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效益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尤其是质量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经济效益、耕地保护外部性、农业生产自身特点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并从增加耕地生产的经济效益、外部性内部化、政府引导、土地产权调整以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措施一直是各国用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内涵;随后论述了我国现行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措施,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和粮食综合补贴制度.最后,论述了美、日、欧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措施.并论述了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形势下,国家开始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但是与之配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从休养生息的要义解析、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耕地保护制度的演变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脉搏所在。并从耕地的时空格局、耕地质量、耕地安全与激励机制等四个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耕地保护转型总体框架;从生态整合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视野,构建了耕地永续发展生态格局路径框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实际工作的实施,促使我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总体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法威  舒帮荣  龙开胜 《资源科学》2009,31(8):1386-139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居民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给土地利用带来了严峻挑战.运用现代宏观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以1978年~2007年数据为基础.分析城乡消费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①城乡消费是影响耕地数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短期波动也较小,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为7.30%;②城镇居民消费是耕地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却要弱一些;两者对耕地数量的影响方向相反并且持续时间也不一样,同时来自城镇居民消费的冲击对耕地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约为23%,农村居民消费的解释水平约为4%,而来自耕地数量自身波动影响的解释水平超过70%.本研究对城乡消费与耕地保护相互作用的辩证分析与澄清,有助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保护耕地,从而减少行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土默特右旗耕地保护的现状,提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相衔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实施占地补偿制度;依靠科技水平管理耕地;加大宣传力度等,从而使土默特右旗乃至包头市的耕地得到保护,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藏将迎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给耕地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分析了西藏耕地资源的现状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并就应对城市化所应采取的耕地保护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总被引:91,自引:12,他引:79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可能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该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力图揭示我国经济增长中耕地非农化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型关系,并通过对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损失的分析,验证了这个假说。基于此认识,作者提出现阶段协调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调整方向: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等,为耕地非农化的公共政策调控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应从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主要包括土壤培肥行为和对弱质耕地的改造行为等,这些农业生产投入和经营行为都有利于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农地流转制度是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重要创新,它是现阶段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对完善耕地质量保护视角的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制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效应、影响路径及发生机制等内在机理,采用湖南省13个地市的田野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初期阶段,农户在转入地上实施更少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但随着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和完善,转入地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会有所增加;家庭特征如人口数和地块特征如细碎化程度等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有一定的影响效应;政府补贴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针对该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策建议:积极落实和推进农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市场化建设进程;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给予补贴或奖励;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的惩罚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困境及科技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重要补救措施。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耕地后备资源枯竭、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占用耕地需求居高不下的困境,地方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破坏生态等异化行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在耕地保护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刻理解我国人地矛盾的长期性、极端性和复杂性,明确耕地占补平衡在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国土空间、促进均衡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全社会耕地资源认知水平,加快形成以耕地质量和产能为核心的占补平衡新体系、差异化耕地占补平衡调控机制、生态优先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技术体系;实施中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重大科技行动,强化耕地资源全要素监测监管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我国耕地保护监督的科学决策与智慧管理水平,支撑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治理的文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公司治理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后仍然问题多多,丑闻不断、治理低效,其背后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每种公司治理模式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忽视了文化的影响.制度实施的效率也与制度与文化的匹配程度有直接关系,我国文化的"消极"因素的影响是我国公司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公司治理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辉 《大众科技》2005,(12):263-264
文章就我国现阶段公务员的考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中得出考核中出现不公平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杜绝公务员考核制度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通过全文三大方面的阐述,文章认为,努力使公务员考棱制度化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耕地利用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农民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耕地资源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国家农业的发展。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滥用耕地的行为出现。主要通过对农村耕地利用不合理的原因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保护对策,希望对我国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必要性。我国耕地保护红线管控状态的有效、及时和准确监测成为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为耕地管控监测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系统阐述了当前耕地保护红线管控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包括监测对象体系的构建、遥感数据的可用性、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介绍大数据技术在耕地红线监测中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前景,提出耕地红线监测的创新技术方案;讨论了实现这一研究范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并就耕地保护内涵、基本地块单元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构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耕地快速流失是当前我国最严峻的土地问题,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保护好耕地,等于为农村社会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耕地非农化对耕地保护影响巨大,为有效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探讨耕地非农化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要充分认清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且耕地在逐年减少的基本国情,明确我省的艰巨任务,做好耕地保护工作。采取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将耕地保护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完成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其中的一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很多保护耕地的政策,减少了耕地面积锐减这一情况,但是也降低了总体的耕地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没有相应的保护耕地的执行部门,其次是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没有收到广泛的认同。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让农户有耕地保护的意识,加强社会对耕地保护的支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耕地保护之间的平衡性,彻底落实我国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时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确定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28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