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外文化的不同,中外人士对颜色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就给"颜色词"的汉译工作带来困难,一对一的翻译是绝对行不通的.本文提出根据中外人士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做出不同的翻译,即直译和意译.最后指出"望文生义"是翻译的大敌,把一个词放在语境中去把握它的多种意思才是解决误译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有关颜色的短语有三种方法翻译:直译,近译和意译。为了更好地翻译有关颜色的短语,我们要区别一词多义、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符合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直译词越来越多,而学界对其研究却相对薄弱。采用直译方式引进外语词语能使词形简短经济,能保存好源语词的形象色彩,还能填补一些汉语固有语素或词语的语义空白,所以它已经成为当下很受欢迎的一种词语翻译方式。显性直译词可根据词义透明度高低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全暗不明""半暗半明""暗中有明"三个小类。由于直译词的意义、语素、结构方式和造词理据等都来源于异族语言和文化,所以直译词应当算作外来词。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外化的不同,中外人士对颜色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就给“颜色词”的汉译工作带来困难,一对一的翻译是绝对行不通的。本提出根据中外人士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做出不同的翻译,即直译和意译。最后指出“望生义”是翻译的大敌,把一个词放在语境中去把握它的多种意思才是解决误译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有了翻译理论就有直译与意译之争,而今再次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出发,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这两种翻译方式的使用.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翻译方法一直是理论家实践家们关注的焦点.这两种翻译方法运用在其中有各自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阐释了造成英汉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翻译的对策:直译、直译加注释,借用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意译  相似文献   

8.
李小亚 《海外英语》2014,(13):126-127,148
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对发展翻译事业,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意义重大。基于直译(音译)、直译(音译)加注释、直译(音译)加意译、意译、省译五种翻译方法,该文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五类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林语堂针对每种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娟 《海外英语》2011,(13):192-19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几千年历史文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书中描述贴近生活,语言形象,包含了丰富的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类型的俗语。该文通过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俗语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这些俗语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可以分为四类: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以及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0.
彭金玲 《海外英语》2012,(18):165-167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篇佳作。该文拟通过对该小说斯诺和张培基所翻译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译者对人名、比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斯诺译本偏向直译,重保留原作词藻,而张培基译本偏向意译和厚翻译,重增补和诠释。  相似文献   

11.
唐洁 《海外英语》2011,(10):222-223,226
该文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着眼,探讨文化意象词的异化趋势,将口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词分为完全空缺词与部分空缺词两大类,并进一步分析对这两类文化意象词的翻译处理策略如可采用直译、音译、直译和音译加注释等异化手法,从而不仅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和灵活处置,并且传递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汉英翻译中的成功之举。  相似文献   

12.
基于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比较研究,介绍了颜色词的分类及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行事功能,从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视角分析了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对等及差异,探讨出在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改译、意译、加注等方法翻译颜色词。  相似文献   

13.
英汉基本颜色词具有很多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流时容易造成误会。在具体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之后,我们发现,翻译方法需多样化,对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同样的颜色词,可以选择直译;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同样的颜色词,采用意译的方法才能准确表达原意;对有着具体文化涵义的基本颜色词来说,可以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原有的颜色意象,同时也使得翻译文苓能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对有着相似文化涵义的不同颜色词,最好使用替代的方法让目标语读者理解源语的描述;对一些含有颜色词的专有名词,音译是合适的选择。总之,由于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不同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应当区别对待,以达到译文的忠实、准确、恰当。  相似文献   

14.
因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汉英两民族的颜色观有所不同,所以翻译颜色词往往不是直译。同时,由于文化趋同性和文化的交流,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逐渐有相似或叠合的现象,也是翻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中英民族文化不同分析颜色词的翻译,重点选取了"红"白"黑"三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功能翻译角度对东北菜菜名翻译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功能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然后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提出采用直译和直译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希望东北菜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对中国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华 《海外英语》2013,(7X):128-12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对外宣传显得日益重要,而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受到翻译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以记者招待会上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为例,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论述了包括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套译和意译在内的五种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英文颜色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差异给译者带来了翻译上的障碍。本文在对中英文颜色词语内涵了解的基础上,将英汉互译中的两大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作为中英文颜色词语翻译的两大策略。译者根据翻译实际需要,可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意译加注的方法,使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能够达到传达原文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聂梅娟 《考试周刊》2010,(13):32-33
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民族对于颜色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在颜色词的使用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汉互译时,翻译者需要善于比较英汉颜色词的词义和内涵,考虑不同的文化因素.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减少误译。本文通过对英语不同颜色词翻译的探讨.分别介绍了直译、借译、增减颜色词及意译四种翻译方法,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19.
民生词汇的丰富程度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在全球化的今天,通过民生词的翻译可以及时地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新信息,让其他民族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民情和社会发展动态。从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民生词翻译成英语时可能面临的障碍出发,在把握"语义与文化并重"的方向上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用直译、意译、注释等微观具体的翻译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李子英 《海外英语》2014,(10):158-159
直译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近年来,翻译界越来越倾向于直译。所以很多初学者就受到了这些言论的影响,会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然而,在非文学翻译过程中还好,中英文基本有相对应的说法,可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笔者就遇到了麻烦。该文通过分析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不同和文学翻译的特点,来阐明意译是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