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园焦虑是新入园幼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创设轻松愉快的物质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对于解决新生入园焦虑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园尝试了“家长陪读”的方式,即开学时允许家长陪着孩子上幼儿园,时间为两天。在这两天里,孩子既有自由活动,也有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既有单独的活动,也有亲子活动。慢慢地,孩子与老师建立了信任,感受到了在家里独自玩耍所没有的新鲜与刺激。  相似文献   

2.
黎艳丹 《教师》2019,(14):91-91
大多数低龄幼儿尤其是新入园幼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入园焦虑,这影响到幼儿园的一日管理,甚至危害到幼儿园的教学秩序。缓解幼儿入园焦虑,一方面离不开幼儿园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文章从家园合育的角度探讨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每年23岁托班新生入园的时候,幼儿园里常常是哭声一片,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孩子在情绪上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有些则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哭闹、厌食、攻击性行为等,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分离焦虑"给幼儿入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家长产生困扰,使教师的工作也加大了难度。如何缓解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托班教师的积极应对,机智处理。  相似文献   

4.
卞海燕 《教师》2013,(28):28-28
每年的新学期,入园的新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应极易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面对孩子的"入园焦虑"情况,幼儿园和家庭该怎样理解并给予干预?整合家庭资源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是否可行?幼儿园可以从哪几方面整合家庭资源、有效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本文将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幼儿来说,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宽松的家庭中,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自如、随心所欲,而到幼儿园后,却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在孩子入因之初,会产生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容易产生分离焦虑、陌生焦虑。这时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提前两个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幼儿生活、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训练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每年新生入园过程中,总有一些幼儿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入园适应性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幼儿园可以采取预入园,错时入园等举措;其次,教师应采取积极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等策略;最后,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克服自身的焦虑和不适应因素,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幼儿入园前后的各项工作等,三方应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幼儿尽快消除不适应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7.
易星 《今日教育》2010,(7):16-17
每年9月,幼儿园里都会迎来一批新入园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陌生的环境,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吃饭、不愿意睡觉,这造成了许多家长的困扰与担忧。因此,帮助新入园的孩子减少分离焦虑,是幼儿园、家庭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应当从几方面着手来帮助新生幼儿缓解分离焦虑。  相似文献   

8.
王芳  葛贤亮 《家庭教育》2005,(9B):36-37
新生入园往往是家长和教师异常苦恼的一个月,许多幼儿都会出现入园焦虑。虽然幼儿经过一月适应期以后,基本都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摆脱入园焦虑,然而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影响幼儿的早期心理卫生和良好习惯,因此对于缓解“入园焦虑”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通过对以往研究和实践中的教育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平安渡过“入园焦虑”期。  相似文献   

9.
一、召开家长会 在开学前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由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情况,让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及基本教育目标;讲解三岁孩子的主要心理特点,请家长对孩子入园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安抚幼儿情绪,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送孩子时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不安心,中途不要偷偷来探视,要相信老师等.  相似文献   

10.
马波 《辽宁教育》2013,(9):11-12
新生入园是教师们最辛苦、孩子们最爱哭、家长们最担心的艰难时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多种方法:用情感、用实物、用行为规范,让家长、孩子、老师都能轻松自然地进入最佳状态。一、心灵的沟通1.亲自给家长写信。幼儿人园的第一时间,教师亲手写给家长一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能体现理解、责任和换位思考。介绍我们如何给孩子宽松的氛围,告知家长孩子一日的生活安排。家长看后会由衷地信任老师,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免去了许多疑问、担心和不信任。  相似文献   

11.
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幼儿会每天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孩子哭闹,家长也是极不放心,早上送完孩子迟迟舍不得走,一天几个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更有甚者陪着孩子一起哭,或时不时地探到窗户口看几眼,关切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值得家园双方共同探讨的问题,而家访不失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幼儿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情绪,也是幼儿园在新生管理中面临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从操作层面分析当前衡阳市农村幼儿园在降低幼儿入园焦虑方面普遍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入园初期分离焦虑的成因进行归纳阐述,并分别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三方面提出幼儿分离焦虑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想给已送孩子入幼儿园或准备送孩子入幼儿园的家长们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做一个好家长。1.接送孩子时,真诚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向老师问好,既表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对促进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之中肯定会起积极作用:同时,又是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身教"和"言教"的好机会;还可以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有利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新生入园之初的体验日是幼儿尝试入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利用家长在园陪伴幼儿体验的时机,充分发挥家长作用,指导家长与教师配合,从幼儿在园生活各个细节入手,通过引导幼儿熟悉了解环境和同伴,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尝试学习在园生活技能,克服焦虑心理等几个循序渐进的组织策略,使幼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入园生活。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11,(7):30-31
小班三十多个孩子中,入园前就彼此熟识的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所谓熟识的孩子,就是两三个孩子相互认识,有的是亲戚关系,有的从小一起玩大,还有的居住在一个院里。新生报名时,家长总要托关系把孩子分在同一个班。家长们想为孩子在陌生环境里找到一个伴,相互有个照应,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地撕扯着大人的衣物,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即使老师接过孩子,但孩子撕心般的哭声,却让家长们深深地不安。新入园幼儿的这种哭闹现象,其实是一种恋母(亲人)情结,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幼儿入园前,在家里可谓是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在他们所熟悉的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有安全感。因此,他们对家庭环境及身边的亲人,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感。而到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和陌生的老师,以及具有约…  相似文献   

17.
入园焦虑是很多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都会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笔者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开展极端个案研究后发现,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表现为哭闹、"装病"和沉默,主要出于家长缺乏对幼儿的入园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幼儿园缺乏吸引力等原因。本研究认为,为幼儿营造爱与接纳的氛围和"家""园"共育是解决幼儿入园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老师的话:9月份正值新生入园,新入园的孩子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现象,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拒绝进食。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几周,在心理学上叫作“入园分离性焦虑”。要有效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因为家长的担忧、焦虑会强化孩子的焦虑情绪,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幼儿在成长期存在一定的焦虑属于正常现象,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也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每年的九月份,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每天都会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即使被爸爸妈妈勉强送进了幼儿园,也会哭闹不止。不少年轻的家长甚至老师,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总会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其平静下来,从内心里接受幼儿园,从而能够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会使幼儿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顺利度过焦虑期,我们就必须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排除"焦虑"。首先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其次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做好孩子工作。在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宝宝们都能够尽快摆脱入园分离焦虑,能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