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确定体育课结构的理论依据体育课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才能达到如期的良好效果。当人体开始运动时。机体有一定惰性,克服人体的惰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消除人体运动的惰性过程,是人体各器官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静止状态逐  相似文献   

2.
前言 按摩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已广泛在民间流传。它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按摩的医疗作用较多,如:防病健身的“保健按摩”,可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用于运动实践的“运动按摩”,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用于临床治疗的“医疗按摩”,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按摩是一种以医生双手在人体的一定部位,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被动地活动肢体和关  相似文献   

3.
评价各种体育课不同教材内容的生理负荷强度,评价高校体育课课质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运动生理学,对全国部分高校458名“标志学生”的体育课进行生理负荷强度的监测,建立不同教材内容的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分布模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改革成果,从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的角度,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4.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运动竞技能力的维持和改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恢复措施。疲劳的累积会限制人体在训练和比赛时机能水平的充分发挥。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而且新的训练负荷往往都是在身体疲劳还没得到消除时就又开始了。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尽快地使疲劳的机体恢复到正常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按摩是一种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一、运动前的按摩运动前按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的按摩,目的是为了促使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赛前状态,通过按摩使柔韧性和…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中的适量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体育课的任务有三方面,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认为,其中增强体质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最本质的问题。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体只有在有一定负荷量和一定持续时间的情况下运动,才能有效地发展人体各系统的机能;只有经受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对人体发展起积极作用。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客观上就是衡量体育课是否有锻炼实效,是否有锻炼价值的主要指标,也是检验体育课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这个课题,对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和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准备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用心率来反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强度。但是如何系统运用心率训练的知识为体育教学服务目前还很少。本文将系统地阐述心率训练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各种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运用心率知识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这对于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让体育课中的教学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整个学生的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可以了解呵护心脏的重要性。一、心率的概念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心率是反映心脏跳动频率的快慢,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10次/分~170次/分)与吸氧量、人体做功能力呈…  相似文献   

8.
绪论一、拟述运动生理卫生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运动生理卫生的研究对象是中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保健方面的问题。运动生理卫生的内容包括:1.人体解剖生理的概貌,2.人体运动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基础,重点在于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形态,生理特点以及中学体育教学训练中的一些问题。3.简单介绍运动中常见的伤病知识以及急救处理的方法。4.简单介绍运动按摩,体育卫生和身体  相似文献   

9.
邱燕春 《体育世界》2014,(11):82-83
运动按摩是体育运动与传统按摩相结合,运用于体育实践过程中,用于提高身体机能、预防运动损伤、消除身体疲劳、进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物理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实践表明,运动按摩在体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运动按摩在体育实践中的生理、心理作用出发,详细阐述运动按摩的手法,并分阶段讨论运动按摩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练习情绪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情绪.是指学生在体育课的练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在体育课中,当学生练习情绪高涨时,课堂中表现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练习中一丝不苟,刻苦认真。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则表现心不在焉,萎靡不振,练习不认真。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可能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探索和研究学生在体育课中练习情绪,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1.1自身的身体素质对情绪的影响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运动量的变化要引起人体需氧量的变化,它通过心脏活动的变化反映出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脉搏频率的快慢。因此,把测量脉搏频率的变化作为评定体育课运动量的方法,是简便、可靠的。但是,只把测量的数据单个地或者绘成脉搏变化曲线图进行评定,尚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因为,实际测量的脉搏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从图中难以直观地确定体育课的运动量大小。同时,也不能以某一次脉搏频率达  相似文献   

12.
按摩推拿是我国传统医疗养生方法之一.多以手法为主,是广泛用以治疗疾病简便而适用的方法.在按摩推拿过程中在掌握“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手法上点、线、面3个方面与人体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采用灵活巧妙的运用方向、速度、力量的3要素进行按摩推拿,能对人体各脏腑疾病产生事半功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率是灵敏地反映人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它是目前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作为研究学生体育课不同练习的运动强度和适宜生理负荷量,以及评价运动训练或体育课运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根据对北京市174中学及铁道附中的153名13岁至17岁男女生在定量负荷下心率的变化情况,用间接法推算其能量消耗,探讨中学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体生理学和保健学角度出发,阐释太极拳运动对身体系统的按摩作用。太极拳的螺旋缠绕运动,能对全身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牵拉、拧挤和压摩。这是一种自我按摩,能够舒活经络,通畅气血和调整阴阳平衡,加强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15.
冬季是体育课教学运动外伤的多发时节。原因是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处于潜伏闭藏状态,人体的肌肉,韧带、关节等都比较僵硬,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肌肉韧带的拉伤,皮肤擦伤,关节挫伤等外伤。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冬季体育课教学运动外伤的发生呢?我以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增强体质。假如出现外伤,不仅有损于身体健康,也必将给工作与学习带来  相似文献   

16.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教学工作以来,一线体育老师比较注重模块内运动技术的教学,轻视或者忽略了体能练习。但是,没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课不足以支撑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一定强度和内容的体能练习也不能为专项技能学习服务。因此,应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一定强度的专门设计的体能练习,并且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门的体能练习课,  相似文献   

17.
中专女生在体育课中不爱运动,往往显得消极与被动,给教学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中改革传统教法,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激发她们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中专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按摩不仅仅应用于防病治病,而且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运动按摩体系。本文就运动按摩的生理生化效应作一简述。一、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效应的影响正确而合理的运动按摩给机体一种有效的良性刺激,不同的运动按摩手法或同一手法的不同刺激强度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并且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叩打、重推摩等手法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用轻推摩、轻揉等手法促进神经系统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对竞赛运动员不同阶段的按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4):31-31,36
按摩具有调节内脏功能、增强体质、舒筋活络、宣通气血、解除痉挛、镇痛移痛、活血化瘀、消除肿胀等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按摩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的调节支配机能,提高人体运动感知的敏锐性和内在表象的清晰度,稳定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但在运动竞赛中  相似文献   

20.
<正>在体育课的运动技能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以及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根据体育课的具体情况,适当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倍增学习兴趣或加深对运动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必须玩中有学,学的是与身体运动相关的内容,否则就是娱乐游戏。情景化教学必须景中寓意,激发出学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