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必须扫除学校教育的内部制度性障碍的阶段,因此重新审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校长的职位权力进行重新解析和重新构建已经是当今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组织的角度,探索和分析了我国校长职位权力的本质,并澄清其组织和个人的来源;同时通过对校长职位权力的内在属性进行公共管理角度的剖析,确定了职位权力的公共性本质.  相似文献   

2.
1862年,为适应当时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的需求,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从组织分析角度看,京师同文馆属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范畴。作为一个组织,京师同文馆具有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又有横向的部门结构,还包括职位或角色结构。具体而言,京师同文馆组织层次结构分为管理决策层、管理执行层和教学层等;组织部门结构包括各外文馆、各科学馆以及各教辅机构等;组织职位或角色结构包括总管大臣、专管大臣、监察官、提调、总教习、教习、帮提调、助教、副教习、翻译官和纂修官等。它们构成了京师同文馆整体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晚清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变迁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和团队是群体形成的两种组织方式,两者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现状来看,教研组所形成的是部门.由部门转变为团队,既需要教研组内部围绕"多人一科"和"参与研究"进行组织结构重构,也需要学校整体围绕"多向沟通"和"基层自主决策"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相似文献   

4.
组织情境的伦理特征是组织成员道德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推而论之,学校组织的伦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教师的道德成长。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表明,高度分工、弱关系的学校组织结构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制度滞后的学校组织文化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要促进教师的道德成长,就必须对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特征进行改造,以团队任务分工为主导,重构有德性的学校组织结构;以团队制度创建为主线,重建有德性的学校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5.
徐涛  孟艳  李亮宇 《华章》2007,(9):12-12
随着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管理环境的变化,以职位等级为特征的职位薪酬体系的弊端已逐渐显现,支持扁平组织结构的宽带薪酬体系正在形成和应用,于是一种新型的薪酬制度出现了,它就是宽带薪酬.本文以贵州交通科研所为例,来说明宽带薪酬在企业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学校组织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冲突,无效的冲突管理会削弱组织的健康,有效的冲突管理则能够增进组织的健康.学校管理者可通过建设学校组织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构学校组织等措施进行冲突管理,以达到提高组织绩效、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要关注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的调整,来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对现代学校的新要求。因此,学校内部的管理结构的重构,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领导班子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其组建应当注意以下结构特性。 职位结构的匹配性。学校在组建领导班子时,首先要按照学校的规模、任务来确定学校领导职位的数量,然后配齐相应的人员,特别是要配好起着主导作用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校领导人员的配备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出现人浮于事,政出多门等现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质量管理作用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学校教学管理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管理,在内容上包括人与活动两个方面,这种管理活动的基本结构应是以人的管理为主的组织结构,而活动过程应该是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过程.因此必须挑战长期以来教学质量管理所基于的一些理念,并且重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10.
学校存在功能性和功能紊乱性两类冲突。在确定冲突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建立扁平学校组织、加强信息沟通来减少功能紊乱性冲突;通过建立竞争性的组织文化、重构学校结构、运用多种管理艺术来增加功能性冲突,从而使学校冲突成为学校创新变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新平 《学科教育》2014,(1):101-108
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又如何看待这些年所进行的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三所学校(A小学、B初中和C高中)的三对组织结构图标明了三校十年间在高层管理职、中层管理职、低层管理职及基层员工职上发生的系列变化.一方面,三校在在组织结构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即随着学校由小学向初中再向高中的递升,它们在组织结构变革的范围、力度方面呈现出反向的递减趋向;另一方面,它们在走向分部化与分层化方面又表现出愈加明显的共同性.由此带来的学校组织的复杂化、集中化与正式化问题,亟待从多角度予以反思和定性.中小学组织结构变革,本质上取决于人们对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类型的根本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当前,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职业学校的效能低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职业学校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应该重视对职业学校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建设,使其为提高职业学校效能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和发展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组织的现实状况已凸显出与教师专业性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进行变革。从学理层面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的理想样态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成事"到"成人"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学术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专业取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思路。辽宁省实验学校引入学术管理机制,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探索。学校通过增设学术型组织,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给教师领袖增权赋能,实现了校本教研的顶层设计和集团化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基于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发展。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个人知识的意识程度、共享知识的主观意愿和认知结构,教师个人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等是制约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管理策略包括:构建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开发团队学习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区别于公司和政府组织,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样一种二元权力系统,两种权力配置中的协调问题是影响其组织能否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民办高校为案例,剖析了这一组织结构的特点,指出中国民办高校的非对称的二元权力系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校管理民主化和职业化是从制度上保证学术自由、强化学术权力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走向合作: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与合作是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但过度竞争的学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偏离,组织结构的异化,组织文化的缺失和学校竞争的失范等负面效应。应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内涵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摒弃过度竞争意识,构建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发展框架,对学校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进行组织再造,制定基于合作的教育政策,建立学校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建立扁平化学校组织结构,优化学校领导的角色与行为,以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on transfer has alerted us to the anxieties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as they move from a smaller school to a bigger school, and how the sudden differences in space, size, and their own position within a large organization can affect their identities as learners.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in their first year in secondary school,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that students see as important in moving from the primary school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Three topics are discussed: freedom of movement, seating, and classroom display.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高校工会组织要准确定位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变革集中在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独立研究科与研究生院大学的创设以及新型专门职研究生院的设置三个方面,体现了研究生教育重点化、多样化和职业化的趋向,对日本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组织结构研究一直是组织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组织结构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组织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放大学的组织结构是指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的引领下,在职责职权等方面分工协作的体系,具体包括开放大学组织的分工形式、层次等级、分校组织架构、权力划分、协作机制等内容。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组织环境、组织特征、组织架构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共性。由于所处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分校组织构架、内部治理模式、学科组合方式、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配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探讨和解决开放大学的体制机制等问题已是不争事实,这首先需要从组织结构层面对开放大学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我国开放大学应充分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组织环境方面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进程,在分校组织架构方面强调分权管理和合作共赢,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在学科组合方式上探索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