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目标 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方法:今天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道理想的含义和理想的作用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明白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知道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懂得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了解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认识当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7,(1):84-87
【考点预测】1知识:(1)理想的含义、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2)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3)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4)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4)终身学习的意义。2.能力与活动:(1)具有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与能力。(2)觉察自己面对压力的各种反应,具有能够全面、客观认识学习压力的能力。(3)具有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自我期望的能力。(4)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的能力。(5)培养接受新事物以及与团队合作的能力。(6)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紧张的学习中,高三学生经常承受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高三学生学习中的“拦路石”。如何搬走这些“拦路石”,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应关注的问题。“拦路石”之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为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前途的焦虑。高三学生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2…  相似文献   

5.
刘玲 《新高考》2011,(4):63-63
许多学生面对考试,往往只重视知识的准备,却忽视了心理的准备,其实在考前作正确的自我调整,使自己保持一种稳定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一、缓解考试焦虑,优化情绪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精神上和学习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一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  相似文献   

6.
考试时紧张焦虑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考试焦虑对学习、考试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一定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真态度和精力的投入。但焦虑水平过低或过高义会对考试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焦虑水平过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考试焦虑是学生对考试情境的一种紧张的类似担忧的反应,对学习、考试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事实上,适度的焦虑会促使学生更认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主动地思维,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而且,经常体验一定程度的焦虑并获得成功的应付经验,可以提高一个人心理的抗压能力.然而,过度的或长期持续的焦虑不仅干扰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帮助学生分析考试焦虑的原因,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问: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常常看不进书,怎么办? 答:在考试前看不进书,主要是因为考生情绪过于焦虑,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所致。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压力过大,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如果焦虑过度,建议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心理问题,大多是态度问题,改变了态度,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奇特效果,甚至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考试时紧张焦虑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考试焦虑对学习、考试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一定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真  相似文献   

10.
考试焦虑问题在我国中学生当中出现得相当频繁,因此考试焦虑问题在中学教育界以及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考试焦虑是在中学阶段最常见的负面情绪反应,因为中学时期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以及学习内容、方法的变化。甚至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的压力,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让学生产生考试焦虑问题。本文以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由于学习和考试的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恋爱受挫等等产生焦虑、烦恼、敌意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克服,就会危及青少年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指导他们掌握调控情绪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活动背景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紧张和焦虑。为帮助学生缓解因考试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考试的压力,设计了本节活动课。活动目标1.教给学生考试技巧,提高应试技能。2.让学生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文娟 《考试周刊》2012,(41):166-168
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自己所爱,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部分是课程负担过重,加上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还有各类证书考试及升学带来的应试压力等。适当的压力可以带来动力,但许多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高职大学生在考试不理想后显得力不从心.不知所措。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高职学生在考试不理想后很压抑,长期处于强迫、焦虑的紧张状态.极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地调适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问题.是学生和家长.更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对520名高中生进行测评,利用SPSS17.0对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考试焦虑对学习投入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t=-4.899,p<0.001,t=2.056,p<0.5),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有正向的预测作用(t=2.352*,p<0.5)。结论: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考试焦虑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许多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地调试一下心理状态,有可能会克服考试焦虑,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张青梅 《课外阅读》2010,(11):93-93
当前中国的学生存在七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教师压力、同学朋友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家庭压力、父母压力及自我压力。这些压力都会让学生在考试当中产生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学生在考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归因倾向的代际传递及其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对259名12~14岁的在校初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填写了考试焦虑问卷,家长和学生分别填写了多维归因量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失败的运气归因倾向,在家长对失败的运气归因倾向和考试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生对失败的环境归因倾向,在家长对失败的环境归因倾向和考试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对于青少年来说,家长的运气和环境归因倾向对青少年的运气和环境归因倾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8.
周柳根 《职教通讯》2012,(30):44-47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职校生考试焦虑的特点,分析职校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及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职校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较高,大多数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考试焦虑;职校女生的考试焦虑极其显著高于男生;三个年级学生的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二年级学生考试焦虑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职校生考试焦虑与成绩目标有显著正相关,与回避失败有非常显著正相关,与一般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职校生成就目标取向中的"回避失败"、自我效能感中的"一般性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一直都是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一考定终生"。近年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可是由于大的环境没有改变,高考制度没有改革,又加上家长、社会等因素使得青少年在学习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为了逃避考试,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可以说每个学校都曾有过自杀或自杀未遂现象。由此可见,青少年考试焦虑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目前学业成绩的不理想导致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