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全媒体框架下,报社不再是"报纸社",而是"报道社",报业也不再仅仅是"报纸业",而是从"报纸营销"转向"内容营销",内容从单一的报纸发布转向多样式、多手段、  相似文献   

13.
山水 《新闻前哨》2011,(2):96-96
"一发不可收拾"与"一发而不可收",两者言相近、形相似而义相远。"一发而不可收",意为一经发动就不能停止。在具体语境中,句前往往已述一事,以此为发端,一经发动而不能停止,这种停不下来,往往含有主观上不能、不可之意,与古汉语中也表示"不能"之意的"不得"有区别,"不得"是指客观条件不允许(停下来)。  相似文献   

14.
魏国荣 《军事记者》2013,(10):64-64
近读一文,印象颇深。新闻题为《做得好,"忠孝"也可"两全"》,文章以开展讨论的形式,讲述了南京军区某通信团官兵如何努力"忠孝两全"的故事,读罢感怀动心,暖流涌动。世人皆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有些新闻报道为突显主人公为国尽忠的高尚品质,经常以其不能为双亲尽孝作为反衬和渲染,让观者心中五味杂陈。可这篇新闻以独到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15.
宋奕 《视听界》2010,(6):89-90
如果说,电视新闻栏目从名牌到品牌打的是一场"攻坚战",那么,电视新闻品牌的提升则是一场"持久战"。 一、由"量"到"质",体现新闻内容的深刻性 新闻的特点为"短、平、快",即篇幅较短小、报道手段较平实、报道速度较快。目前江苏大多数电视新闻品牌栏目都遵循这一原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道最多的消息。这既体现在主持人语速的紧凑、快捷上,也体现在每条新闻的时长越发缩短以及画面剪辑的节奏变化加快上。  相似文献   

16.
商人"私征"土地,村官代人"买地",国土局长"炒地",市长"授意"圈地,事成之后半路又杀出一个"黑吃黑"的副书记。围绕一块1000多亩农村土地,东方市上演了一场官场黑色幽默剧  相似文献   

17.
很久没找到兴奋点的电视综艺界,今年由于相亲节目的异军突起,似乎又重回当年超女时期的热闹。除了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正在为难分高下的江湖地位而暗中较劲之外,越来越多竞争者也加入到争吃蛋糕的行列,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冷静的分析者会从社会心理和观众猎奇的角度解释"相亲热",但随着场内场外不断爆出争议性话题,舆论对相亲节目的审视越发附带疑惑。因为"艳照门",因为拜金女盛行,因为"富二代狂言",因为婚托,因为造假……激烈的批判者,给相亲冠以"炫丑"和"逐臭"的标签;温和的评论家,也抛出一顶沉甸甸的"文化危机"帽子。一时间,相亲之"火",引来相亲之"惑",甚至几乎惹出相亲之"祸"。相亲节目何以会火?负面舆论因何而来?是否已成强弩之末?学界业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见解。我们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不同的认知以达到兼听则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投票通过了改革方案,但改革的对象,其实不是我们"十月,一项酝酿了五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深圳大学正式实施。改革结果如下——校长章必功表示自己可以"不要正厅级",但这不能由他决定;教授们期待着"教授治校",但现在却"从教授变成了‘教授工'";号称打破所有人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举办展览经验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场馆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教育发展要求懂得如何"管理学校",城市建设要求懂得如何"管理城市",同样,公共图书馆展览场馆的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提出"展览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