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有关冲突性话语中的语用缓和研究概述。首先讨论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类型,然后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言谈中关于直接反对、批评、不同意的缓和性回应类型的研究比较少,存在一定研究空间,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如何缓和言语交际、避免言语冲突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笔者希望这些语用缓和的研究概述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莫桂梅 《海外英语》2012,(10):246-247,260
语用缓和作为一种常用语用现象和策略广泛地被用于访谈中。研究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和上海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的转写文本为语料,基于奥斯丁对言语行为的分类方法,对电视访谈中的命题型语用缓和策略及功能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缓和在人际上发挥着拉近距离的作用,在交际上主要发挥着邀约,话轮控制和劝说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RoseKasper提出的课堂语用教学需解决的三大问题,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内课堂语用教学的发展历程,结合近期语用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研究展望和建议,以期对相关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缓和与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两种基本状态,缓和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既可以达到化解人际矛盾,缓和话语冲突,维护交际双方面子的目的,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对日常缓和语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指事型、行事型以及成事型缓和语语用策略在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人际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使用远远多于其他语言。日本人在谈话时喜欢采取前置表现、间接表达、缓和标记语等语用缓和策略削弱或消除话语的负面因素,降低面子威胁程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探讨日语中的语用缓和策略的使用及其社会和文化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6.
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参考大量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从语义—语用、句法—语用、认知—语用等不同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成果。同时,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历年来关于指示词"那么"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归纳,从来源、语法位置、语法意义和语用意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基于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那么"语义演变的趋势,及其主要语用、话语功能,并在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尚待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语用预设的定义及其与语义预设的区别、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功能等方面对近10年语用预设研究成果做一番综合的梳理和概述,便于人们对语用预设最新研究成果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推进语用预设研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用缓和作为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承担着避免或减少话语可能带来的矛盾、冲突、交际失败等负面效果的重要角色。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实话实说》的转写文本为语料,探讨语用缓和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浅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移情现象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言语合作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语用移情现象的几种策略,认为语用移情的前提是交际双方在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调试交际策略缓和语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蒙蒙 《海外英语》2012,(24):263-266
该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语料,研究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在对语料进行仔细的分析,得出well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共有三大功能,即充当连贯标记语,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Well作为连贯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话题转变、标记评论和解释和标记解释;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分歧和拒绝和标记命令;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缓延、标记话轮转换和标记信息短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OK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它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本文主要总结了OK在不同语境中的四种语用功能:缓和功能、提醒功能、回应功能以及信息修正功能。对OK的这种微观研究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诸如此类的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进一步揭示其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国内外语核心期刊2004-2014年发表的语际语用学研究成果,调研了语际语用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理论研究涉及到语际语用学发展的历史研究、理论基础和方法及其发展前景,语用能力、影响语用能力的各种因素、语用失误、语用与教学、语用与翻译、语际语用学的认知研究;实证研究涉及到目标语言语行为、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与习得法、二语习得中的会话分析、二语中指示语的习得、语用失误和语用迁移、语际语用能力、语用学与外语教学这七各方面。基于这十年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语际语用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用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关于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构成、汉语第二语言语用习得、二语语用能力的测试与评估等三方面重要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的汉语作为二语的语用习得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语用的多维度研究》(以下简称《语用研究》)一书系唐雪凝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已于2007年8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汉语语用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专著,它的出版必将对汉语语用研究,尤其对对外汉语语用研究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现结合该著的具体阐述,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语际语用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与说本族语者相比,外语学习者在语用能力方面远远滞后,而另一方面,语用能力是可以通过语用教学培养的。本文在总结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外语环境下开展英语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外语语用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用翻译是将语用学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该文对国内外关于语用翻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进一步将国内语用翻译的研究分为从整个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的翻译研究和将语用学不同研究方向与翻译结合起来的研究两大类,并对语用翻译研究做出评论.  相似文献   

18.
樊娜希 《考试周刊》2007,(11):25-26
随着语言哲学中“语言转向”向“语用转向”的过渡和发展,英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也从语义学的角度转向了语用学的领域。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着手,以商务英语中经常使用的程度变动语、范围变动语、直接缓和语与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为例,分析并阐述了合理使用这些模糊限制语,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和灵活性,使语气更为委婉柔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导游信息传递及施事的成功与否,其过程本身伴随人际关系的维护,即导游与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维护。导游职业作为服务行业,善于交际、成功的导游员会在短时间内,通过语言选择,使用具有语用缓和功能的模糊限制语、礼貌用语等,言辞委婉,避免言辞武断、强加于人,避免或消除冲突,以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即"和谐取向"。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导游员缓和性话语遵循礼貌原则,导游缓和性话语中的语用模糊、称呼语以及支持性附加语—行为述因语等是话语缓和趋同的体现,提高话语可接受性,降低面子威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关于“比”字句否定形式“没有”句和“不比”句的相关研究,考察了“不比”句语义的不确定性和语用特点,并就如何将研究成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