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唐一代,杜甫的题画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其题画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对韩干画马提出了批评。宋代蜀人苏轼对韩干画马的审美观与杜甫的观点则针锋相对。本文从杜甫的题画诗说起,对杜甫苏轼二人书画艺术的审美观以及二人艺术审美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到某小学听二年级的语文课。老师在教学生字“眉”时,让学生把“眉笔”一词抄到本子上去。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几乎百分之百不知道“眉笔”为何物。这不禁使我想起了韩干画马的故事。据说,唐明皇要著名画师韩干画马,并说:“你可先去御府看看我收藏的马画,可画得更好些。”韩干答:“不用了。陛下马厩里有几万匹马,它们都是我的老师,我还是先向它们学习吧。”于是他一头扎进御厩,边养马,边观察,边揣摩,终于画出了至今驰名中外的名马图。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首论画诗。苏轼(1037—1101)是宋代杰出的诗画大家。他从韩干所画马和李伯时所画马的比较中,阐述了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绘画主张。李公麟(伯时)是苏轼的诗画好友,两人诗画交往甚多。伯时画马神情俱在,深得苏轼好评,所以全诗充满了对他的赞扬。诗的开头两句,写苏轼深居官府为公文缠绕的烦恼心情。“如乱丝”三字,形象地表现了他对繁杂政事的厌倦情绪。但当他看到伯时笔下那些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骏马,便立即为其“势与落日争分驰”“奋迅不受人间羁”的神态所感动,精神为之振奋起来。接着以汉对盛产西域的“天马”为喻,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Z1)
戴嵩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田园风景画,特别以画牛著名,与韩干画马,并称“韩马戴牛”。一次,他画了一幅斗牛图,许多人见了无不拍手称好,但一位牧童见了哈哈大笑起来,问他笑的原因,牧童有根有据从容不迫地说:“牛斗力时,尾巴是夹在两股之间的,你这里却画成摇着尾巴,  相似文献   

5.
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是古代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它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马作为艺术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国画典籍,有关鞍马画的作品随处可见,它拥有广大的创作者和无数的欣赏者.然而,专门论及鞍马画的著作和论文却十分少见,这不能不算是美术史研究上的一件憾事.本文不揣浅陋,试图从鞍马画的发展史及其审美价值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针对韩干画马与唐朝当时虚浮的画风提出了“画骨”之说。此后遭到画史画论家张彦远的曲解与讥评,鉴于张的权威地位,后人多踵其说,认定杜甫不懂绘画艺术。因此从杜甫“画骨说”提出的背景、内涵及意义影响兼与诗歌、书法方面的观点加以比较研究,并由此探索杜甫的审美倾向,以期澄清艺术史上这宗错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留白与布景     
王君 《考试周刊》2010,(5):45-47
鞍马是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本文作者撷取中国鞍马画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几幅作品,通过艺术作品画面图式及技法空间、审美情趣等角度的分析.解读画家如何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创造出自己需要的意境、氛围.从绘画本体上分析画家对有背景的马和没有背景的马所作的不同处理方法,并结合创作实践分析这些作品对作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画家画马通常先画马头,最后画马尾巴。日本文学家小泉八云却在京都看到一个画家画马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次画马总是空着马头,先画马尾巴。他画出来的马栩栩如生,非常出色。从马尾巴画起,可称得上是“逆画”了。  相似文献   

9.
社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针对韩干画马与唐朝当时虚浮的画风提出了。“画骨”之说。此后遭到画史画论家张彦远的曲解与讥评,鉴于张的权威地位,后人多踵其说,认定杜甫不懂绘画艺末。因此从杜甫“画骨说”提出的背景、内涵及意义影响兼与诗歌、书法方面的观点加以比较研究,并由此探索杜甫的审美倾向,以期澄清艺术史上这宗错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以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竹石三科绘画为中心,探讨赵孟頫的出处与绘画的关系。赵孟頫喜欢画马,善于画马,源于他对中国唐宋以来文化高度繁荣的追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赵孟頫是通过画马而谄媚于元廷;追慕陶潜,却选择了朝隐生活,是赵孟頫出处矛盾的表现;以竹自喻,以竹比德,融文人气节于画卷,是其寻求精神解脱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